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换结合剂、其制备方法、和各自使用该转换结合剂的药物组合物、测定试剂盒、以及抗原和抗体测定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免疫测定(immunoassay)技术,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转换结合剂、其制备方法和各自使用该转换结合剂的药物组合物、测定试剂盒以及抗原和抗体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免疫测定(或免疫学试验)已被用于生物测定,例如生物
中的各种免疫诊断试验或环境监测。免疫测定是利用抗原
‑
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来检测或定量抗原或抗体的方法。通过各种方法标记抗原和抗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然后将它们与样本反应。此后,如果样本中存在抗体或抗原,则产生抗原
‑
抗体反应,因此可以测量标记产物以定性或定量测量抗体或抗原。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
[0003]免疫测定可用于各种诊断,例如癌症标记、传染病、甲状腺功能、贫血、过敏、妊娠、药物滥用或痛风诊断。为了将免疫测定用于诊断或分析各种类型的抗原,有必要制备对每种抗原具有特异性反应性的抗体。然而,近年来,这种方法在检测快速多样化的现代疾病或具有多个突变物种的病毒方面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在病毒的情况下,存在许多不可能获得对病毒具有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的情况。
[0004]此外,当使用抗原
‑
抗体反应时,可能需要将抗体与标记材料结合的额外步骤。如果标记材料和抗体之间的结合特性低,免疫测定的准确性或可靠性可能会降低。如上所述,传统的免疫测定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需要开发能够与多种抗体结合的各种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换结合剂,其与抗体的框架区(FR)的至少一部分可逆地结合,并且在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的目标抗原与所述抗体结合时,其从框架区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通过抗体的三维结构与框架区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包含能够与至少一个框架区结合的部分和能够与至少一个互补决定区(CDR)结合的部分。4.一种转换结合剂,其包含选自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分的重链框架区的氨基酸序列,其中所述氨基酸序列含有与轻链框架区可逆结合的第一抗体结合部分,所述轻链框架区与重链一起构成抗原结合部分。5.一种转换结合剂,其包含选自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分的轻链框架区的氨基酸序列,其中所述氨基酸序列含有与重链框架区可逆结合的第二抗体结合部分,所述重链框架区与轻链一起构成抗原结合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氨基酸序列还与和所述重链或轻链的框架区相邻的互补性决定区可逆地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选自由肽、蛋白质、适体、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酵母展示和抗体组成的组。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的一部分氨基酸被无机材料取代。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第一抗体结合部分包含
‑
Y
‑
、
‑
I
‑
、
‑
W
‑
和
‑
Q
‑
的至少一个氨基酸残基。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第二抗体结合部分包含
‑
Y
‑
、
‑
Q
‑
、
‑
P
‑
、
‑
L
‑
和
‑
F
‑
的至少一个氨基酸残基。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包含以下氨基酸序列中的任一种:SEQ ID NO.1:S
‑
Y
‑
W
‑
I
‑
H
‑
W
‑
V
‑
K
‑
Q
‑
R
‑
P
‑
G
‑
Q
‑
G
‑
L
‑
E
‑
W
‑
I
‑
G
‑
E,SEQ ID NO.2:V
‑
Y
‑
Y
‑
C
‑
A
‑
R
‑
E
‑
P
‑
T
‑
G
‑
T
‑
G
‑
I
‑
Y
‑
F
‑
D
‑
V
‑
W
‑
G
‑
K,SEQ ID NO.3:T
‑
Y
‑
L
‑
E
‑
W
‑
Y
‑
P
‑
Q
‑
K
‑
P
‑
G
‑
Q
‑
S
‑
P
‑
K
‑
L
‑
L
‑
I
‑
Y
‑
K,和SEQ ID NO.4:V
‑
Y
‑
Y
‑
C
‑
F
‑
Q
‑
G
‑
S
‑
H
‑
V
‑
P
‑
F
‑
T
‑
K。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第一抗体结合部分包含通过选自静电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疏水相互作用及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轻链框架区结合的氨基酸残基。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第二抗体结合部分包含通过选自静电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疏水相互作用及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重链框架区结合的氨基酸残基。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抗体结合位点的结合强度通过所述第一抗体结合部分的氨基酸调控来调节。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抗体结合位点的结合强度通过所述第二抗体结合部分的氨基酸调控来调节。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与所述框架区之间
的侧链官能团的结合或肽键的极性位点是通过氢键实现的。1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当所述转换结合剂与所述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结合时,所述转换结合剂通过将与所述抗体特异性反应的目标抗原与所述抗体结合而与所述抗体分离。1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的抗体结合部分与至范围内的重链或轻链的抗原结合位点结合。1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用天然或人工标记材料标记。2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转换结合剂与人抗体、非人抗体、人源化非人抗体或其组合结合,并且所述抗体能够在所述转换结合剂与所述抗体结合的状态下与所述目标抗原结合。21.一种转换结合剂,其包含:与抗体的至少一些框架区(FR)可逆地且特异性地结合的第一抗体结合部分或第二抗体结合部分;和结合强度调节部分,用于调节第一抗体结合部分或第二抗体结合部分与构架区的结合强度,使得当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的目标抗原与抗体结合时,抗体结合部分与构架区分离。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结合强度调节部分调控所述第一抗体结合部分或所述第二抗体结合部分在所述转换结合剂中的位置,或者所述转换结合剂的三维形状,以调节所述抗体结合部分与所述抗体的结合强度。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换结合剂,其中所述结合强度调节部分包含选自以下项的至少一种氨基酸序列:
‑
S
‑
Y
‑
W
‑
I
‑
H
‑
W
‑
V
‑
K
‑
、
‑
R
‑
P
‑
G
‑
Q
‑
G
‑
L
‑
E
‑
、
‑
I
‑
G
‑
E
‑
、
‑
V
‑
Y
‑
、
‑
C
‑
A
‑
R
‑
E
‑
P
‑
T
‑
G
‑
T
‑
G
‑
、
‑
Y
‑
F
‑
D
‑
V
‑
、
‑
G
‑
K
‑
、
‑
T
‑
Y
‑
技术研发人员:辛承植,李道永,徐圣民,崔庚鹤,边在哲,
申请(专利权)人:光行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