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驱8AT换挡机械保护油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38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9
一种后驱8AT换挡机械保护油路,涉及一种油路。油泵与限压机构连通,限压机构与限压阀、开关阀、反馈阀及先导阀、离合器阀A、离合器阀B连通,限压阀与主电磁阀连通,主电磁阀与开关阀、反馈阀及先导阀连通,开关阀与主油路泄油单向阀、驻车机构、离合器阀D、离合器阀E及离合器阀C连通,反馈阀及先导阀与单向选择阀连通,离合器阀A与离合器A连通,离合器阀B与离合器B连通,离合器阀D与离合器D连通,离合器阀E与离合器E连通,离合器阀C与离合器C连通,离合器阀A、离合器阀B、离合器阀D、离合器阀E、离合器阀C与离合器泄油单向阀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换挡机械保护油路,避免因液压系统电子元件损坏导致档位异常跳变异常换挡。致档位异常跳变异常换挡。致档位异常跳变异常换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驱8AT换挡机械保护油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油路,尤其是一种后驱8AT换挡机械保护油路。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挡汽车中,变速器液压系统是控制汽车换挡的主要机构,其对换挡控制的准确性关乎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0003]然而在现有结构中,并没有可以对变速器液压系统中的机械机构进行保护的油路,继而导致了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零件损坏的问题,机会大概率导致换挡错误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汽车正常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后驱8AT换挡机械保护油路。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后驱8AT换挡机械保护油路,包括限压阀、主电磁阀、开关阀、主油路泄油单向阀、驻车机构、限压机构、油泵、反馈阀、先导阀、离合器阀A、离合器阀B、离合器阀D、离合器阀E、离合器阀C、单向选择阀、离合器C、离合器E、离合器D、离合器B、离合器A、离合器泄油单向阀、一号油路、二号油路、三号油路、四号油路、五号油路、六号油路、七号油路、八号油路、九号油路、十号油路、十一号油路、十二号油路以及十三号油路;
[0006]所述油泵的出油端与限压机构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限压机构的出油端与一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一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限压阀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开关阀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三出油端与反馈阀以及先导阀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四出油端与离合器阀B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五出油端与离合器阀A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07]所述限压阀出油端与三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三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限压阀的回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主电磁阀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三出油端与离合器阀C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四出油端与离合器阀E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五出油端与离合器阀D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六出油端与离合器阀B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七出油端与离合器阀A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08]所述主电磁阀的出油端与四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四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开关阀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四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反馈阀以及先导阀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09]所述开关阀的第一出油端通过六号油路与主油路泄油单向阀连通设置,开关阀的第二出油端通过五号油路与驻车机构连通设置,开关阀的第三出油端与二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0]所述二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离合器阀C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二号油路的第
二出油端与离合器阀E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二号油路的第三出油端与离合器阀D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1]所述反馈阀以及先导阀左侧的出油端通过七号油路与单向选择阀的进油端连通设置,反馈阀以及先导阀右侧的出油端与二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2]所述离合器阀A左侧的出油端通过十二号油路与离合器A连通设置,离合器阀A右侧的出油端与十三号油路的第五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3]所述离合器阀B左侧的出油端通过十一号油路与离合器B连通设置,离合器阀B右侧的出油端与十三号油路的第四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4]所述离合器阀D左侧的出油端通过十号油路与离合器D连通设置,离合器阀D右侧的出油端与十三号油路的第三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5]所述离合器阀E左侧的出油端与九号油路的第一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九号油路的出油端与离合器E连通设置,离合器阀E右侧的出油端与十三号油路的第二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6]所述离合器阀C左侧的出油端与八号油路的第一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八号油路的出油端与离合器C连通设置,离合器阀C右侧的出油端与十三号油路的第一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7]所述单向选择阀的第一出油端与八号油路的第二进油端连通设置,单向选择阀的第二出油端与九号油路的第二进油端连通设置;
[0018]所述十三号油路的出油端与离合器泄油单向阀连通设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在保证变速器液压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增加换挡机械保护油路,通过阀芯与油路组合对各档位可工作的执行器、工作油路进行限制,在原控制基础上,增加一层保护机制,避免因液压系统电子元件损坏导致档位异常跳变异常换挡,确保驾驶员安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处于P档工作状态时的油路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处于非P档工作状态时的油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一种后驱8AT换挡机械保护油路,包括限压阀1、主电磁阀2、开关阀3、主油路泄油单向阀4、驻车机构5、限压机构6、油泵8、反馈阀9、先导阀10、离合器阀A16、离合器阀B17、离合器阀D18、离合器阀E19、离合器阀C20、单向选择阀21、离合器C22、离合器E23、离合器D24、离合器B25、离合器A26、离合器泄油单向阀27、一号油路、二号油路、三号油路、四号油路、五号油路、六号油路、七号油路、八号油路、九号油路、十号油路、十一号油路、十二号油路以及十三号油路;
[0025]所述油泵8的出油端与限压机构6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限压机构6的出油端与一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一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限压阀1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开关阀3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三出油端与反馈阀9以及先导阀10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四出油端与离合器阀B17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五出油端与离合器阀A16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26]所述限压阀1出油端与三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三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限压阀1的回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主电磁阀2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三出油端与离合器阀C20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四出油端与离合器阀E19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五出油端与离合器阀D18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六出油端与离合器阀B17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七出油端与离合器阀A16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27]所述主电磁阀2的出油端与四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四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开关阀3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四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反馈阀9以及先导阀10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
[0028]所述开关阀3的第一出油端通过六号油路与主油路泄油单向阀4连通设置,开关阀3的第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驱8AT换挡机械保护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压阀(1)、主电磁阀(2)、开关阀(3)、主油路泄油单向阀(4)、驻车机构(5)、限压机构(6)、油泵(8)、反馈阀(9)、先导阀(10)、离合器阀A(16)、离合器阀B(17)、离合器阀D(18)、离合器阀E(19)、离合器阀C(20)、单向选择阀(21)、离合器C(22)、离合器E(23)、离合器D(24)、离合器B(25)、离合器A(26)、离合器泄油单向阀(27)、一号油路、二号油路、三号油路、四号油路、五号油路、六号油路、七号油路、八号油路、九号油路、十号油路、十一号油路、十二号油路以及十三号油路;所述油泵(8)的出油端与限压机构(6)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限压机构(6)的出油端与一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一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限压阀(1)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开关阀(3)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三出油端与反馈阀(9)以及先导阀(10)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四出油端与离合器阀B(17)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一号油路的第五出油端与离合器阀A(16)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限压阀(1)出油端与三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三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限压阀(1)的回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主电磁阀(2)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三出油端与离合器阀C(20)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四出油端与离合器阀E(19)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五出油端与离合器阀D(18)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六出油端与离合器阀B(17)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三号油路的第七出油端与离合器阀A(16)右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主电磁阀(2)的出油端与四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四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开关阀(3)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四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反馈阀(9)以及先导阀(10)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开关阀(3)的第一出油端通过六号油路与主油路泄油单向阀(4)连通设置,开关阀(3)的第二出油端通过五号油路与驻车机构(5)连通设置,开关阀(3)的第三出油端与二号油路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二号油路的第一出油端与离合器阀C(20)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二号油路的第二出油端与离合器阀E(19)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二号油路的第三出油端与离合器阀D(18)左侧的进油端连通设置;所述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苏俊元张晓冬宋名王墨张鹏华静雪李承鹏周宏闫学良吴维峰甄帅韩学勇武文生杨献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