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及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7152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及工作方法,包括:换电通道,换电通道内设有用于对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进行定位的前轮对中机构和后轮对中机构、用于举升、调平车辆的车辆举升机构;电池舱,用于储存电池;换电作业区,换电作业区内设有换电机构,换电机构于换电通道和电池舱之间移动,用于将车辆上的第一电池拆卸并运输至电池舱、或将电池舱内的第二电池运输兵安装至车辆;其中,换电通道沿X向设置,换电作业区沿Y向设置,车辆沿X方向进入换电通道且车辆的尾部朝向换电作业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动力电池位于车辆底盘大梁中间的新能源轻卡换电需求。源轻卡换电需求。源轻卡换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电站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电动汽车电池容量成为了其发展瓶颈,为了能够持续为电动车提供持续电源,克服充电时间长的弊端,采用换电池的方法为电动汽车提供持续电力。
[0003]目前已有的新能源换电站主要用于乘用车及重卡相关车型的换电。为此,需要设计了一种新能源轻卡换电站,来满足特定新能源轻卡的换电需要。
[0004]进一步的,现有新能源车型的电池在车上安装方式适用的车型范围比较小,现有换电站无法满足电池在车上的其他的安装方式的换电功能,尤其是无法满足电池放置于车辆大梁中间尾部的抽取拆卸式的安装方式的换电功能。为此,需要设计了一种换电站,使其能够满足了电池放置于车辆大梁中间尾部的抽取拆卸式新能源轻卡电池的卸装、换电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及工作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包括:
[0008]换电通道,所述换电通道内设有用于对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进行定位的前轮对中机构和后轮对中机构、用于举升、调平车辆的车辆举升机构;
[0009]电池舱,用于储存电池;
[0010]换电作业区,所述换电作业区内设有换电机构,所述换电机构于所述换电通道和所述电池舱之间移动,用于将车辆上的第一电池拆卸并运输至所述电池舱、或将所述电池舱内的第二电池运输兵安装至车辆;
[0011]其中,所述换电通道沿X向设置,所述换电作业区沿Y向设置,车辆沿X方向进入所述换电通道且车辆的尾部朝向所述换电作业区。
[0012]上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还包括:
[0013]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信息;
[0014]判断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根据所述识别模块提供的所述车辆信息判断车辆合法性、判断订单有效性,并于判断车辆合法且订单有效时发送可换电指令;
[0015]站控系统,接收所述可换电指令,控制所述换电机构实施换电。
[0016]上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所述换电机构包括:
[0017]Y向导轨、设于所述Y向导轨上的堆垛机装置以及与所述堆垛机连接的加解锁机
构;
[0018]所述堆垛机装置包括X向导轨、堆垛机支架和提升机构,所述堆垛机支架设于所述Y向导轨上并可沿所述Y向导轨滑动,所述堆垛机支架的内部两侧设有两所述提升机构以及设于两所述提升机构之间并与两所述提升机构连接的所述X向导轨,所述提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X向导轨上下移动,所述X向导轨上可滑动地设有所述加解锁机构。
[0019]上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所述加解锁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设于所述X向导轨上的推送平台,以及设于所述推送平台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送平台沿所述X向导轨移动;
[0020]还包括设于所述推送平台上的定位销落销机构以及螺丝解锁机构,所述定位销落销机构用于电池上的定位销的落销,所述螺丝解锁机构用于所述电池上的螺丝的解锁。
[0021]上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所述前轮对中机构和所述后轮对中机构均包括:
[0022]连接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连接板的沿Y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
[0023]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推板;
[0024]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至所述连接板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推板至所述连接板的距离相同;
[0025]推板传动机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安装有所述推板传动机构,所述推板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连接,且所述推板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做相向地运动或相背地运动。
[0026]上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所述推板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的第一组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一侧的第二组件、以及传动件;其中,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均为皮带轮或链轮,所述传动件为皮带或链条;
[0027]所述传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外圆;
[0028]所述传动件为闭合的环状结构,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传动件的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恒位于上侧,所述传动件的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恒位于下侧;
[0029]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传动件的第一部分的该至少一部分相连接,所述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传动件的第二部分的该至少一部分相连接。
[0030]上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所述前轮对中机构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设有:
[003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斜轮和第二斜轮,所述第一斜轮和所述第二斜轮之间形成V型槽;
[0032]所述后轮对中机构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设有:
[0033]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三直轮,所述第三直轮水平设置。
[0034]上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还包括:充电舱,所述充电舱包括用于给电池充电的充电机。
[0035]上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中,还包括:控制机房和休息室,所述控
制机房位于所述换电通道和所述电池仓之间,所述控制机房内设有UPS、主控柜和站控系统,所述休息室包括用于显示充电情况的显示屏。
[0036]一种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0037]识别车辆信息,判断车辆合法性、判断订单有效性;
[0038]车辆驶入所述换电通道,车辆的尾部朝向所述换电作业区;
[0039]对车辆的前轮进行第一次定位,调整车辆的后轮进行第二次定位;
[0040]所述车辆举升机构举升车辆、调平车身,使车身提升第一距离;
[0041]所述换电机构移动至车辆的尾部、对车辆的尾部进行拍照定位,取下亏电电池,将亏电电池运输至所述电池舱、从电池舱中取出满电电池、将满电电池运输至车辆、将满电电池安装至车辆。
[004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43](1)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动力电池位于车辆底盘大梁中间的新能源轻卡换电需求。
[0044](2)本专利技术能够针对新能源轻卡进行车体定位,以便精确地确定电池位置。
附图说明
[004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的示意图;
[004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的换电机构的示意图;
[004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电通道,所述换电通道内设有用于对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进行定位的前轮对中机构和后轮对中机构、用于举升、调平车辆的车辆举升机构;电池舱,用于储存电池;换电作业区,所述换电作业区内设有换电机构,所述换电机构于所述换电通道和所述电池舱之间移动,用于将车辆上的第一电池拆卸并运输至所述电池舱、或将所述电池舱内的第二电池运输兵安装至车辆;其中,所述换电通道沿X向设置,所述换电作业区沿Y向设置,车辆沿X方向进入所述换电通道且车辆的尾部朝向所述换电作业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信息;判断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根据所述识别模块提供的所述车辆信息判断车辆合法性、判断订单有效性,并于判断车辆合法且订单有效时发送可换电指令;站控系统,接收所述可换电指令,控制所述换电机构实施换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机构包括:Y向导轨、设于所述Y向导轨上的堆垛机装置以及与所述堆垛机连接的加解锁机构;所述堆垛机装置包括X向导轨、堆垛机支架和提升机构,所述堆垛机支架设于所述Y向导轨上并可沿所述Y向导轨滑动,所述堆垛机支架的内部两侧设有两所述提升机构以及设于两所述提升机构之间并与两所述提升机构连接的所述X向导轨,所述提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X向导轨上下移动,所述X向导轨上可滑动地设有所述加解锁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解锁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设于所述X向导轨上的推送平台,以及设于所述推送平台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送平台沿所述X向导轨移动;还包括设于所述推送平台上的定位销落销机构以及螺丝解锁机构,所述定位销落销机构用于电池上的定位销的落销,所述螺丝解锁机构用于所述电池上的螺丝的解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轻卡尾抽式智能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对中机构和所述后轮对中机构均包括:连接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连接板的沿Y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推板;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至所述连接板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推板至所述连接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良王双福吴煜志杜蓬勃余磊张伸叶秀云胡瑞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