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80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包括管体,其一端墩粗加厚后设置内螺纹端、另一端墩粗加厚后设置外螺纹端;所述内螺纹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内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内螺纹、内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和内加厚内孔;所述外螺纹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外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外螺纹和外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装配机紧状态时,所述内第一密封锥面和内第一抗扭台肩分别与外第一密封锥面、外第一抗扭台肩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连形式避免了现有油套管的接箍连接,简化了结构,减低了成本;同时螺纹加工处采用内加厚形式,既能保证外部平直,确保环空间隙最大化,又能确保接头连接强度。头连接强度。头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钻采管材螺纹连接
,特别涉及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开采专用油套管是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石油专用管材,一根根的油套管通过螺纹连接起来,形成长达数千米的油套管柱。油套管柱要承担拉伸载荷、气体内压力、外压力、弯曲和温度载荷等,受力非常苛刻,其中连接螺纹是最薄弱的环节。目前油气田使用的油套管,大多采用API螺纹连接,API螺纹是一种标准螺纹,按照API标准加工和检验,API螺纹又分为API圆螺纹和API偏梯形螺纹。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接箍外径大于管体外径,接箍内径也大于管体内径。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满足一般使用要求,但是当钻井环空间隙较小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3]1.井眼间隙小、油套管在弯曲井眼处的变形使得下入困难;
[0004]2.小环空间隙造成水泥环减薄,水泥强度设计要求更高;
[0005]3.小间隙套管的刚度小、容易弯曲、偏心和贴壁,使顶替效率下降;
[0006]4.注水泥作业时流动阻力明显增大,施工压力高,易发生蹩堵或漏失。对于API螺纹,接箍虽然只占整个管柱长度的很小一部分,但由于接箍外径大于管子外径,使得在接箍部位的固井间隙很小。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螺纹接头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0007]目前也有很多厂家开发设计了众多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主要是内外平直形式或者外加厚形式,其中内外平直存在连接强度低,只有管体的50

60%左右,外加厚形式虽然强度得到增加,但环空间隙依然较小,没有解决环空固井难的问题。另外,外平直式直连型油套管,在现场吊装没有专用提升装置,使用安全卡瓦或者麻绳,既不实用更不安全。
[0008]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包括管体,其一端墩粗加厚后设置内螺纹端、另一端墩粗加厚后设置外螺纹端;
[0012]所述内螺纹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内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内螺纹、内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和内加厚内孔,其中,所述内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包括内第一密封锥面,内第一抗扭台肩和端部镗孔,所述内第一密封锥面与内第一抗扭台肩之间用内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内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包括内第二密封锥面和内第二抗扭台肩,其中内第二抗扭台肩上设置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
[0013]所述外螺纹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外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外螺纹和外第二层密封
抗扭结构,其中,所述外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包括外第一密封锥面、外第一抗扭台肩和外圆柱面,所述外第一密封锥面与外第一抗扭台肩之间用外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外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包括退刀槽、外第二层密封锥面和外第二层扭矩台肩;
[0014]装配机紧状态时,所述内第一密封锥面和内第一抗扭台肩分别与外第一密封锥面、外第一抗扭台肩过盈配合。
[0015]其中,所述内第二抗扭台肩深度≥外第一抗扭台肩深度。
[0016]其中,所述内螺纹、外螺纹结构相同,均为倒钩型,其中,内螺纹齿高=0.90mm,外螺纹齿高=0.80mm,内螺纹螺距=外螺纹螺距=4.00mm~5.08mm,内螺纹锥度=外螺纹锥度=1:16或者1:10,内承载角=外承载角=

15
°
,内导向角=外导向角=45
°

[0017]其中,内第一密封锥面角=外第一密封锥面角=15
°
,外第一抗扭台肩角=内第一抗扭台肩角=30
°
,外第二层扭矩台肩角=内第二抗扭台肩角=90
°
,内第二密封锥面斜面锥度=外第二层密封锥面斜面锥度=1:5。
[0018]其中,内螺纹端内加厚内孔直径=外螺纹端内加厚内孔直径。
[0019]其中,产品规格外径=60.32mm~301.62mm。
[0020]其中,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外圆周设置的承载台肩、下侧外圆周设置的装置外螺纹,提升吊装时,内螺纹端上端与所述装置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承载台肩与吊卡连接,所述提升装置设置有纵向内孔,其纵向内孔上侧螺纹连接有防尘帽。
[0021]其中,承载台肩外径=25.4mm+产品规格外径,提升装置深度

内第二抗扭台肩深度=3.175mm。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采用直连形式避免了现有油套管的接箍连接,简化了结构,减低了成本;同时螺纹加工处采用内加厚形式,既能保证外部平直,确保环空间隙最大化,又能确保接头连接强度;
[0024]2、内外螺纹采用倒钩形式,连接效率大大提高;
[0025]3、双层密封锥面和弹性密封的组合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螺纹接头的密封性能,确保深井、超深井、高气压井等复杂井况下的气密封效果;
[0026]4、双层扭矩台肩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螺纹接头的抗扭强度,确保深井、超深井、高气压井等复杂井况下的抗过扭能力;
[0027]5、专用提升装置的设计,结构简易,便于加工制作;同时重量轻便于现场操作,实用性强,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8]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装配截面示意图;
[0030]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内螺纹端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内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内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外螺纹端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外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示意图;
[0035]图8所示为本技术的外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示意图;
[0036]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内螺纹齿形示意图;
[0037]图10所示为本技术的外螺纹齿形示意图;
[0038]图11所示为本技术的提升装置示意图;
[0039]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现场提升状态示意图;
[0040]图中:1

内螺纹端,2

管体,3

外螺纹端,4

密封圈,5

内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6

内螺纹,7

内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8

内加厚内孔,9

内第一密封锥面,10

内圆弧,11

内第一抗扭台肩,12

端部镗孔,13

内第二密封锥面,14

密封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2),其一端墩粗加厚后设置内螺纹端(1)、另一端墩粗加厚后设置外螺纹端(3);所述内螺纹端(1),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内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5)、内螺纹(6)、内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7)和内加厚内孔(8),其中,所述内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5)包括内第一密封锥面(9),内第一抗扭台肩(11)和端部镗孔(12),所述内第一密封锥面(9)与内第一抗扭台肩(11)之间用内圆弧(10)过渡连接;所述内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7)包括内第二密封锥面(13)和内第二抗扭台肩(15),其中内第二抗扭台肩(15)上设置密封槽(14),所述密封槽(14)内设置密封圈(4);所述外螺纹端(3)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外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16)、外螺纹(17)和外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18),其中,所述外第一层密封抗扭结构(16)包括外第一密封锥面(19)、外第一抗扭台肩(21)和外圆柱面(22),所述外第一密封锥面(19)与外第一抗扭台肩(21)之间用外圆弧(20)过渡连接,所述外第二层密封抗扭结构(18)包括退刀槽(23)、外第二层密封锥面(24)和外第二层扭矩台肩(25);装配机紧状态时,所述内第一密封锥面(9)和内第一抗扭台肩(11)分别与外第一密封锥面(19)、外第一抗扭台肩(21)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其特征在于,内第二抗扭台肩深度(L)≥外第一抗扭台肩深度(L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箍直连型特殊扣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6)、外螺纹(17)结构相同,均为倒钩型,其中,内螺纹齿高(H)=0.90mm,外螺纹齿高(h)=0.80mm,内螺纹螺距(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振王有军张厚磊袁俪华袁盛望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隆凯来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