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45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上且与伸缩机构铰接的平台板和设置在平台板上的至少一组矫正器,矫正器包括两个水平仪,水平仪分别设置在平台板的相邻侧壁上,水平仪用于测量所在侧壁对应边线的水平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机构完成对平台板的调平,然后通过观测设置在平台板的相邻侧壁上的水平仪,依据两条线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当两个侧壁上的水平仪均达到水平状态时,平台板即达到水平状态,解决了以往的无人机升降平台调平后只能依靠人为去观测,导致平台板处于非水平状态,对无人机的升降造成影响的问题,此外,将水平仪设置在平台板的侧壁上,避免了水平仪对无人机的升降产生阻碍的问题。产生阻碍的问题。产生阻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无人机遥感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0003]农业无人机遥感田间采集光谱图像时,需要间隔一段时间重新进行一次光谱矫正。目前,烟草行业广泛应用无人机遥感预测产质量和监控烤烟病虫害、旱涝灾害。中国烟草农作物大部分种植在丘陵山区,利用白板、灰板进行光谱矫正时,很难保证校正板放置的水平性,导致采集的光谱图像存在误差。另外,小型无人机在山区的烟草种植区域,很难找到较为平整的起降地点,周围杂草容易对机翼造成损伤。
[0004]目前存在的无人机升降平台虽然具备升降调节功能,但是无法精准将平台调整到水平状态,存在一些误差,导致无人机在进行下落停留时不稳定,存在倾倒的可能。如公开号为CN 112478187A的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中,包括支撑机构和平台板,通过支撑机构对平台板的平整度进行调解,但是仅仅依靠人为的去观测判定平台板的平整度,无法做到对平台板平整度的精确控制。又如公开号为CN109229407A 的便携式无人机升降平台包括升降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调节机构上方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包括可折叠的平台主体和用于支撑所述平台主体的平台支撑骨架,同样无法做到对平台水平度的精准控制。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来解决以往的无人机升降平台调平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来达到提高起降平台的调平准确度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上且与所述伸缩机构铰接的平台板和设置在所述平台板上的至少一组矫正器,所述矫正器包括两个水平仪,所述水平仪分别设置在所述平台板的相邻侧壁上,所述水平仪用于测量所在侧壁对应边线的水平度。
[0009]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连接座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若干伸缩支腿,若干所述伸缩支腿均与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铰接,所述平台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
[0010]优选地,所述伸缩支腿为3个,所述伸缩支腿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点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与所述连接座下表面的中心重合。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下表面的若干U 型连接件,所述伸缩支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U型槽内并通过第一螺栓贯穿U型槽和伸缩支腿与所
述连接件铰接。
[0012]优选地,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平台板上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贯通孔,第二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将所述平台板和所述底座固定。
[0013]优选地,所述平台板和所述底座固定后的第二螺栓的顶部与所述平台板的上表面齐平。
[0014]优选地,所述伸缩支腿包括调节旋钮、上支臂以及套设在上支臂外侧的下支臂,所述下支臂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调节旋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旋钮用于将所述下支臂和所述上支臂固定。
[0015]优选地,所述下支臂与所述地面接触的一端套设有防滑套。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1.本技术中通过伸缩机构完成对平台板的调平,然后通过观测设置在平台板的相邻侧壁上的水平仪,依据两条线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当两个侧壁上的水平仪均达到水平状态时,平台板即达到水平状态,解决了以往的无人机升降平台调平后只能依靠人为去观测,导致平台板处于非水平状态,对无人机的升降造成影响的问题,此外,将水平仪设置在平台板的侧壁上,避免了水平仪对无人机的升降产生阻碍的问题。
[0018]2.本技术中伸缩机构包括连接座和设置在连接座上的若干伸缩支腿,若干伸缩支腿均与连接座的下表面铰接,平台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多根伸缩支腿的设置可以满足平台板在多种复杂地形环境下的调平。
[0019]3.本技术中伸缩支腿为3个,伸缩支腿与连接座的连接点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与连接座下表面的中心重合;依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保证支腿对平台板支撑的稳定性,此外,伸缩支腿与连接座的连接点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与连接座下表面的中心重合保证了整个平台上的重心与3根支腿形成的中心重合,进而提高伸缩支腿对平台板以及无人机支撑的稳定性。
[0020]4.本技术中下支臂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套设有防滑套,增大下支臂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下支臂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中得以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2为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3为连接座的局部放大图;
[0025]1、下支臂;2、调节旋钮;3、上支臂;4、U型连接件;5、座体;6、第二螺栓;7、平台板;8、水平仪;9、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来达到提高起降平台的调平准确度目的。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参考图1至图3,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伸缩机构、设置在伸缩机构上且与伸缩机构铰接的平台板7和设置在平台板7上的至少一组矫正器,矫正器包括两个水平仪8,水平仪8分别设置在平台板7的相邻侧壁上,水平仪8用于测量所在侧壁对应边线的水平度;本技术中通过伸缩机构完成对平台板7的调平,然后通过观测设置在平台板7的相邻侧壁上的水平仪8,依据两条线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当两个侧壁上的水平仪8均达到水平状态时,平台板7即达到水平状态,解决了以往的无人机升降平台调平后只能依靠人为去观测,导致平台板7处于非水平状态,对无人机的升降造成影响的问题,此外,将水平仪8设置在平台板7的侧壁上,避免了水平仪8对无人机的升降产生阻碍的问题。
[0030]参考图2,伸缩机构包括连接座和设置在连接座上的若干伸缩支腿,若干伸缩支腿均与连接座的下表面铰接,平台板7设置在连接座的上表面;多根伸缩支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上且与所述伸缩机构铰接的平台板和设置在所述平台板上的至少一组矫正器,所述矫正器包括两个水平仪,所述水平仪分别设置在所述平台板的相邻侧壁上,所述水平仪用于测量所在侧壁对应边线的水平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连接座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若干伸缩支腿,若干所述伸缩支腿均与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铰接,所述平台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腿为3个,所述伸缩支腿与所述连接座的连接点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与所述连接座下表面的中心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谱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下表面的若干U型连接件,所述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才陈伦飞吴勤政袁江王彦钦樊尚权杨铭鑫刘建功窦玉青付秋娟张久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