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包括:外筒,内部形成有与下水道连通的导流通道;滤筒,配合于所述导流通道内,且在所述导流通道中的流体流通方向为由滤筒内部向滤筒外部单向流通;活塞压板,设置于所述滤筒内部、并可沿滤筒轴向往复移动;上压环,安装于所述外筒上、可密封伸入至所述滤筒内、并定位于所述活塞压板的上方;其中,所述活塞压板的顶部与所述上压环的底部均设置挤压斜面,通过所述挤压斜面在活塞压板与上压环之间构成厚度均匀的挤压空间;综上,可充分实现厨余垃圾的干湿分离,且挤压脱水后的渣料仍被保留于滤筒内,一方面避免堵塞下水道,另一方面便于集中收集进行回收利用。另一方面便于集中收集进行回收利用。另一方面便于集中收集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由于这类垃圾中含有极高的水分,若将其堆放于垃圾桶内容易发酵产生臭味、滋生细菌并影响环境卫生,因此部分家庭会在下水道内配置可直接粉碎厨余垃圾的处理器,现有的这种处理器虽然能实现厨余垃圾的直接排放,但是长时间向下水管内排放粉碎后的渣料,特别是对于弯管而言,易产生渣料堆积堵塞管道的问题;另外,该类处理器还存在无法回收固体厨余垃圾的问题,使得大量的可利用资源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包括:
[0006]外筒,内部形成有与下水道连通的导流通道;
[0007]滤筒,配合于所述导流通道内,且在所述导流通道中的流体流通方向为由滤筒内部向滤筒外部单向流通;
[0008]活塞压板,设置于所述滤筒内部、并可沿滤筒轴向往复移动;
[0009]上压环,安装于所述外筒上、可密封伸入至所述滤筒内、并定位于所述活塞压板的上方;
[0010]其中,所述活塞压板的顶部与所述上压环的底部均设置挤压斜面,通过所述挤压斜面在所述活塞压板与上压环之间构成厚度均匀的挤压空间。
[0011]优选的,在所述上压环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挤压凸齿,且所述挤压凸齿为尖端朝向活塞压板的锥形结构。
[0012]优选的,在所述上压环与所述外筒之间连接有震动组件,且通过所述震动组件使所述上压环可沿滤筒轴向往复震动。
[0013]优选的,在所述滤筒中由下至上的依次设有一级分离区和二级分离区,且所述一级分离区的排水速度大于所述二级分离区的排水速度;在所述活塞压板底部与滤筒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且利用所述限位弹簧限定活塞压板的初始位置定位于二级分离区内。
[0014]优选的,在所述一级分离区和二级分离区内均开设有孔径相同的滤孔,且一级分离区内的滤孔数量大于二级分离区内的滤孔数量;所述滤孔连通滤筒内部与滤筒外部。
[0015]优选的,在所述滤筒底部固定有安装柱,且所述安装柱的直径不小于滤筒的直径;所述安装柱贯穿外筒底部、并与所述外筒螺旋密封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滤筒底部固定有电推杆,且所述电推杆的伸缩端与活塞压板连接。
[0017]优选的,在所述滤筒中由下至上的依次设有排料区和处理区,且在所述处理区连接有贯穿外筒的排料管;所述挤压斜面向所述排料管倾斜导料,且排料管与挤压斜面保持相同倾斜度。
[0018]优选的,所述外筒包括沿导流通道的流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管、筒体和排污管;其中:所述上压环同轴装配于所述进料管的底部;所述滤筒配合于筒体内部,且滤筒与筒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排污管连通的排污间隙。
[0019]优选的,在所述进料管内设有可转动的挡板,所述挡板的转轴沿进料管的径向设置,且利用所述挡板的转动限定所述进料管仅可由上向下的单向导流。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在本技术中,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外筒及滤筒,其中滤筒配合于外筒内部,且利用滤筒的过滤作用可有效在排放厨余垃圾的同时完成初步干湿分离,外筒连接于下水道内,以此方便实现分离后污水的直接排出;
[0022]另外,在滤筒内部还设有可移动的活塞压板,由此还可利用活塞压板挤压滞留于滤筒内部的滤渣部分,从而进一步的挤出垃圾中的水分,提高干湿分离效果,并且挤压脱水后的渣料仍被保留于滤筒内,一方面避免堵塞下水道,另一方面便于集中收集进行回收利用。
