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牛式叉车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787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牛式叉车及其使用方法,地牛式叉车包括叉车主体和用于承载货物的叉臂;叉车主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叉车主体支撑轮;叉臂布置在叉车主体的一侧,叉臂上设有叉臂支撑轮组,叉车主体通过动力机构与叉臂固定连接,叉臂支撑轮组通过叉臂支撑轮连杆与动力机构连接,通过控制动力机构即可调整叉臂与地面的间距以及叉臂支撑轮组相对于叉臂的间距;当叉臂支撑轮组完全收入叉臂内时叉臂支撑轮组与地面脱离接触,叉臂与地面留有一定的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叉车,结构设计合理精巧,适用性好,为叉车的改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视角,在技术人员的思维盲区中找到了一条精巧合理的改进思路,极具应用前景。极具应用前景。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牛式叉车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台板运输机械
,涉及一种地牛式叉车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适用于田字板运输的地牛式叉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叉车是工业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机械设备之一,无论是仓库、厂内还是建筑工地,大量的货物搬运工作都需要应用叉车。当前的叉车由于其作业的特性,主要分为两类:平衡重式叉车和地牛式叉车。但这两类叉车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一、平衡重式叉车虽然其适用性较好,既可适用于运输川字形地台板,又可适用于运输田字形地台板,但由于其结构布置特性,其尺寸较大,转弯半径较大,难以在较为狭小的空间内灵活使用;二、地牛式叉车虽然其转弯半径小,灵活方便,但其叉臂是通过叉臂支撑轮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其仅能运输川字形地台板。而川字形地台板的承重能力远逊于田字形地台板,同时田字形地台板成本较高,因此在工厂中往往是川字形地台板、田字形地台板配合使用,而为了满足川字形地台板和田字形地台板需要,往往需要配套两类叉车,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设备成本,而且使用多有不便。
[0003]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克服平衡重式叉车和地牛式叉车的固有缺陷的叉车结构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于田字形地台板运输的地牛式叉车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平衡重式叉车和地牛式叉车的固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地牛式叉车不仅灵活方便,而且能够适用于田字形地台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叉车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工厂的设备采购成本,而且使用便捷性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牛式叉车,包括叉车主体和用于承载货物的叉臂;
[0007]所述叉车主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叉车主体支撑轮;
[0008]所述叉臂布置在叉车主体的一侧,所述叉臂上设有叉臂支撑轮组,所述叉车主体通过动力机构与叉臂固定连接,叉臂支撑轮组通过叉臂支撑轮连杆与动力机构连接,通过控制动力机构即可调整叉臂与地面的间距以及叉臂支撑轮组相对于叉臂的间距;
[0009]当叉臂支撑轮组完全收入叉臂内时叉臂支撑轮组与地面脱离接触,叉臂与地面留有一定的间距。通过对上述地牛式叉车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即可获取地牛AGV叉车,该叉车即可根据信号指示到达指定位置并完成运输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智能工厂的作业效率。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地牛式叉车能够实现叉车规格的统一化,不仅能够方便叉车调度,而且能够降低设备采购及维护成本。
[0010]本专利技术的地牛式叉车,结构设计合理精巧,其主要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地牛式叉车
基本相同(如叉臂支撑轮组、动力机构即液压缸、叉臂及叉臂支撑轮连杆等连接关系均相同),差异主要在于其能够完全将叉臂支撑轮组完全收入叉臂内,同时空载状态下叉臂悬空,即可方便地将叉臂插入田字形地台板的缝隙中,适用于田字形地台板的运输,叉臂穿出田字形地台板后升起叉臂,叉臂支撑轮组也将下降直至叉臂支撑轮组与地面接触,即可进行运输,本专利技术为叉车的改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视角,在技术人员的思维盲区中找到了一条精巧合理的改进思路,同时为保证叉臂悬空时叉车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叉车主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叉车主体支撑轮,极具应用前景。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所述叉车主体支撑轮包括一组驱动轮和一个从动万向轮(从动万向轮能够提高地牛式叉车的使用便捷性,方便其快速转向);
