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826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涉及滚刀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承载板上安装有夹持转动装置,夹持转动装置的一侧安装有三维扫描仪,三维扫描仪转动安装于伸缩杆的顶端,伸缩杆的底端固定于安装架上,三维扫描仪与夹持转动装置联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滚齿机滚刀磨损量不能准确检测,影响后续修磨,引起报废量增加的问题。引起报废量增加的问题。引起报废量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滚齿机是一种加工齿轮的机床,在滚齿机上可切削直齿、斜齿圆柱齿轮,还可加工蜗轮、链轮等。滚齿机上的滚刀在滚压加工过程中,滚刀本身会被逐渐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更换滚刀,否则会产生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表面质量差等不良后果。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判断滚刀是否已经达到需要更换的磨损程度往往是依靠人工使用卡尺等简单工具测量后并经验判断,判断准确性低,使得一些滚刀可以通过修磨继续使用的情况下也被扔弃,造成浪费。同时,在对滚刀的磨损量(检测滚刀刀槽与倾角的改变是否处于允许变动范围内)检测过程中大多需要工作人员手拿滚刀进行检测,滚刀规格较多,很多齿刀尺寸大、重量重且齿数多,在检测过程中需多名工作人员进行辅助翻动,进行角度调整,进而极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在翻动过程中,滚齿很容易漏检或者重复检查,影响效率和准确性,无法实现后续的准确修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承载板上安装有夹持转动装置,夹持转动装置的一侧安装有三维扫描仪,三维扫描仪转动安装于伸缩杆的顶端,伸缩杆的底端固定于安装架上,三维扫描仪与夹持转动装置联动。
[0006]进一步地,夹持转动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同步相对移动的第一丝杠机构和第二丝杠机构,第一丝杠机构朝向第二丝杠机构的一端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穿刺件,穿刺件内侧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锥形件;
[0007]第二丝杠机构朝向第一丝杠机构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套管,套管的内弧面固定安装有调节件,调节件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固位板。
[0008]进一步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镜头朝向第一丝杠机构与第二丝杠机构相对的中间位置。
[0009]进一步地,承载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竖板,第一丝杠机构包括第一螺母、第一丝杆和第一导向机构,第一螺母固定于其中一个竖板一侧表面的顶部,第一螺母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丝杆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并横向贯穿竖板,第一从动齿轮上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
[0010]第二丝杠机构包括第二螺母、第二丝杆和第二导向机构,第二螺母固定于另一个竖板一侧表面的顶部,第二螺母上固定套接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丝杆与第二螺母螺纹连
接并横向贯穿竖板,第二从动齿轮上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
[0011]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连轴的两端,第二主动齿轮传动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
[0012]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均包括与第一丝杆或第二丝杆平行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丝杆或第二丝杆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滑动贯穿限位座,限位座固定于竖板的顶端。
[0013]进一步地,马达与三维扫描仪均连接于同一个PLC控制器的输出端。
[0014]进一步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上的螺纹为反向设置。
[0015]进一步地,套管的外弧面开设有通孔,固位板与通孔相适配对应,调节件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调节件均匀分为两组,每组调节件均呈环形阵列均匀等距的分布在套管上。
[0016]进一步地,安装架上支撑安装有喷吹装置,喷吹装置包括气泵和与气泵连通的喷气头,喷气头通过软管与气泵连通,气泵上设置有供喷气头挂靠的支杆座。
[0017]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通过夹持转动装置能够从滚刀的两端对滚刀进行夹持,夹持后能够驱动滚刀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配合三维扫描仪对滚刀的结构进行扫描获得滚刀所有的外形尺寸,通过对滚刀外形尺寸与滚刀的设计尺寸(或出厂尺寸)进行对比即可判断出磨损量和磨损的分布等信息,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滚刀是否还可以使用或者是否能够通过修磨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套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限位台与挡台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中:1

安装架、2

支撑件、3

承载板、4

三维扫描仪、41

伸缩杆、5

竖板、6

第一丝杠机构、61

第一螺母、62

第一丝杆、63

第一导向机构、64

第一从动齿轮、65

第一主动齿轮、7

第二丝杠机构、71

第二螺母、72

第二丝杆、73

第二导向机构、74

第二从动齿轮、75

第二主动齿轮、9

伺服电机、10

连轴、11

穿刺件、12

锥形件、13

套管、14

调节件、15

固位板、16

通孔、17

喷吹装置、18

气泵、19

喷气头、20

软管、21

支杆座、22

存放箱、23

马达、24

限位台、25

挡台、26

连接件、27

导向杆、28

限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5]请参阅图1,该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件2,支撑件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板3,安装架1上固定有顶端开口的存放箱22,存放箱22位于承载板3的下方。承载板3上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上安装有夹持转动装置,所述夹持转动装置的一侧安装有三维扫描仪(4),所述三维扫描仪(4)转动安装于伸缩杆(41)的顶端,所述伸缩杆(4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三维扫描仪(4)与所述夹持转动装置联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转动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同步相对移动的第一丝杠机构(6)和第二丝杠机构(7),所述第一丝杠机构(6)朝向所述第二丝杠机构(7)的一端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穿刺件(11),所述穿刺件(11)内侧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锥形件(12);所述第二丝杠机构(7)朝向所述第一丝杠机构(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内弧面固定安装有调节件(14),所述调节件(14)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固位板(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扫描仪(4)的扫描镜头朝向所述第一丝杠机构(6)与所述第二丝杠机构(7)相对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齿机滚刀磨损智能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竖板(5),所述第一丝杠机构(6)包括第一螺母(61)、第一丝杆(62)和第一导向机构(63),所述第一螺母(61)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竖板(5)一侧表面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母(61)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齿轮(64),所述第一丝杆(62)与第一螺母(61)螺纹连接并横向贯穿所述竖板(5),所述第一从动齿轮(64)上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65);所述第二丝杠机构(7)包括第二螺母(71)、第二丝杆(72)和第二导向机构(73),所述第二螺母(7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龙田军亮李小姣李永涛李保利赵永帅邵峰王锐隆
申请(专利权)人:兰考三农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