[0023](2)针对上述活塞压板,对应采用弹簧或者电推杆驱动的方式进行移动:其中采用弹簧驱动时,滤筒中由下至上的依次设有一级分离区和二级分离区,其中一级分离区的排水速度大于二级分离区的排水速度,基于此排放垃圾时使得活塞压板能够水流的冲击下自动向一级分离区下降、实现过滤分离,而停止排放垃圾后又能在弹簧的回弹下自动向二级分离区上升、实现挤压分离。
[0024](3)针对上述活塞压板,对应采用弹簧或者电推杆驱动的方式进行移动:其中采用电推杆驱动时,滤筒中由下至上的依次设有排料区和处理区,活塞压板在处理区内移动时执行过滤分离及挤压分离,活塞压板移动至排料区处时,通过排料区连接的排料管实现滤渣的自动排出。
[0025](4)针对上述活塞压板,在其顶部设有导流斜面,由此提升分离效率;并且,在外筒内对应设有底部倾斜的上压环,上压环地面还设有挤压凸齿,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分离效果。
[0026](5)针对上述上压环,对应设为震动式结构,由此能有效避免滤渣附着于上压环及凸齿表面。
[0027](6)在本技术中,对应还在进料管内设有可转动的挡板,具体利用挡板的转动使进料管仅可实现由上向下的导通,进而有效避免下水道内气味向外溢出。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31]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0032]图5为本技术中外筒的立体图;
[0033]图中:外筒
‑
1;进料管
‑
11;筒体
‑
12;排污管
‑
13;挡板
‑
14;滤筒
‑
2;活塞压板
‑
3;上压环
‑
4;挤压凸齿
‑
41;震动组件
‑
42;限位弹簧
‑
5;安装柱
‑
6;电推杆
‑
7;排料管
‑
8。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一
[003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具体请参阅图1所示,该干湿分离机构包括:
[0037]外筒1,内部形成有与下水道连通的导流通道;
[0038]滤筒2,配合于导流通道内,且在导流通道中的流体流通方向为由滤筒2内部向滤筒2外部单向流通;
[0039]活塞压板3,设置于滤筒2内部、并可沿滤筒2轴向往复移动;
[0040]上压环4,安装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内部形成有与下水道连通的导流通道;滤筒(2),配合于所述导流通道内,且在所述导流通道中的流体流通方向为由滤筒(2)内部向滤筒(2)外部单向流通;活塞压板(3),设置于所述滤筒(2)内部、并可沿滤筒(2)轴向往复移动;上压环(4),安装于所述外筒(1)上、可密封伸入至所述滤筒(2)内、并定位于所述活塞压板(3)的上方;其中,所述活塞压板(3)的顶部与所述上压环(4)的底部均设置挤压斜面,通过所述挤压斜面在所述活塞压板(3)与上压环(4)之间构成厚度均匀的挤压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压环(4)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挤压凸齿(41),且所述挤压凸齿(41)为尖端朝向活塞压板(3)的锥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压环(4)与所述外筒(1)之间连接有震动组件(42),且通过所述震动组件(42)使所述上压环(4)可沿滤筒(2)轴向往复震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筒(2)中由下至上的依次设有一级分离区和二级分离区,且所述一级分离区的排水速度大于所述二级分离区的排水速度;在所述活塞压板(3)底部与滤筒(2)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5),且利用所述限位弹簧(5)限定活塞压板(3)的初始位置定位于二级分离区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分离区和二级分离区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霖,梁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