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氮杂吲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631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氮杂吲哚类化合物中C

C键的构建都是在保护五元环N之后进行的,例如下述文献:Spevak,Wayne;Cho,Hanna;Ibrahim,Prabha N;Shi,Shenghua;Mamo,Shumeye;Gillette,Sam;Zhu,Hongyao;Preparation of[(pyrrolopyridinecarbonyl)phenyl]sulfonamide derivatives for use as kinase modulators.WO2008079903,2008

07

03。Zhang,Jiazhong;Ibrahim,Prabha N;Spevak,Wayne;Tsai,James;Ewing,Todd;Zhang,Ying;Zhang,Chao;Pyrrolopyrimidines and pyrrolopyridines as protein kinase modulator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protein kinase

mediated diseases.WO2011133637,2011

10

27。上述方法均需对五元环N进行保护,而这些保护和去保护的繁琐步骤则会导致原子经济性差,合成效率低,进而促使反应产物转化率低、目标产物收率低、成本较高。故而,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在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中构建C

C键的方法,使其可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中构建C

C键时存在的效率低、目标产物收率低等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方法包括:在式Ⅰ所示结构的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中通过Kumada偶联反应构建C

C键,得到式Ⅱ所示结构的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
[0005][0006]其中,R1为溴基、碘基或三氟甲磺酰基;R2为氢、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6的环烷基、C6~C30的芳基,且上述基团可选地携带有至少一个取代基,各取代基相互独立地选自C1~C5的直链烷基、C3~C6的环烷基,且上述基团中的碳原子可任选地被

O



S

所取代;R3为C1~C30的直链烷基、C6~C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芳基中的取代基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6的环烷。
[0007]进一步地,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中,R2为氢或C1~C4的直链烷基;优选地,7

氮杂
吲哚类化合物A为
[0008]进一步地,Kumada偶联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将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格氏试剂及催化剂混合,以进行Kumada偶联反应,得到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
[0009]进一步地,格氏试剂为烷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芳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烷基氯化镁的乙醚溶液、芳基氯化镁的乙醚溶液、烷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芳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烷基溴化镁的乙醚溶液或芳基溴化镁的乙醚溶液,其中烷基和芳基即为R3;优选地,格氏试剂为C1~C4直链烷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或苯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
[0010]进一步地,Kumada偶联反应包括以下步骤:惰性气体气氛下,使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在溶剂中溶解后,先在70~90℃温度条件下,向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和格氏试剂,再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90~110℃以进行Kumada偶联反应;优选地,Kumada偶联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10h;优选地,采用滴加的方式向体系中加入格氏试剂;优选滴加的速度为5~15mL/min。
[0011]进一步地,催化剂选自Pd(dppf)Cl2、Pd(PPh3)4或Pd(PPh3)2Cl2中的一种,优选为Pd(dppf)Cl2;优选地,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或正庚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甲苯。
[0012]进一步地,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和格氏试剂的摩尔比为1.0:(2.0~3.0);优选地,催化剂的用量为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摩尔量的0.5~2.0%。
[0013]进一步地,在Kumada偶联反应之后,合成方法还包括对Kumada偶联反应后的物料进行纯化处理的步骤;优选地,纯化处理包括:在0~10℃温度条件下,将Kumada偶联反应后料和冰水混合后,依次对其进行过滤、萃取、干燥及柱析处理,以得到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前述的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制备得到的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具有式Ⅱ所示结构,
[0015][0016]R2为氢、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6的环烷基、C6~C30的芳基,且上述基团可选地携带有至少一个取代基,各取代基相互独立地选自C1~C5的直链烷基、C3~C6的环烷基,且上述基团中的碳原子可任选地被

O



S

所取代;R3为C1~C30的直链烷基、C6~C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芳基中的取代基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6的环烷基。
[0017]进一步地,R2为氢或C1~C4的直链烷基,R3为C1~C4的直链烷基、苯基;优选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为下列化合物:
[0018][0019]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首次创造性地采用了Kumada偶联反应,在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氨基没有被保护的情况下,即快速、高效地实现了C

C键的构建,得到了一类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这样,本专利技术省去了对氨基进行保护及去保护的繁琐步骤,利用Kumada偶联反应一步实现了C

C键的构建,进而提高了原子经济性、减少了能耗、大幅度提升了反应合成效率及目标产物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在式Ⅰ所示结构的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中通过Kumada偶联反应构建C

C键,得到式Ⅱ所示结构的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其中,R1为溴基、碘基或三氟甲磺酰基;R2为氢、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6的环烷基、C6~C30的芳基,且上述基团可选地携带有至少一个取代基,各所述取代基相互独立地选自C1~C5的直链烷基、C3~C6的环烷基,且上述基团中的碳原子可任选地被

O



S

所取代;R3为C1~C30的直链烷基、C6~C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所述芳基中的取代基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6的环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中,所述R2为氢或C1~C4的直链烷基;优选地,所述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umada偶联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格氏试剂及催化剂混合,以进行所述Kumada偶联反应,得到所述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氏试剂为烷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芳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烷基氯化镁的乙醚溶液、芳基氯化镁的乙醚溶液、烷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芳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烷基溴化镁的乙醚溶液或芳基溴化镁的乙醚溶液,其中烷基和芳基即为所述R3;优选地,所述格氏试剂为C1~C4直链烷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或苯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7

氮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umada偶联反应包括以下步骤:惰性气体气氛下,使所述7

氮杂吲哚类化合物A在溶剂中溶解后,先在70~90℃温度条件下,向体系中加入所述催化剂和所述格氏试剂,再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90~110℃以进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乐威医药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