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60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预设多个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并为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设置身份识别指示灯;所述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指示灯执行不同的亮灯规则;S3:通过识别终端获取并识别所述身份识别指示灯的亮灯规则,并输出该身份识别指示灯对应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S4:所述识别终端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该控制部件的消防数据反馈至所述识别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识别终端实现了非接触式对控制部件的回路、地址、ID号等相关信息的获取;并且通过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与获取到的控制部件的地址信息进行匹配,保障了识别的准确性。保障了识别的准确性。保障了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报警系统领域,具体是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消防(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系统调试和维护保养是一个占用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的过程。其中,在使用场所现场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等部件产品常常安装在不易直接接触的天花板、顶棚等位置,想要获取当前位置部件产品对应的回路、地址、ID号等信息,经常需要登高作业,费事费力且不安全。
[0003]有的人员将写有信息的贴纸粘贴在部件产品附近,但贴纸容易掉落、丢失,且不够美观,因为部分部件较高,还需要比较大的字体,占用较大平面。
[0004]另外,目前对部件进行的调试、修改编程等操作基本都是在控制器端(远端),而非部件所处的位置(近端),而线路检测、更换部件测试等问题排查又常常必须在部件所在位置(近端)。确认排查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一般需要从近端返回远端进行确认。因此,整个调试过程需要近端、远端两头跑,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该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解决了在控制部件端无接触的方式获取控制部件的回路、地址、ID号等相关信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预设多个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并为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设置身份识别指示灯;
[0008]S2:所述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指示灯执行不同的亮灯规则,所述亮灯规则与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一一对应;
[0009]S3:通过识别终端获取并识别所述身份识别指示灯的亮灯规则,并输出该身份识别指示灯对应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
[0010]S4:所述识别终端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该控制部件的消防数据反馈至所述识别终端。
[0011]较佳得,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回路信息、地址信息、ID号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了在所述云端控制器中存储有该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所述回路信息、ID号均为预设值。
[0012]较佳得,所述亮灯规则为周期性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身份指示灯执行预设时长和次数的亮灯、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亮灯、灭灯的次数、时间间隔、时长及执行顺序均为预设值。
[0013]较佳得,所述识别终端实时向所述云端控制器发送自身的定位信号。
[0014]较佳得,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自身定位信号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度,并根据所述匹配度判断该控制部件与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准确对应。
[0015]较佳得,所述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定位信号偏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判断该控制部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准确对应;所述定位信号与地址偏差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该控制部件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错误。
[0016]较佳得,当所述识别终端获取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不足一个完整周期时,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不足一个周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与所有的亮灯规则进行匹配,获取包含该不足一个周期的亮灯与灭灯操作的所有亮灯规则作为待选亮灯规则,将所述待选亮灯规则对应身份识别信息的控制部件作为待选控制部件,获取所述待选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将所述待选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与所述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所述识别终端将匹配度最高的待选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云端控制器。
[0017]较佳得,所述消防数据包括烟阈值、温度、燃气浓度,所述消防数据均为预设值。
[0018]较佳得,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9]S5:所述识别终端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云端控制器,所述云端控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控制部件发送操作指令。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识别终端实现了对控制部件的回路、地址、ID号等相关信息的获取,避免了传统的通过人工勘察的形式去识别;并且通过识别终端的定位信号与获取到的控制部件的地址信息进行匹配,保障了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0026]预设多个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并为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设置身份识别指示灯。此处的控制部件可以为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用来接收火灾信号并启动火灾报警装置。该设备也可用来指示着火部位和记录有关信息,包括燃气浓度,现场温度,烟雾浓度等。也能通过火警发送装置启动火灾报警信号或通过自动消防灭火控制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备
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自动的监视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对特定故障给出声、光报警。控制部件的具体功能和应用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本专利技术不做具体的限定。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身份识别指示灯可以采用常规的可指示灯,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定。
[0028]所述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指示灯执行不同的亮灯规则,所述亮灯规则与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每个控制部件的身份指示灯所执行的亮灯规则均都不相同,所有亮灯规则和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0029]S3:通过识别终端获取并识别所述身份识别指示灯的亮灯规则,并输出该身份识别指示灯对应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本实施例采用的识别终端可以是具有录像功能的手机,也可以是具有录像功能的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终端还应具备实施定位的功能,可以实时向所述云端控制器发送自身的定位信号,此处不对识别终端的具体设备种类具体限定。通过识别设备录下身份指示灯的完整周期的亮灯规则,因为亮灯规则和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一一对应,所以可以根据预设的亮灯规则直接获取到对应的控制部件身份识别信息。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回路信息、地址信息、ID号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了在所述云端控制器中存储有该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所述回路信息、ID号均为预设值,出厂时即可进行设定。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亮灯规则为周期性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身份指示灯执行预设时长和次数的亮灯、灭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设多个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并为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设置身份识别指示灯;S2:所述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指示灯执行不同的亮灯规则,所述亮灯规则与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一一对应;S3:通过识别终端获取并识别所述身份识别指示灯的亮灯规则,并输出该身份识别指示灯对应的控制部件的身份识别信息至云端控制器;S4: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该控制部件的消防数据反馈至所述识别终端。2.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回路信息、地址信息、ID号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了在所述云端控制器中存储有该控制部件的定位信号,所述回路信息、ID号均为预设值。3.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灯规则为周期性的亮灯与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身份指示灯执行预设时长和次数的亮灯、灭灯操作,一个周期内所述亮灯、灭灯的次数、时间间隔、时长及执行顺序均为预设值。4.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终端实时向所述云端控制器发送自身的定位信号。5.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报警部件的非接触式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控制器将获取的自身定位信号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的定位信号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度,并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庞传道张晓双盛义伟李威王远营蔡加星方宜海王有为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