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923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包括用于制造混凝土预制品的若干组加工设备,还包括布置于加工设备之间的导向单元;以及用于转移经加工设备处理的混凝土预制品的输送单元;由于不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规格不同,其在不同工序中的加工时间也不尽相同,造成各工序产线的效率难以提升至理想状态,未能充分实现柔性生产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前道工序加工设备中的混凝土预制品规格改变时,根据其加工要求,通过调整导向单元中的第二轨道改变连接的第一轨道,使输送单元沿导向单元中第一轨道的路径将混凝土预制品直接运抵至所需的后道工序加工设备中,从而保持前后道工序中加工设备的开动连续性,提高了混凝土预制品产线的运转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复合建筑材料,主要由砂石、水泥和水等组成,建筑行业中的装配式构件,其核心是将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分为若干个工序,每个工序有专门的工位来实现,使各个工位与其他工序并形作业;目前大设备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本采用以环形流水生产线为主,固定台座生产线为辅的生产模式。
[0003]其中,环形流水生产线,属于刚性生产线,混凝土预制品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工位上完成规定的工序,生产过程连续,在生产单一类型制品时,生产效率较高,但面对生产任务或审查对象发生变化时,无法迅速调整来适应生产;而固定台座生产线,采用模台固定,作业设备移动的方式进行生产,每个混凝土预制件的所有工序都在同一固定的模台上加工完成,虽然其对加工产品的适应性强,但生产能力有限,生产效率低。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862574.2公开了一种管片柔性生产线;包括生产浇筑线、蒸养区、静停区、模具行走装置和钢筋笼加工区,蒸养区的两侧均分别由近及远设置有静停区和生产浇筑线,模具行走装置包括轨道和搬运小车,轨道联通生产浇筑线、蒸养区和静停区,搬运小车设置于轨道上,蒸养区和两侧的静停区上方整体设置有钢筋笼加工区。
[0005]但是该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实现对混凝土预制管片的柔性生产,但其方案是通过额外增加的工序作业区,来维持混凝土预制件生产的顺畅性,而由于不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规格不同,其在不同工序中的加工时间也不尽相同,造成各工序产线的效率难以提升至理想状态,未能充分实现柔性生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通过调整导向单元中的第二轨道改变连接的第一轨道,使输送单元沿导向单元中第一轨道的路径将混凝土预制品直接运抵至所需的后道工序加工设备中,从而保持前后道工序中加工设备的开动连续性,提高了混凝土预制品产线的运转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包括用于制造混凝土预制品的若干组加工设备,还包括: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布置于加工设备之间,导向单元的端部朝向于加工设备;以及输送单元,活动设于导向单元上的输送单元用于转移经加工设备处理的混凝土预制品;所述导向单元包括:第一轨道,成组的第一轨道铺设于所述加工设备之间;以及
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活动设于成组的第一轨道之间,第二轨道用于将同组或不同组的第一轨道连接起来;在前道工序加工设备中的混凝土预制品规格改变时,根据其加工要求,通过调整第二轨道改变连接的第一轨道,使输送单元沿导向单元中第一轨道的路径将混凝土预制品直接运抵至所需的后道工序加工设备中。
[0008]具体的,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模台,用于承载混凝土预制品的模台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上;滑座,固设于模台底面的滑座用于限制模台的活动方向;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间隔布置于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上的支撑滚轮或固设于模台上的驱动滚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进一步的,若干组所述加工设备线性布置在导向单元的两侧,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于加工设备的线性方向,所述第二轨道垂直于加工设备的线性方向;所述第二轨道从低于第一轨道的位置升起至高于第一轨道,替代第一轨道将模台托起,并使模台从第一轨道转移至第二轨道。
[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滑座接触第一轨道的端面大于滑座与第一轨道接触的重合面,且滑座的周向侧面与滑座端面开设十字形通槽的棱边为倒角设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轨道还包括:定轨段,所述定轨段固设于场地中;以及动轨段,活动连接在定轨段之间的动轨段固设于第二轨道上;定轨段及动轨段依次分布于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动轨段上的模台在第二轨道的牵引下从前道工序加工设备侧的第一轨道移动至后道工序加工设备侧的第一轨道上。
[0012]具体的,所述第二轨道为回转式结构,且第二轨道的投影面覆盖在任一第一轨道上,第二轨道上的若干个动轨段为等间距设置,相邻动轨段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第一轨道的间距。
