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水机
,特别涉及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为保证饮用水安全,学校以及医院病房等处都设置有开水机供应热水,现有技术中开水机大多为沸腾式开水机,通过设置加热箱和储水盒,避免出现“阴阳水”的问题。但是,上述开水机使用时,为方便接水会将接水口直接设置在外部,且开水机出水水温较高,部分儿童或者大人在接水时手抖的话容易导致烫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将接水口设置在机体内,同时能够自动将水杯传送至内部接水口处并在接完后将水杯退出至初始位置从而避免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能够自动将水杯传送至内部接水口处并在接完后将水杯退出至初始位置从而避免烫伤。
[000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包括:壳体、水箱、承托板和主控模块,所述水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壳体侧壁上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下方开设有驱动腔,所述承托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驱动腔内且通过设置在驱动腔内的主液压缸进行推动,所述放置腔上方设置有接水腔,接水腔顶部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供水喷头,主控模块设置在壳体上且分别与水箱、主液压缸及供水喷头电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壳体上所述接水腔处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窗。
[0006]优选的,所述承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水箱(2)、承托板(3)和主控模块(4),所述水箱(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放置腔(11),所述放置腔(11)下方开设有驱动腔(12),所述承托板(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驱动腔(12)内且通过设置在驱动腔(12)内的主液压缸(13)进行推动,所述放置腔(11)上方设置有接水腔(14),接水腔(14)顶部设置有与水箱(2)连通的供水喷头(15),主控模块(4)设置在壳体(1)上且分别与水箱(2)、主液压缸(13)及供水喷头(1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接水腔(14)处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窗(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3)上表面设置有承托槽(31),所述承托槽(31)设置为圆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11)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承托槽(31)底部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2),所述压力传感器(32)与所述主控模块(4)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腔(14)截面轮廓与所述承托板(3)截面轮廓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承载饮料杯自动进出的定温定量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还设置有除垢组件(5),所述除垢组件(5)包括:分隔板(501),所述水箱(2)设置为圆形结构,且内设置有分隔板(501),所述分隔板(501)设置为圆形结构且水平设置,所述分隔板(50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轴(502),所述第一驱动轴(502)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分隔板(501)且与分隔板(5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502)穿过所述分隔板(501)轴线,且第一驱动轴(502)两端分别与所述水箱(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分隔板(501)上方所述水箱(2)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503),所述出水口(503)通过管道与供水喷头(15)接通,所述水箱(2)顶壁上开设有进水口(504);第一驱动电机(505),所述水箱(2)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50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05)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驱动轴(502)同轴线固定连接;第一抵接块(506),所述水箱(2)内壁上所述分隔板(501)下方设置有第一抵接孔(507),所述第一抵接孔(507)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抵接孔(507)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轴(502)侧部,且第一抵接孔(507)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抵接块(506),所述第一抵接块(506)前端设置为弧面结构,且弧面结构由下往上向外凸出,所述第一抵接块(506)与第一抵接孔(507)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508);支撑杆(509),所述分隔板(501)下方设置有支撑杆(509),所述支撑杆(509)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水箱(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09)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柱(510),所述第一凸柱(510)竖直设置,且第一凸柱(510)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511);第二驱动电机(512),所述第一凸柱(510)侧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5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2)固定设置在支撑杆(509)下表面上,且第二驱动电机(512)输出轴竖直设置,第二驱动电机(512)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513);驱动套筒(514),所述第一凸柱(510)上转动套设有驱动套筒(514),所述驱动套筒(514)位于支撑杆(509)与第一齿轮(511)之间,且驱动套筒(514)外壁与所述第二齿轮(513)啮合,所述驱动套筒(514)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515),所述第一连杆(515)水平设
置;第二连杆(607)(516),所述第一连杆(51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607)(516),所述第二连杆(607)(516)前端通过第二凸柱(517)转动设置有第三齿轮(518),所述第三齿轮(518)与所述第一齿轮(511)啮合;第三凸柱(519),所述第一连杆(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哲定,熊琴,黎烟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玺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