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42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5
一种电磁阀,其使阀芯稳定地滑动,且即使流路为打开状态也能提高密封性。电磁阀(1)具备:螺线管(2),其具有被支撑为能沿着轴(O1)方向移动的柱塞(22);流路部件(4),其具有流体通过流路(46)和阀芯收纳部(49);以及柱状的阀芯(5),其配置于阀芯收纳部(49),与柱塞(22)一起沿着轴(O1)方向移动,能够切换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流路部件(4)具备在阀芯收纳部(49)内与阀芯(5)抵接的抵接部和对阀芯(5)施力的施力部件(31),阀芯(5)在径向外侧具有扩径部(51),扩径部(51)具有与抵接部至少在轴(O1)方向上对置的对置面部(511),对置面部(511)在打开状态下与抵接部接触。开状态下与抵接部接触。开状态下与抵接部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切换气体或水、油等流体的流动、即切换流体的通过和切断的电磁阀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阀例如装设在具有发动机等内燃机的车辆上,能够切换窜漏气体的通过和切断。
[0003]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阀具备:喷嘴部,其具有对流体通过的流路进行开闭的阀芯:以及螺线管部,其具有通过励磁使阀芯移动的柱塞。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56419号公报
[0007]但是,在以往的电磁阀中,在流路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流体从阀芯与使阀芯滑动的引导件之间的间隙泄漏,螺线管部有可能因流体的影响而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阀,即使在流路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提高密封性来防止螺线管部的损伤。
[0009]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具备:螺线管,其具有筒状的绕线管、柱塞和线圈,所述绕线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穿孔,所述柱塞插入所述贯穿孔,且被支撑为能够沿轴向移动,所述线圈卷绕在所述绕线管的外周部,且伴随通电而产生磁力,从而使所述柱塞沿轴向移动;流路部件,其具备流体通过流路和阀芯收纳部,且与所述螺线管连接,所述流体通过流路具有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中继流路,所述中继流路配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所述阀芯收纳部具有与所述中继流路连接的筒状空间;以及柱状的阀芯,其配置于所述阀芯收纳部,与所述柱塞一起沿轴向移动,并能够将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之间切换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流路部件具备:抵接部,其在所述阀芯收纳部内与阀芯抵接;以及施力部件,其朝轴向另一侧对所述阀芯施力,所述阀芯在轴向一侧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扩径部,所述扩径部具有与所述抵接部至少在轴向上对置的对置面部,所述对置面部在所述打开状态下与所述抵接部接触。
[0010](技术效果)
[0011]根据本技术的电磁阀的一个方式,即使在流路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密封性。由此,能够防止螺线管部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电磁阀(打开状态)的使用状态的一例的图。
[0013]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电磁阀(关闭状态)的使用状态的一例的图。
[0014]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电磁阀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5]图4是由图3中的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的放大图。
[0016]图5是示出本技术的电磁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图4对本技术的电磁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定为X轴、Y轴及Z轴。作为一例,包含X轴和Y轴的XY平面为水平,Z轴为铅垂。有时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轴O1方向)”,将以该轴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所述轴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另外,有时将X轴方向正侧称为“轴向一侧”或简称为“一侧”,将X轴方向负侧称为“轴向另一侧”或简称为“另一侧”。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水平方向、上侧及下侧是仅用于说明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由这些名称示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0018]如图1、图2所示,电磁阀1例如装设在具有发动机等内燃机10的车辆100上使用。内燃机10具备:外壳11,其具有燃烧室111、曲柄室112及缓冲室113:活塞12,其可移动地设置在燃烧室111内:以及曲柄13,其设置在曲柄室112内,将活塞12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0019]另外,在外壳11内,曲柄室112和缓冲室113经由内部流路114连接。
