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74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包括固定带和设置在固定带下端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带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带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置留针限位槽,监护人员往复对推杆进行抽拉,在推杆、连接杆、弧形齿条板、弹簧、齿轮、滚柱和橡胶球的配合下,滚柱会带动其表面的橡胶球,同时滚柱通过皮带组带动安装柱转动,安装柱带动转动板在固定槽内转动,即可通过安装柱往复的转动使风进入到固定带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按摩和轻微的摩擦的同时,不会让患者感到闷热和瘙痒的感觉,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操作简单,使用便捷效果。使用便捷效果。使用便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0003]一般是用医用胶布对置留针进行固定,对一些年龄偏低的儿童,是对其头部进行挂水,尤其在夏天时,医用胶布将儿童的头部给包裹起来,对置留针进行固定,这样容易造头部局部的闷热和瘙痒,不容易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具有可完成对患者皮肤进行按摩和挠痒,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包括固定带和设置在固定带下端的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带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带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置留针限位槽,所述固定外壳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四个限位孔,所述固定外壳的两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两个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的侧壁上均对称安装有四个限位柱,所述固定外壳和固定带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固定带上还设置有散热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组件和散热组件的配合下,可对儿童患者进行散热和挠痒。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固定外壳上的推杆,所述推杆位于固定外壳内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固定外壳的内底壁上开设有滑动口,两个所述连接杆活动设置在滑动口内,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两个摩擦组件,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杆、固定销、连接杆、摩擦组件和连接组件的配合下,可带动摩擦组件进行运转。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安装腔,两个所述摩擦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腔内的弧形齿条板,两个所述弧形齿条板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相铰接,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连通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分别与固定槽、安装腔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柱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弧形齿条板啮合连接,所述滚柱的轴向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橡胶球。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滚柱、转动柱、齿轮、连接杆、橡胶球和弧形齿条板的配合下,可带动滚柱和橡胶球进行转动,即可通过橡胶球对患者皮肤进行挠痒。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齿条板之间的弹簧,两个所述弧形齿条板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和穿插杆,所述弹簧套接在支撑杆和穿插杆上,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穿插杆穿插于连接槽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和穿插杆的配合下,弹簧不会发生过度的变形,不会影响弧形齿条板的运动。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槽上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两个所述安装柱转动设置在固定槽上,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柱与对应位置的之间设置有皮带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板、安装柱、转动柱和皮带组的配合下,可带动转动板进行反复的运动,即可将固定带进行散热。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外壳上设置有防拉扯组件,所述防拉扯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固定外壳内滑动面板,所述固定外壳的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固定有滑柱,所述滑动面板的两端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柱上,所述滑动面板上开设有第一穿插孔和第二穿插孔,所述固定外壳上穿插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穿设于第一穿插孔和第二穿插孔,所述连接管与第一穿插孔、第二穿插孔的连接处均粘贴有魔术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动面板、述凹槽、滑柱、第一穿插孔、第二穿插孔和魔术贴的配合下,可对连接管进行一定的防护。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外壳的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所述连接外壳内设置有警示组件,所述缺口与凹槽相连通,所述警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滑动面板一端的导电块,所述连接外壳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微型电源,所述微型电源的负极端连接有第一电线,所述第一电线与导电块相连接,所述微型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有第二电线,所述连接外壳上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的负极端与第二电线相连接,所述警示灯的正极端连接有第三电线,所述凹槽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金属柱,所述金属柱与所述第三电线相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电块、微型电源、第一电线、第二电线、警示灯、第三电线和金属柱的配合下,可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使警示灯进行工作。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有益技术效果:
[0021]1.当需要挠痒或者散热时,监护人员往复对推杆进行抽拉,在推杆、连接杆、弧形齿条板、弹簧、齿轮、滚柱和橡胶球的配合下,滚柱会带动其表面的橡胶球,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按摩和轻微的摩擦,即可完成对患者皮肤进行按摩和挠痒,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0022]2.当滚柱往复转动时,滚柱通过皮带组带动安装柱转动,安装柱带动转动板在固定槽内转动,即可通过安装柱往复的转动使风进入到固定带内,不会让患者感到闷热和瘙痒的感觉,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0023]3.当连接管受到拉扯时,其会带动滑动面板沿着固定外壳内侧壁向上运动,在通过魔术贴的设置和连接管与滑动面板之间预留的空间,可保证其不会被立马拉扯损坏,在导电块、微型电源、第一电线、第二电线、警示灯、第三电线和金属柱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此时警示灯会发出亮光,会立马提醒监护人,让连接管不会继续被拉扯,保证患者可更好的进行质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施例的固定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实施例的防拉扯组件与固定外壳连接处结构示意图(推动组件未画出);
[0027]图4是本实施例的固定外壳与推动组件连接处局部平面剖视图;
[0028]图5是本实施例的图4中A处放大图;
[0029]图6是本实施例的警示组件与固定外壳连接处局部平面剖视图;
[0030]图7是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与固定带连接处局部平面剖视图。
[0031]图中,1、固定带;2、弹性带;3、连接孔;4、固定外壳;5、连接外壳; 6、安装腔;7、推动组件;71、推杆;72、固定销;73、连接杆;74、摩擦组件;741、弧形齿条板;742、滚柱;743、转动柱;744、齿轮;7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包括固定带(1)和设置在固定带(1)下端的弹性带(2),所述弹性带(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外壳(4),所述固定带(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置留针限位槽(8),所述固定外壳(4)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四个限位孔(13),所述固定外壳(4)的两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两个密封板(14),两个所述密封板(14)的侧壁上均对称安装有四个限位柱(10),所述固定外壳(4)和固定带(1)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7),所述固定带(1)上还设置有散热组件(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7)包括滑动设置在固定外壳(4)上的推杆(71),所述推杆(71)位于固定外壳(4)内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销(72),所述固定销(72)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73),所述固定外壳(4)的内底壁上开设有滑动口(11),两个所述连接杆(73)活动设置在滑动口(11)内,所述固定带(1)上设置有两个摩擦组件(74),两个所述连接杆(7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上开设有安装腔(6),两个所述摩擦组件(74)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腔(6)内的弧形齿条板(741),两个所述弧形齿条板(741)分别与两个连接杆(73)相铰接,所述安装腔(6)的侧壁上连通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槽(9)内设置有滚柱(742),所述滚柱(742)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743),两个所述转动柱(743)分别与固定槽(9)、安装腔(6)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柱(743)位于安装腔(6)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744),所述齿轮(744)与弧形齿条板(741)啮合连接,所述滚柱(742)的轴向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橡胶球(7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置留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5)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弧形齿条板(741)之间的弹簧(751),两个所述弧形齿条板(741)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52)和穿插杆(754),所述弹簧(751)套接在支撑杆(752)和穿插杆(75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