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高传感器,测高传感器包括液管、具有弹性的护套管、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线芯,液管置于护套管内并在护套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壳体和护套管的第一端密封相连,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液管的第一端密封相连,第二壳体和护套管的第二端密封相连,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液管的第二端密封相连,线芯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内的电子器件相连,线芯的第二端穿过护套管并与第二壳体内的电子器件相连,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容置腔室,线芯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测高传感器具有在拉伸状态下故障率低的优点。伸状态下故障率低的优点。伸状态下故障率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高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测高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测高传感器具有可拉伸的护套管,在拉伸该护套管时,其内的线芯由于抗拉强度较低,易被拉断,由此,相关的测高传感器存在拉伸时易产生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测高传感器,该测高传感器具有在拉伸状态下故障率低的优点。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高传感器包括液管、具有弹性的护套管、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线芯,所述液管置于所述护套管内并在所述护套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护套管的第一端密封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液管的第一端密封相连,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护套管的第二端密封相连,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液管的第二端密封相连;所述线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电子器件相连,所述线芯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护套管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电子器件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容置腔室,所述线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室内。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高传感器,通过增设容置腔室,当线芯上作用拉力时,该容置腔室内的部分线芯可顺延至护套管内并为线芯的拉长给予长度补偿,由此,线芯上所作用的拉力将变得很小,有效避免了线芯的断裂,保障了测高传感器的可靠运行,减少了测高传感器在拉伸状态下的故障率。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芯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的部分对折多段并沿所述容置腔室的径向依次层叠。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管和所述护套管之间形成环形腔,部分所述线芯置于所述环形腔内。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芯至少有两组并在所述液管的周向分布,每组所述线芯有多个并在所述液管的周向紧邻分布。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线芯包括四个所述线芯。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套管由钢丝编织而成。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腔内设有抗拉丝,所述抗拉丝在所述护套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抗拉丝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抗拉丝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壳体
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拉丝和至少两组所述线芯在所述液管的周向间隔排列。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拉丝包括钢丝和尼龙绳的至少一者。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高传感器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高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高传感器的护套管横截面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00、测高传感器;1、液管;2、护套管;3、第一壳体;31、容置腔室;4、第二壳体;5、线芯;51、余量线芯段;6、环形腔;7、抗拉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相关技术中,在安装使用测高传感器的过程中,常将护套管两端的两个壳体均设于液压支架上,通过液压支架上的机构运动,可以使两个壳体之间形成高度差,在液压支架的升柱、降柱、推溜、拉架以及人为拉拽测高传感器等动作中,护套管亦随之拉伸或收缩,相关技术中的测高传感器内,由于线芯抗拉强度较低以及无法进行长度补偿,从而易被拉断,造成测高传感器故障。
[0021]下面结合附图1
‑
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高传感器100。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高传感器100包括液管1、具有弹性的护套管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以及线芯5,液管1置于护套管2内并在护套管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壳体3和护套管2的第一端密封相连,第一壳体3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液管1的第一端密封相连,第二壳体4和护套管2的第二端密封相连,第二壳体4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液管1的第二端密封相连。线芯5的第一端与第一壳体3内的电子器件相连,线芯5的第二端穿过护套管2并与第二壳体4内的电子器件相连,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容置腔室31,线芯5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室31内。
[002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高传感器100,测高时,首先,将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上下排布并形成高度差,之后,第一压力传感器测量液管1的第一端处液体的压力值,第二压力传感器测量液管1的第二端处液体的压力值,两个压力值之间形成压力差,通过该压力差计算出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相对高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压力差和高度差之间的换算过程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24]通过增设容置腔室31,当线芯5上作用拉力时,该容置腔室31内的部分线芯5可顺延至护套管2内并为线芯5的拉长给予长度补偿,由此,线芯5上所作用的拉力将变得很小,有效避免了线芯5的断裂,保障了测高传感器100的可靠运行,减少了测高传感器100在拉伸状态下的故障率。
[0025]具体地,第一壳体3内设有容置腔室31。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线芯5置于容置腔室31内的部分对折多段并沿容置腔室31的径向依次层叠,以形成余量线芯段51。
[0027]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相背运动时,护套管2产生形变并被拉长,为适应护套管2长度的增加,线芯5的长度也要增加,与相关技术中线芯5受力形变而被迫拉长的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余量线芯段51由容置腔室31内顺延至护套管2内,由此形成对线芯5所增加长度的补偿,避免了线芯5上的受力及其变形,从而避免了线芯5的断裂,由此减少了故障的发生。
[0028]需要说明地,第一壳体3大体呈圆柱状并与护套管2同轴。
[0029]可以理解地,容置腔室31的径向即第一壳体3的径向,也即护套管2的径向。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液管1和护套管2之间形成环形腔6,部分线芯5置于环形腔6内。
[0031]由此,提高了线芯5对于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了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之间线缆的整体直径;另外,部分线芯5置于环形腔6内,起到了撑起护套管2的作用,避免了护套管2在其径向的凹陷。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线芯5至少有两组并在液管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管(1)和具有弹性的护套管(2),所述液管(1)置于所述护套管(2)内并在所述护套管(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3)和所述护套管(2)的第一端密封相连,所述第一壳体(3)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液管(1)的第一端密封相连,所述第二壳体(4)和所述护套管(2)的第二端密封相连,所述第二壳体(4)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液管(1)的第二端密封相连;以及线芯(5),所述线芯(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3)内的电子器件相连,所述线芯(5)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护套管(2)并与所述第二壳体(4)内的电子器件相连,所述第一壳体(3)和所述第二壳体(4)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容置腔室(31),所述线芯(5)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室(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5)置于所述容置腔室(31)内的部分对折多段并沿所述容置腔室(31)的径向依次层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管(1)和所述护套管(2)之间形成环形腔(6),部分所述线芯(5)置于所述环形腔(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敏永,高思伟,周帅杰,李再峰,李言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