[0013]更进一步,至少三组所述第一轨道布置于线性排列的加工设备之间,且其中至少一组第一轨道布置于远离加工设备的区域。
[0014]进一步,所述加工设备底部留有用于第二轨道通过的空间,所述第二轨道的端部延伸至加工设备下方,第二轨道上活动设有用于转移加工设备的转运单元;所述转运单元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活动设于第二轨道上;升降件,所述升降件活动设于承载部上;以及动力件,用于牵引承载部移动的动力件布置于第二轨道上。
[001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轨道端部途径加工设备下方并延伸至其外侧,且第二轨道的端部为翘起设置。
[0016]进一步,还包括活动设于升降件中心的转向件,转向件的周向上活动连接有用于锁紧加工设备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一端铰接于转向件上,夹持件的另一端上固设有凸起的夹杆,夹持件的中部转动设于承载部上。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专利技术利用连接在前后道工序加工设备间的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使场地中的若干组加工设备无需按顺序进行布置,降低了混凝土预制品加工设备的场地要求,提高了搭建混凝土加工生产线的适用性。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随输送单元如移动的模台沿导向单元中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如铺设轨道组成的路径,将前道工序加工设备中的混凝土预制品,运抵至相应的后道工序的加工设备中,当前后道工序的加工设备节拍变化较大时,利用连接在第一轨道之间的第二轨道,作为装载有混凝土预制品的模台的放置空间,保持前后道工序中加工设备的开动连续性。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第二轨道在位于第一轨道的部位开设用于升降的豁口,即可分别使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托起模台并负载移动,利用驱动滚轮的圆弧面从第一轨道之间滑移到第二轨道中,实现模台位置的变换。
[0020](4)本专利技术还可通过设置于第一轨道中的定轨段与动轨段,在不同工序的加工设备间转移模台,使模台始终保持安装于第一轨道上,在动轨段与定轨段上移动,避免了模台从第一轨道切换至第二轨道的过程,节省了模台在前后道工序的加工设备间转移混凝土预制品的步骤,便于执行产线的柔性加工效果。
[0021](5)本专利技术利用设置至少一组远离加工设备的第一轨道,用于存放混凝土加工过程的半成品,作为混凝土加工系统的冗余设计,从而增强了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的适用效果。
[0022](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转运单元用于移动加工设备,将加工系统搭建为传统的环形流水线或固定台座式的流水线,增加对于特定加工方式混凝土预制件的适用性,例如加工单一类型或工艺多样的混凝土预制品,从而提升对于混凝土产品类型加工的适应性。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混凝土加工系统适用的产品类型,增强加工系统柔性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包括用于制造混凝土预制品的若干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布置于加工设备之间,导向单元的端部朝向于加工设备;以及输送单元,活动设于导向单元上的输送单元用于转移经加工设备处理的混凝土预制品;所述导向单元包括:第一轨道,成组的第一轨道铺设于所述加工设备之间;以及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活动设于成组的第一轨道之间,第二轨道用于将同组或不同组的第一轨道连接起来;在前道工序加工设备中的混凝土预制品规格改变时,根据其加工要求,通过调整第二轨道改变连接的第一轨道,使输送单元沿导向单元中第一轨道的路径将混凝土预制品直接运抵至所需的后道工序加工设备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模台,用于承载混凝土预制品的模台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上;滑座,固设于模台底面的滑座用于限制模台的活动方向;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间隔布置于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上的支撑滚轮或固设于模台上的驱动滚轮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加工设备线性布置在导向单元的两侧,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于加工设备的线性方向,所述第二轨道垂直于加工设备的线性方向;所述第二轨道从低于第一轨道的位置升起至高于第一轨道,替代第一轨道将模台托起,并使模台从第一轨道转移至第二轨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接触第一轨道的端面大于滑座与第一轨道接触的重合面,且滑座的周向侧面与滑座端面开设十字形通槽的棱边为倒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柔性加工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斌斌龚珏霄陆颖吴莉欢张运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龙港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