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改黑路面开挖后回填恢复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64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白改黑路面开挖后回填恢复路面结构。所述的路面结构由开挖路面结构和原路面结构组成,其中,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为沥青面层、混凝土层、毛石层;其特征在于,开挖路面结构对应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为沥青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层;其中,原路面结构的混凝土层和开挖路面结构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沿路面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新老路面沥青面层通过抗裂贴连接,新老路面混凝土层通过拉杆连接,一方面保证了新老路面结构层的相对统一,另一方面避免新老路面连接处出现开裂,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升路面行驶的舒适性。面行驶的舒适性。面行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改黑路面开挖后回填恢复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白改黑路面开挖后回填恢复路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市政白改黑路面回填恢复及新老路面连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新中国成立后,沥青混凝土技术尚未成熟、造价相对较高且会出现老化等问题,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稳定性好、经久耐用,因此混凝土路面被广泛使用。混凝土路面的飞速发展大力推动了我国的交通,同时对我国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路面行驶的舒适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越来越受到青睐。为充分利用原来大量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我们通常所称的白加黑路面或白改黑路面。白改黑路面提升了路面行驶的舒适性,但是使用几年后,路面会出现裂缝、麻面、松散、坑槽、沉陷、车辙等病害。在市政工程项目中,敷设管道需要开挖现状的白改黑路面,敷设完管道后如何回填恢复,新路面与老路面如何进行衔接,这是目前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问题,本技术在以往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白改黑路面开挖后回填恢复路面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白改黑路面开挖后回填恢复路面结构,所述的路面结构由开挖路面结构和原路面结构组成,其中,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为沥青面层、混凝土层、毛石层、碎石土层;开挖路面结构对应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为沥青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层、回填石灰土层;其中,原路面结构的混凝土层和开挖路面结构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沿路面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拉杆。
[0005]进一步的,沥青混凝土层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上层沥青混凝土层为细粒沥青混凝土层,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为中粒沥青混凝土。
[0006]进一步的,上层沥青混凝土层为3.5cm AC

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层沥青混凝土层为 4.5cm AC

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0007]进一步的,在原路面结构的混凝土层上表面和开挖路面结构混凝土层上表面连接处铺设有抗裂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的长度为70厘米;相邻两个拉杆之间的间隔为40厘米。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回填石灰土层内铺设有雨水管道。
[0010]本技术中将新老路面沥青面层通过抗裂贴连接,新老路面混凝土层通过拉杆连接,一方面保证了新老路面结构层的相对统一,另一方面避免新老路面连接处出现开裂,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升路面行驶的舒适性。本市政白改黑路面回填恢复及新老路面连接工艺施工非常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在市政工程中推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6]本实施例在定远县戚继光大道项目上进行,戚继光大道位于定远县主城区中部,本工程范围为戚继光大道的鲁肃大道至岱山路段,全长约1.7km。戚继光大道(鲁肃大道

岱山路) 南北两侧以住宅用地为主,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最大高差11.1米,排水体制为合流制排水体系,雨污合流管道位于南北两侧人行道下。为实现雨污分流,在戚继光大道(鲁肃大道
‑ꢀ
岱山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下新建雨水管道,开挖路面会对现状沥青路面造成一定的破坏,回填恢复后会形成“补丁”,影响道路整体美观,并且现状沥青道路使用时间较长,出现大面积裂缝、麻面、坑槽、沉陷、车辙等,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及市容面貌。
[0017]对定远县戚继光大道现状路面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A部为人行道;B部为车行道。车行道现状路面结构层从上至下为8cm沥青面层11、30cm混凝土12、40cm毛石13、碎石土 14。开挖现状路面敷设新建雨水管道25后,设计路面结构层从上至下为3.5cm AC

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改性)211、4.5cm AC

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12、30cm C30混凝土22、 40cm级配碎石23、回填5%石灰土24。
[0018]新老路面沥青面层通过抗裂贴26连接,抗裂贴,公称厚度3mm,宽度1m,最大拉力≥ 1400N/50mm,最大拉力保持率≥70%,延伸率5%,延伸率保持率≥75%;新老路面混凝土层通过拉杆27连接,长度70cm,间距40cm。
[0019]优选的,现状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使用时间很长后沥青面层破损比较严重,路面出现大面积裂缝、麻面、坑槽、沉陷、车辙等,通过对老路面沥青层铣刨3CM并重新加铺沥青面层。
[002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改黑路面开挖后回填恢复路面结构,所述的路面结构由开挖路面结构和原路面结构组成,其中,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为沥青面层、混凝土层、毛石层;其特征在于,开挖路面结构对应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为沥青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层;其中,原路面结构的混凝土层和开挖路面结构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沿路面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拉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改黑路面开挖后回填恢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沥青混凝土层由上下两层组成,其中,上层沥青混凝土层为细粒沥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超王忠敏韩飞超朱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