[0020]外部流路14从外壳11的外侧与燃烧室111连接。在外部流路14的中途设置有作为节流阀的电磁阀15。
[0021]外部流路14的电磁阀15的下游侧与曲柄室112经由第一辅助流路16连接。在第一辅助流路16的中途设置有作为PCV阀的电磁阀17。
[0022]外部流路14的电磁阀15的上游侧和缓冲室113经由第二辅助流路18连接。并且,在第二辅助流路18中,在与外部流路14的边界部设置本技术的电磁阀1。电磁阀1是切换外部流路14的开闭的阀。电磁阀1在车辆100的通常行驶时,使外部流路14成为打开状态(参照图1),在检测出混合气体AR等的泄漏(以下简称为"泄漏")的泄漏检测时,使外部流路14成为关闭状态(参照图2)。
[0023]如图1所示,在打开状态下,混合气体AR通过外部流路14流入燃烧室111,供燃烧使用。由此,活塞12能够移动。另外,通过外部流路14的混合气体AR的一部分从外部流路14的中途流入第二辅助流路18,依次经过缓冲室113、内部流路114而到达曲柄室112。流入曲柄室112的混合气体AR能够经由第一辅助流路16返回外部流路14。
[0024]如图2所示,在关闭状态下,停止向内燃机10提供混合气体AR。并且,在燃烧室111因燃烧而成为高压时,燃烧室111内的窜漏气体Q的一部分越过活塞12而流入曲柄室112。之后,曲柄室112内的窜漏气体Q经由第一辅助流路16流入外部流路14。此时,如果没有发生泄漏,则曲柄室112内的压力会随着时间而减少。并且,在曲柄室112内的压力低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发生泄漏。另一方面,如果发生泄漏,则曲柄室112内的压力不会减少而不会低于所述阈值,或者压力的减少倾向变缓,直到低于所述阈值为止花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判断为发生了泄漏。
[0025]如图3所示,电磁阀1具有:配置在X轴方向负侧的螺线管2;以及配置在X轴方向正侧的阀机构3。以下,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0026]螺线管2具有绕线管21、柱塞22、线圈23、壳体24、铁芯25和磁轭26。
[0027]绕线管21是具有贯穿孔211的筒状部件。贯穿孔211沿着与X轴方向平行的轴O1方向贯通。另外,贯穿孔211的内径沿着轴O1方向恒定。绕线管21在一侧具有沿径向突出的凸缘212,在另一侧具有沿径向突出的凸缘213。绕线管21例如由聚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等各种树脂材料构成。
[0028]在绕线管21的外周部214卷绕有具有导电性的线圈23。并且,通过使线圈23处于通电状态,即随着线圈23的通电,由绕线管21、铁芯25和磁轭26构成磁路,产生磁力。由此,能够使柱塞22沿着轴O1方向移动。
[0029]在绕线管21的贯穿孔211中插入铁芯25和磁轭26,进而在内侧插入柱塞22。
[0030]铁芯25配置在轴O1方向一侧,磁轭26配置在轴O1方向另一侧。
[0031]铁芯25整体为圆筒状,与X轴方向平行地配置。另外,磁轭26也整体为圆筒状,与X轴方向平行地配置。铁芯25和磁轭26由铁那样的软磁性材料构成,即由软磁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具备:螺线管,该螺线管具有筒状的绕线管、柱塞和线圈,所述绕线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穿孔,所述柱塞插入所述贯穿孔,且被支撑为能够沿轴向移动,所述线圈卷绕在所述绕线管的外周部,且随着通电而产生磁力,从而使所述柱塞沿轴向移动;流路部件,该流路部件具备流体通过流路和阀芯收纳部,且与所述螺线管连接,所述流体通过流路具有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中继流路,该中继流路配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所述阀芯收纳部具有与所述中继流路连接的筒状空间;以及柱状的阀芯,该阀芯配置于所述阀芯收纳部,与所述柱塞一起沿轴向移动,且能够将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之间切换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流路部件具备:抵接部,该抵接部在所述阀芯收纳部内与阀芯抵接;以及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阀芯向轴向另一侧施力,所述阀芯在轴向一侧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扩径部,所述扩径部具有至少在轴向上与所述抵接部对置的对置面部,所述对置面部在所述打开状态下与所述抵接部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是在所述阀芯收纳部的内侧面将所述阀芯支撑为能滑动的筒状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面部具有随着从轴向一侧朝向轴向另一侧而向外径变小的方向倾斜的锥面部,所述锥面部在所述打开状态下与所述筒状部件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接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面部在所述打开状态下与所述筒状部件以线接触方式接触。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持健太薮下聪中西智彦清水洸希C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