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12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包括负压设备和设置在负压设备上的痰液杯和吸痰碗,所述负压设备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吸痰辅助机构,所述吸痰辅助机构用于放置盛放生理盐水的吸痰碗,此一体化便携吸痰器,以区别于现有技术,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有肺部感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症状的患者进行吸痰工作时,通过设置的吸痰辅助机构,能够将吸痰碗安装在负压设备顶部,并在安装座一侧设置能够转动的密封盖,既能够将对吸痰碗进行密封,保证吸痰碗的无菌效果,又能够便于移动吸痰碗,提高了吸痰器的通用效果,而且负压设备、痰液杯和吸痰碗等结构设计合理,位置紧凑,也可外出急救时携带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吸痰器的便携性。痰器的便携性。痰器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吸痰器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常用吸痰术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吸痰术的主要适应于:由于各种原因进行气管内插管的患者;无力咳嗽、排痰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如昏迷、新生儿、危重、麻醉术后患者;窒息时的急救,如溺水、吸入羊水等患者的急救,其中,尤其是肺部感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三类患者吸痰频繁。
[0003]然而,我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现有的吸痰器常需要使用到两个盛放无菌和污染生理盐水的吸痰碗,进而实现对吸痰管进行湿润和清洗,但是现有的吸痰碗大多单独设置,不具备密封效果,进而使得无菌的生理盐水无法达到无菌效果,为了保证无菌效果,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大多将两个吸痰碗相对放置,使用胶带缠绕以形成一个相扣合的吸痰碗,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吸痰碗的无菌,但是想要移动吸痰碗时较为困难,而且还可能将吸痰碗打翻,另外,还不便于外出急救时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包括负压设备和设置在负压设备上的痰液杯和吸痰碗,所述负压设备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吸痰辅助机构,所述吸痰辅助机构用于放置盛放生理盐水的吸痰碗,以区别于现有技术,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有肺部感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症状的患者进行吸痰工作时,通过设置的吸痰辅助机构,能够将吸痰碗安装在负压设备顶部,并在安装座一侧设置能够转动的密封盖,既能够将对吸痰碗进行密封,保证吸痰碗的无菌效果,又能够便于移动吸痰碗,极大地提高了吸痰器的通用效果,而且负压设备、痰液杯和吸痰碗等结构设计合理,位置紧凑,也可外出急救时携带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吸痰器的便携性。
[0006]优选的,所述吸痰辅助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两侧呈内凹结构,进而能够放置吸痰碗;
[0007]所述安装座一侧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吸痰碗相接触,进而使得所述转动件用能够对吸痰碗进行密封。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把手,且所述转动板两侧中部分别开设有通孔;
[0009]每个所述通孔内均活动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均延伸至转动板外侧,且该端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远离旋钮一端均设置有与吸痰碗相配合使用的密封盖。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为空心结构,且所述安装座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便于取出吸痰碗的弧形槽。
[0011]优选的,所述吸痰碗内壁中部还设置有清洗导管,所述清洗导管端部设置有海绵层。
[0012]优选的,所述负压设备靠近痰液杯一侧设置有管道放置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使得医护人员在对患有肺部感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症状的患者进行吸痰工作时,通过设置的吸痰辅助机构,能够将吸痰碗安装在负压设备顶部,并在安装座一侧设置能够转动的密封盖,既能够将对吸痰碗进行密封,保证吸痰碗的无菌效果,又能够便于移动吸痰碗,极大地提高了吸痰器的通用效果。
[0015]2、本技术负压设备、痰液杯和吸痰碗等结构设计合理,位置紧凑,也可外出急救时携带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吸痰器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另一方位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转动件转动后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局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吸痰碗和密封盖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负压设备;2

痰液杯;3

底板;4

吸痰辅助机构;41

安装座;5

转动件;51

旋转轴;52

转动板;53

把手;54

通孔;55

螺杆;56

旋钮;57

密封盖;6

弧形槽;7

清洗导管;8

海绵层;9

管道放置夹;10

吸痰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包括负压设备1和设置在负压设备1上的痰液杯2和吸痰碗10,负压设备1和痰液杯2均为现有常见结构,在此不多做赘述;
[0025]负压设备1一侧设置有线夹,用于在负压设备1不使用时,能够将线束收起;
[0026]本方案中采用的吸痰碗10为圆形结构,但不局限,也可采用矩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吸痰碗10。
[0027]负压设备1顶部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上设置有吸痰辅助机构4,吸痰辅助机构4用于放置盛放生理盐水的吸痰碗10。
[0028]吸痰辅助机构4包括设置在底板3上的安装座41,安装座41顶部两侧呈内凹结构,进而能够放置吸痰碗10;
[0029]安装座41一侧设置有转动件5,转动件5与吸痰碗10相接触,进而使得转动件5用能够对吸痰碗10进行密封。
[0030]转动件5包括设置在安装座41上的旋转轴51,旋转轴51上设置有转动板52,转动板
52上设置有把手53,且转动板52两侧中部分别开设有通孔54;
[0031]每个通孔54内均活动贯穿设置有螺杆55,螺杆55均延伸至转动板52外侧,且该端螺纹连接有旋钮56,螺杆55远离旋钮56一端均设置有与吸痰碗10相配合使用的密封盖57,其中,吸痰碗10和密封盖57均为一次性用品,单次使用四个小时后应进行更换。
[0032]安装座41为空心结构,且安装座4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便于取出吸痰碗10的弧形槽6。
[0033]吸痰碗10内壁中部还设置有清洗导管7,清洗导管7端部设置有海绵层8。
[0034]负压设备1靠近痰液杯2一侧设置有管道放置夹9。
[0035]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取消转动板52与安装座41之间的锁止,将转动板52转动打开,并在转动板52上的通孔54处通过旋钮56对密封盖57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在安装座41内凹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包括负压设备(1)和设置在负压设备(1)上的痰液杯(2)和吸痰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设备(1)顶部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吸痰辅助机构(4),所述吸痰辅助机构(4)用于放置盛放生理盐水的吸痰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辅助机构(4)包括设置在底板(3)上的安装座(41),所述安装座(41)顶部两侧呈内凹结构,进而能够放置吸痰碗(10);所述安装座(41)一侧设置有转动件(5),所述转动件(5)与吸痰碗(10)相接触,进而使得所述转动件(5)用能够对吸痰碗(10)进行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便携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5)包括设置在安装座(41)上的旋转轴(51),所述旋转轴(51)上设置有转动板(52),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