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圈及栓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740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圈及栓塞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圈包括头端部和主体部;所述头端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头端部的最大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弹簧圈的头端部为变径式结构或等径式结构,且所述头端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则在所述头端部进入瘤腔中时,有足够的成圈空间,使得所述头端部快速成圈,降低因所述头端部成圈能力差而造成血管或瘤腔壁损伤的风险。并且,所述主体部的直径较大,有利于提高所述弹簧圈的截流效果,提高栓塞致密度,保证所述弹簧圈的闭塞血管的能力。所述弹簧圈的闭塞血管的能力。所述弹簧圈的闭塞血管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圈及栓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弹簧圈及栓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将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可引发血管痉挛引起大范围脑梗死进而导致偏瘫和昏迷、失血性休克或严重的颅内压增高等,死亡率极高。目前针对动脉瘤的治疗方案主要有开放性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案需要打开包裹动脉瘤的人体腔体,如开颅和开胸等,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的损伤,且术后恢复周期长。而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成为目前很多医学专家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案。
[0003]目前临床上主要的血管介入技术包括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即通过介入的弹簧圈栓塞以封堵动脉瘤。典型的闭塞弹簧圈是2D螺旋结构弹簧圈,该弹簧圈的形貌包括具有细长的初始形状,以及具有沿纵向轴线盘绕的线圈形状。其中,在血管栓塞手术中,呈初始形状的弹簧圈被放置在导管内,导管远端定位在目标血管处,弹簧圈从导管进入到目标血管。并且,弹簧圈一旦从导管中释放出来,弹簧圈就呈现出使血管填充的最优化的第二形状,即沿纵向轴线盘绕的线圈形状。为了最优地填充动脉瘤腔,可以将多个弹簧圈引入到单个动脉瘤腔中,以阻挡血液流经动脉瘤腔,起到封闭动脉瘤的作用。
[0004]然而,为保证封堵动脉瘤时弹簧圈能锚定在目标位置,现有的弹簧圈首圈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成圈,其必然会增大未能成圈的弹簧圈头端对动脉瘤的损害风险。
[0005]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弹簧圈以增强成圈率,降低动脉瘤的破损风险,保证填充体积以及血管的截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圈及栓塞装置,以解决如何提高弹簧圈的成圈能力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圈,包括头端部和主体部;所述头端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且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头端部的最大直径。
[0008]可选的,所述头端部的直径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渐缩或相等。
[0009]可选的,所述头端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或相间隔。
[0010]可选的,所述头端部和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弹簧圈经至少一根金属丝缠绕成螺旋结构。
[0011]可选的,所述弹簧圈还包括多根促栓纤维丝;多根所述促栓纤维丝分别穿插于所述螺旋结构之间的缝隙中,以分布于所述头端部和/或所述主体部上。
[0012]可选的,沿所述弹簧圈的轴向,每间隔5mm~20mm距离设置有至少一根所述促栓纤
维丝。
[0013]可选的,所述促栓纤维丝为全拉伸丝和/或拉伸变形丝。
[0014]可选的,所述主体部的直径范围为:0.5mm~2mm,且所述头端部的直径是所述主体部的直径的5%~95%。
[0015]可选的,所述弹簧圈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弹簧圈沿轴向延伸;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头端部和所述主体部依次扭转成圈。
[0016]基于同一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栓塞装置,包括支架和所述的弹簧圈。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圈及栓塞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圈包括头端部和主体部;所述头端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其中,所述头端部的直径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渐缩或相等,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头端部的最大直径。可见,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弹簧圈的头端部为变径式结构或等径式结构,且所述头端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则在所述头端部进入瘤腔中时,有足够的成圈空间,使得所述头端部能够快速成圈,降低因所述头端部成圈能力差而造成血管或瘤腔壁损伤的风险。并且,所述主体部的直径较大,有利于提高所述弹簧圈的截流效果,提高栓塞致密度,保证所述弹簧圈的闭塞血管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主体部和头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主体部和头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促栓纤维丝的位置设置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为:
[0025]11

头端部;12

主体部;13

促栓纤维丝;100

金属丝;101

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由上述可知,弹簧圈作用于封堵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以及血管闭塞。且弹簧圈在输送导管中呈线性形貌,待进入至瘤腔中需要快速扭转成圈,以填充满瘤腔,并封闭瘤腔口。显然,弹簧圈的成圈能力在封堵瘤腔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先进入至瘤腔中的弹簧圈的端部成圈能力弱,很容易造成戳破瘤腔,造成血管破裂的严重后果。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圈及栓塞装置,以提高弹簧圈的成圈能力,提高所述弹簧圈的血液截流效果。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还应当理解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0028]本文中所述及的术语“近端”、“远端”是医疗器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个部件、元件、动作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位、方向,尽管“近端”、“远端”是非限制性的,但通常“近端”是指医疗器械在使用时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远端”是更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0029]请参阅附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簧圈,包括头端部11和主体部12;所述头端部11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2的一端;其中,所述头端部11的直径沿远离所述主体部12的方向渐缩或相等,所述主体部12的直径大于所述头端部11的最大直径。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弹簧圈的头端部11为变径式结构或等径式结构,且所述头端部11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12的直径,则在所述头端部11进入瘤腔中时,有足够的成圈空间,使得所述头端部11快速成圈,降低因所述头端部11成圈能力差而造成血管或瘤腔壁损伤的风险。并且,所述主体部12的直径较大,增大所述弹簧圈成圈后的体积,有利于提高所述弹簧圈的截流效果,提高栓塞致密度,保证所述弹簧圈的闭塞血管的能力。...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端部和主体部,所述头端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且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头端部的最大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部的直径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渐缩或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或相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部和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弹簧圈经至少一根金属丝缠绕成螺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还包括多根促栓纤维丝;多根所述促栓纤维丝分别穿插于所述螺旋结构之间的缝隙中,以分布于所述头端部和/或所述主体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建王洪杰杨波张晓强刘梦钦郭澜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