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854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成型步骤:在六自由度运动的条件下,将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成型为模拟试件;芯样检测步骤:对模拟试件进行钻芯取得芯样,观察芯样的骨料分布情况和对芯样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立方体检测步骤:对模拟试件的立方体进行抗压强度检测;该质量检测方法新建立了对于振动、摆动等运动状态下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评价体系。量评价体系。量评价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属于材料检测


技术介绍

[0002]钢壳沉管隧道采用钢壳包裹素混凝土的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沉管结构相比,钢壳制作与混凝土浇筑实现了场地分离,选址更加灵活,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使钢壳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时无需模板安装拆除作业,管节预制工期大为缩短等优点。此外,对比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管节预制施工方法,钢壳混凝土管节预制施工最大的特点在于由于钢壳的存在,可以利用钢壳的浮力实现水上浇筑。目前钢壳混凝土管节预制施工方法主要有干坞法、工厂法和水上浮态预制法。
[0003]干坞法是指管节在船坞进行预制完成后再灌水起浮,根据沉管数量及干坞大小,可进行干坞一次预制也可分批多次预制。国内外的沉管隧道管节预制,绝大多数都采用干坞法;工厂法则是采用在专设的厂房内进行管节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再分批推入干坞完成后续施工工作,分槽(浅水槽和深水槽)出坞的办法施工,主要适用于预制工期紧,工程质量要求高,规模量大的工程。水上浮态预制法采用在船台、船坞或干坞内预制钢壳或浇筑部分混凝土后,将钢壳沿滑道滑入水中或向坞内注水后使其成为浮体,钢壳不拆卸,利用自身浮力或助浮在漂浮状态下浇筑混凝土管节。
[0004]钢壳沉管管节在水上浇筑时,由于海面上水流、波浪、气候等环境因素,会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其质量无法监控且无法监控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该质量检测方法新建立了对于振动、摆动等运动状态下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评价体系。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
[0007]成型步骤:在六自由度运动的条件下,将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成型为模拟试件;
[0008]芯样检测步骤:对模拟试件进行钻芯取得芯样,观察芯样的骨料分布情况和对芯样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0009]立方体检测步骤:对模拟试件的立方体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0010]进一步地,自密实混凝土的水胶比0.31

0.35,胶凝材料用量520

555kg/m3,粉煤灰掺量34

35%,矿粉掺量15

16%,砂率48

52%,减水剂掺量0.9

1%。
[0011]进一步地,自密实混凝土为用于制备钢壳沉管管节的自密实混凝土。
[0012]进一步地,成型步骤中,六自由度运动为周期正弦运动。
[0013]进一步地,六自由度运动为波高1m,周期8s的正弦运动。
[0014]进一步地,成型步骤中模拟试件的尺寸为600
×
600
×
300mm;芯样检测步骤中芯样的尺寸为Φ100
×
300mm的圆柱体;立方体检测步骤中,立方体的尺寸为100
×
100
×
100mm。
[0015]进一步地,芯样检测步骤中,将芯样横向切割为上部和下部,分别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0016]进一步地,立方体检测步骤中,在龄期为3d和28d进行抗压强度检测。进一步地,
[0017]进一步地,质量检测方法还包括鉴定步骤:将模拟试件的骨料分布情况和静置浇筑试件的骨料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将模拟试件的芯样抗压强度和静置浇筑试件的芯样抗压强度进行对比;将模拟试件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和静置浇筑试件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进行对比。
[0018]进一步地,芯样的骨料无集中分布现象、芯样上部和下部强度比值为95

106%、模拟试件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与静置浇筑试件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比率为90

107%;则自密实混凝土的稳定性好。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在六自由度运动条件下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从无到有建立了对于振动、摆动等运动状态下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评价体系;
[0021]2、本专利技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对于运动条件下浇筑的工件,例如是钢壳沉管等能够进行精确的质量检测和评价;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1的骨料分布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一种用于制备钢壳沉管管节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
[0025]成型步骤:在周期正弦运动的六自由度运动条件下,将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成型为600
×
600
×
300mm,进行常规养护后得到模拟试件;
[0026]自密实混凝土的水胶比0.31

0.35,胶凝材料用量520

555kg/m3,粉煤灰掺量34

35%,矿粉掺量15

16%,砂率48

52%,减水剂掺量0.9

1%;该参数下的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减少收缩,提高其体积稳定性,粉煤灰和矿粉的复配使得自密实混凝土粘性更低、流动速度更快,更适用于海上制备钢壳沉管的场景,使得钢壳沉管工作性能更优;
[0027]六自由度是通过六自由度振动台实现,六自由度运动是指沿x轴平移,沿y轴平移,沿z轴平移,绕x轴转动,绕y轴转动,绕z轴转动,根据钢壳沉管管节处于海洋波浪情况,例如波浪高度、周期、冲刷角度结合钢壳沉管管节的吃水深度的检测参数进行设置;因此本质量检测体系也适合探究不同波浪条件、不同浇筑工况对沉管管节水上浇筑的自密实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以保证水上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的沉管浇筑质量;
[0028]芯样检测步骤:对模拟试件进行钻芯取得尺寸Φ100
×
300mm的圆柱体的芯样,观察骨料分布情况;将芯样横向切割为上部和下部,对上部芯样和下部芯样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0029]立方体检测步骤:在龄期为3d和28d均对模拟试件的立方体100
×
100
×
100mm进行
抗压强度检测;
[0030]鉴定步骤:将模拟试件的骨料分布情况和静置浇筑试件的骨料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将模拟试件的芯样抗压强度和静置浇筑试件的芯样抗压强度进行对比;将模拟试件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和静置浇筑试件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进行对比;芯样的骨料无集中分布现象、芯样上部和下部强度比值为95

106%、模拟试件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与静置浇筑试件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比率为90

107%;则自密实混凝土的稳定性好。
[0031]实施例1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步骤:在六自由度运动的条件下,将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成型为模拟试件;芯样检测步骤:对模拟试件进行钻芯取得芯样,观察芯样的骨料分布情况和对芯样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立方体检测步骤:对模拟试件的立方体进行抗压强度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混凝土的水胶比0.31

0.35,胶凝材料用量520

555kg/m3,粉煤灰掺量34

35%,矿粉掺量15

16%,砂率48

52%,减水剂掺量0.9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密实混凝土为用于制备钢壳沉管管节的自密实混凝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步骤中,所述六自由度运动为周期正弦运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自由度运动为波高1m,周期8s的正弦运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步骤中模拟试件的尺寸为6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凯丽宋神友曾俊杰范志宏刘健金文良杨海成刘迪赵家琦杨帅朱海威李嘉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