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44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幕机,包括:机壳,其包括下框体、上盖板与端盖,下框体弯折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板、连接于底板前侧并向上延伸的前侧板,上盖板连接于前侧板的顶侧,上盖板的中部向上拱起并形成进风面,进风面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进风孔,上盖板的后侧与底板的后侧之间形成出风间隙,上盖板、底板与前侧板之间围成收容腔体,两个端盖连接于下框体与上盖板之间并封闭收容腔体的左右两侧;风机,其位于收容腔体内;加热器,其位于出风间隙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组装方便,还方便了后续使用的拆装维护,并且增大了进风面积,从而提高了进风量,还可对出风进行加热,使用功能更加多样化。使用功能更加多样化。使用功能更加多样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幕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幕机。

技术介绍

[0002]风幕机在机壳内装有贯流风机或离心风机,在高速转动下向外出风形成风墙,而现有的风幕机的进风口设计较小,导致整体出风量较少,并且工作噪音较大,另外,现有的风幕机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幕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风幕机,包括:机壳,其包括下框体、上盖板与端盖,所述下框体弯折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板、连接于所述底板前侧并向上延伸的前侧板,所述上盖板连接于所述前侧板的顶侧,所述上盖板的中部向上拱起并形成进风面,所述进风面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所述上盖板的后侧与所述底板的后侧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所述上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围成收容腔体,两个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下框体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并封闭所述收容腔体的左右两侧;风机,其位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加热器,其位于所述出风间隙内。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组装机壳时,将上盖板装至下框体上,并利用端盖将两端封闭即可,上盖板的中部向上拱起,既增大了收容腔体的体积,并使得从进风面的面积,提高进风量,气流从进风孔进入收容腔体后,经过风机吹送至出风间隙处向外排出,从出风间隙处排出时,可启动加热器,从而排出热风,另外,进风孔位于上盖板上,拆出上盖板时,既可对上盖板进行清洗,又可从正面暴露出收容腔体,方便对内部电器元件进行维护,因此,本技术不仅组装方便,还方便了后续使用的拆装维护,并且增大了进风面积,从而提高了进风量,还可对出风进行加热,使用功能更加多样化。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面包括弧形进风段与平直进风段,所述弧形进风段的形状为开口向下的弧形,所述平直进风段连接于所述弧形进风段的前侧,所述平直进风段向下前方倾斜延伸,所述弧形进风段与所述平直进风段上均设置有所述进风孔。弧形进风段向上拱起,起到主要的增大进风面积与扩展内部空间的作用,而平直进风段则可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并增强对弧形进风段的支撑,提高整个进风面的抗折弯能力。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板还包括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于所述平直进风段的前侧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前侧板的前侧面相抵,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于所述弧形进风段的后侧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端盖的后侧壁相抵,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底侧与所述底板的后侧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间隙。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起到对整个上盖板前后两侧的定位连接作用,第一连接面与前侧板的前侧面相抵,通过打入外设的连接件,可将第一连接面、前侧板与端板相互压
紧,同样的,第二连接面与端盖相抵,通过打入外设的连接件可将第二连接件与端盖相互压紧。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顶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固定侧板,两个所述固定侧板的顶侧之间连接有导风平板,所述导风平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之间围成导风通道,所述收容腔体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连通于所述出风间隙,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导风通道内。导风平板可对收容腔体内上下分隔,对出风间隙进行遮挡,使得从进风面的进风可更好地进入至风机中,经过风机向外吹送,并且导风通道可对向外吹送的风进行整流、方向调整。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加热器的后方。通过转动导风板,可对从导风通道向外吹送的气流方向进行调整。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支架、叶轮与固定支架,所述电机支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侧,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支架内,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叶轮,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端盖上,所述叶轮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叶轮的一端由驱动电机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叶轮转动,而另一端则转动连接在端盖上,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叶轮对气流整流,再吹送至出风间隙出风。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腔体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形状为开口向上的弧形,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叶轮的下方,所述导流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前侧板上,所述导流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导流板可对前侧板与底板起到进一步的加固连接作用,并且导流板本身可使气流转向,使得气流从出风间隙处向外送出。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底侧设置有安装支架。通过安装支架可方便地将整体固定至外设的结构件上,提高安装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除去端盖后立体图。
[0017]附图中:100

上盖板、110

端盖、121

底板、122

前侧板、131

进风孔、132

弧形进风段、133

平直进风段、134

第一连接面、135

第二连接面、140

出风间隙、200

加热器、310

固定侧板、320

导风平板、330

导风板、400

风机、500

导流板、600

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9]参照图1与图2,一种风幕机,包括:机壳,其包括下框体、上盖板100与端盖110,所述下框体弯折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板121、连接于所述底板121前侧并向上延伸的前侧板122,所述上盖板100连接于所述前侧板122的顶侧,所述上盖板100的中部向上拱起并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其包括下框体、上盖板(100)与端盖(110),所述下框体弯折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板(121)、连接于所述底板(121)前侧并向上延伸的前侧板(122),所述上盖板(100)连接于所述前侧板(122)的顶侧,所述上盖板(100)的中部向上拱起并形成进风面,所述进风面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进风孔(131),所述上盖板(100)的后侧与所述底板(121)的后侧之间形成出风间隙(140),所述上盖板(100)、所述底板(121)与所述前侧板(122)之间围成收容腔体,两个所述端盖(110)连接于所述下框体与所述上盖板(100)之间并封闭所述收容腔体的左右两侧;风机(400),其位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加热器(200),其位于所述出风间隙(14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包括弧形进风段(132)与平直进风段(133),所述弧形进风段(132)的形状为开口向下的弧形,所述平直进风段(133)连接于所述弧形进风段(132)的前侧,所述平直进风段(133)向下前方倾斜延伸,所述弧形进风段(132)与所述平直进风段(133)上均设置有所述进风孔(1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00)还包括第一连接面(134)与第二连接面(135),所述第一连接面(134)连接于所述平直进风段(133)的前侧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面(134)与所述前侧板(122)的前侧面相抵,所述第二连接面(135)连接于所述弧形进风段(132)的后侧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面(135)与所述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根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皇禧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