[0013]两驱动轮和从动万向轮在叉车主体的底部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排布。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所述叉车主体支撑轮包括一组驱动轮和一组从动万向轮;
[0015]驱动轮和从动万向轮在叉车主体的底部整体呈长方形排布。当然以上仅给出叉车主体支撑轮可行的部分设置形式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叉车主体支撑轮,采用单个驱动轮和一组从动万向轮配合也可。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所述驱动轮设有转向装置;
[0017]所述驱动轮与布置在叉车主体上的驱动装置连接且由驱动装置驱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所述叉臂支撑轮组布置在叉臂近地面侧;
[0019]所述一定的间距为3~6cm,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设置为3~6cm主要是与常用的田字形地台板匹配。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叉臂支撑轮组与叉臂的间距随着叉臂与地面的间距增大而增大,叉臂支撑轮组与叉臂的间距的增大幅度大于叉臂与地面的间距的增大幅度,即达到一定程度时叉臂支撑轮组与地面接触且叉臂水平。
[0021]如上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所述地牛式叉车处于运货状态时,所述叉臂支撑轮组与地面接触且叉臂水平。
[0022]如上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所述叉臂共有两个;
[0023]所述叉臂支撑轮组布置在叉臂远离叉车主体的一侧;
[0024]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装置。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上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空载时驱动液压缸将叉臂支撑轮组完全收入叉臂内,此时叉车通过叉车主体支撑轮与地面接触,叉臂悬空;
[0027](2)将地牛式叉车移动至待移动地台板的位置,将叉臂由待移动地台板上的下横梁间隙或者插孔处插入待移动地台板;
[0028](3)驱动液压缸使得叉臂支撑轮组远离叉臂直至叉臂支撑轮组与地面接触且叉臂水平;
[0029](4)使用地牛式叉车将待移动地台板运输至目标位置;
[0030](5)驱动液压缸直至将叉臂支撑轮组完全收入叉臂内,此时待移动地台板落到地
面上且与叉臂脱离接触;
[0031](6)移开地牛式叉车,即完成了对待移动地台板的运输。
[0032]本专利技术的地牛式叉车的使用方法,操作简便,适用性好,当然还可适用于其他货物的运输。
[003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4]如上所述的使用方法,所述待移动地台板为川字形地台板、九脚板或田字形地台板,当然此处给出的限定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地牛式叉车可适用的部分地台板而已,实际上本专利技术的地牛式叉车可适用于目前已知的所有类型的地台板。
[0035]以上技术方案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而已,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具体设计。
[0036]上述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0037](1)本专利技术的地牛式叉车,结构设计合理,其主要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地牛式叉车基本相同(如叉臂支撑轮组、动力机构即液压缸、叉臂及叉臂支撑轮连杆等连接关系均相同,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甚至可对现有的地牛式叉车进行简单改造即可),差异主要在于其能够完全将叉臂支撑轮组完全收入叉臂内,同时空载状态下叉臂悬空,即可方便地将叉臂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牛式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车主体和用于承载货物的叉臂;所述叉车主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叉车主体支撑轮;所述叉臂布置在叉车主体的一侧,所述叉臂上设有叉臂支撑轮组,所述叉车主体通过动力机构与叉臂固定连接,叉臂支撑轮组通过叉臂支撑轮连杆与动力机构连接,通过控制动力机构即可调整叉臂与地面的间距以及叉臂支撑轮组相对于叉臂的间距;当叉臂支撑轮组完全收入叉臂内时叉臂支撑轮组与地面脱离接触,叉臂与地面留有一定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主体支撑轮包括一组驱动轮和一个从动万向轮;驱动轮和从动万向轮在叉车主体的底部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主体支撑轮包括一组驱动轮和一组从动万向轮;驱动轮和从动万向轮在叉车主体的底部整体呈长方形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设有转向装置;所述驱动轮与布置在叉车主体上的驱动装置连接且由驱动装置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的间距为3~6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牛式叉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贤圣钟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辉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