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32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包括夹持件与检测机构。其中多个夹持件分设在待测试电池的除设有极柱外的剩余表面的外部,夹持件具有与待测试电池相应的表面和边角适配的导电槽体,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朝向待测试电池运动,对其施加夹紧力;检测机构与极柱对应设置,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与极柱电连接。通过将多个具有与待测试电池相应的表面和边角适配的导电槽体的夹持件设置在待测试电池处除设有极柱的剩余表面的外部,并使多个夹持件同时夹紧待测试电池,再通过驱动检测机构与电池极柱电连接,以此对电池的所述表面和尖角,有效防止漏测试导致的电池组成模组后漏电短路。短路。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方壳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方壳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重要构成之一,而电池的安全性对新能源汽车来说非常重要;由于电池的安装板和正极或负极极柱导通,如果电池包膜后电池绝缘膜划伤或者破损,电池在组合成模组后会直接导致电池短路起火,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因此电池在包膜后和组合安装前必须进行绝缘耐压测试。
[0003]现有的绝缘耐压测试设备仅能测试电池5个平面,而电池相邻两个面之间的边角和底部3个面的尖角部分都无法进行测试,有漏测试风险,容易导致电池组成模组后漏电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全包覆绝缘耐压测试设备无法检测到电池的所有表面和尖角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1.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多个夹持件,分设在待测试电池的除设有极柱外的剩余表面的外部,所述夹持件具有与所述待测试电池的所述表面和边角相适配的导电槽体,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待测试电池运动,对其施加夹紧力;
[0008]检测机构,与所述极柱对应设置,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与所述极柱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运动方向与所述极柱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夹持件、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垂直的第二夹持件、第三夹持件,以及第五夹持件、第四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共面,所述第五夹持件、第四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且分设在所述待测试电池的相对的两侧。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五夹持件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于安装板上。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靠近所述第五夹持件设置的压力传感器。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多个光电传感器,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器沿第五夹持件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测试仪,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测试仪的输出端和所述待测试电池连接,测试仪接收端和所述检测机构连接。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靠近所述极柱朝向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设置的定位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通过滑动板固定有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第五夹持件固定在所述下压板靠近所述电池的一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固定有弹簧。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设多个光电传感器,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沿所述第五夹持件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多个夹持件分设在待测试电池的除设有极柱外的剩余表面的外部,夹持件具有与待测试电池相应的表面和边角适配的导电槽体,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朝向待测试电池运动,对其施加夹紧力;检测机构与极柱对应设置,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与极柱电连接。通过将多个具有与待测试电池相应的表面和边角适配的导电槽体的夹持件设置在待测试电池处除设有极柱的剩余表面的外部,并使多个夹持件同时夹紧待测试电池,再通过驱动检测机构与电池极柱电连接,以此对电池的所有表面和尖角同时进行耐压绝缘测试,有效防止漏测试导致的电池组成模组后漏电短路。
[0020]2.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夹持件上的导电槽体采用导电硅胶材质,保证夹持件良好的导电性的同时,能够在夹持件对待测试电池施加夹紧力使形成弹性防护,避免夹持件压坏待测试电池。
[0021]3.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在安装板上沿第五夹持件的运动方向的间隔设置多个光电传感器,在光电传感器感应第五夹持件往待测试电池的方向运动时,能够控制并降低第五夹持件的运动速度,避免夹持件运动速度过快,对待测试电池产生撞击并造成电池的损坏。
[0022]4.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通过设置靠近极柱的定位结构,能够对待测试电池形成限位作用,保证夹持电池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绝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的爆炸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中安装板和上压板、下压板的示意图;
[0028]图5本技术中电池的立体结构图;
[0029]图6本技术中电池极柱的立体结构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01、定位块;2、电池;201、极柱;21、第一侧面;22、第二侧面;221、第二侧面R角;23、第三侧面;231、第三侧面尖角;232、第三侧面R角;24、第四侧面;25、顶面;301、第二夹持件;302、第三夹持件;303、第一夹持件;304、第五夹持件;305、第四夹持件;306、第一驱动机构;307、第二驱动机构;308、第四驱动机构;4、绝缘检测装置;5、安装板;501、固定条;502、滑动板;6、测试仪;7、第三驱动机构;8、压力传感器;801、上压板;802、下压板;803、弹簧;9、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夹持件,分设在待测试电池(2)的除设有极柱(201)外的剩余表面的外部,所述夹持件具有与所述待测试电池(2)的所述表面和边角相适配的导电槽体,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待测试电池(2)运动,对其施加夹紧力;检测机构,与所述极柱(201)对应设置,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与所述极柱(20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运动方向与所述极柱(201)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夹持件(303)、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持件(303)垂直的第二夹持件(301)、第三夹持件(302),以及第五夹持件(304)、第四夹持件(305),所述第二夹持件(301)与所述第一夹持件(303)共面,所述第五夹持件(304)、第四夹持件(305)与所述第一夹持件(303)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且分设在所述待测试电池(2)的相对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绝缘耐压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件(303)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306)、与所述第二夹持件(301)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307)、与所述第五夹持件(304)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7),以及与所述检测机构连接的第四驱动机构(308),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设于安装板(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绝缘耐压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刘新刘家奎何侦元
申请(专利权)人: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