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79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包括车身以及前架,所述车身由若干组三角形的框架组成,且车身侧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前架设于车身一端,且前架穿插于车身一端开设的通孔,前架与车身转动连接,通过车身以及前架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调节车把的高度时,其可通过转动轴杆,使限位块在限位槽中移动,并使限位块在轴管内的高度提升或下降,再将限位块转动回原来的角度,便可完成对车把高度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且操作过程无需使用工具,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
,具体是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动自行车车把高度调节时,需要停车后,用工具拧松车把中心的固定螺栓,调节好车把高度后,再拧紧螺栓,才可继续骑行,不能做到随时在骑行中任意调节车把高度。随着近年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和普及、电动自行车功能增多档次提高,人们对电动自行车各项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电动自行车车把结构、功能远不能满足骑行者的要求,人们希望有一种可以根据骑行者不同身高,且无需工具便可进行调整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包括车身以及前架,车身由若干组三角形的框架组成,且车身侧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前架设于车身一端,且前架穿插于车身一端开设的通孔,前架与车身转动连接,前架包括上端杆、轴杆、限位块、轴管、外固定管、前轮架以及限位槽,上端杆设于前轮转向套上方,且上端杆底部与轴杆相连接,轴杆穿插于轴管内部,且轴管侧表面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轴杆固定连接,轴杆侧表面分别设有两组限位块,轴管为管状结构,且轴管侧表面设有外固定管,外固定管与轴管固定连接,且外固定管设于前轮转向套内部,前轮架设于轴管底部,且前轮架与轴管固定连接,限位槽设于轴管内壁,且限位块设于限位槽内部,轴管内壁分别设有两组限位槽。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车身包括车座杆、踏板轴套、上后轮架、下后轮架、后轮卡环、横梁、前连接杆以及前轮转向套,车座杆为管状结构,且车座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轴套,踏板轴套为圆环结构,上后轮架一端设于车座杆侧表面,且上后轮架另一端与后轮卡环相连接,车座杆侧表面分别设有两组上后轮架,下后轮架一端设于踏板轴套侧表面,且下后轮架另一端与后轮卡环相连接,踏板轴套侧表面分别设有两组下后轮架,后轮卡环为C字型结构,且后轮卡环侧表面分别与上后轮架以及下后轮架相连接,横梁一端设于车座杆侧表面,横梁另一端与前轮转向套相连接,前连接杆一端设于踏板轴套侧表面,前连接杆另一端与前轮转向套相连接,前轮转向套为管状结构,且前轮转向套内部穿插有前架。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通过车身以及前架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调节车把的高度时,其可通过转动轴杆,使限位块在限位槽中移动,并使限位块在轴管内的高
度提升或下降,再将限位块转动回原来的角度,便可完成对车把高度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且操作过程无需使用工具,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中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中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中前轮转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车身;2、前架;3、车座杆;4、踏板轴套;5、上后轮架;6、下后轮架;7、后轮卡环;8、横梁;9、前连接杆;10、前轮转向套;11、上端杆;12、轴杆;13、限位块;14、轴管;15、外固定管;16、前轮架;1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包括车身1以及前架2,车身1由若干组三角形的框架组成,且车身1侧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前架2设于车身1一端,且前架2穿插于车身1一端开设的通孔,前架2与车身1转动连接。
[0018]车身1包括车座杆3、踏板轴套4、上后轮架5、下后轮架6、后轮卡环7、横梁8、前连接杆9以及前轮转向套10,车座杆3为管状结构,且车座杆3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轴套4,踏板轴套4为圆环结构,上后轮架5一端设于车座杆3侧表面,且上后轮架5另一端与后轮卡环7相连接,车座杆3侧表面分别设有两组上后轮架5,下后轮架6一端设于踏板轴套4侧表面,且下后轮架6另一端与后轮卡环7相连接,踏板轴套4侧表面分别设有两组下后轮架6,后轮卡环7为C字型结构,且后轮卡环7侧表面分别与上后轮架5以及下后轮架6相连接,横梁8一端设于车座杆3侧表面,横梁8另一端与前轮转向套10相连接,前连接杆9一端设于踏板轴套4侧表面,前连接杆9另一端与前轮转向套10相连接,前轮转向套10为管状结构,且前轮转向套10内部穿插有前架2。
[0019]前架2包括上端杆11、轴杆12、限位块13、轴管14、外固定管15、前轮架16以及限位槽17,上端杆11设于前轮转向套10上方,且上端杆11底部与轴杆12相连接,轴杆12穿插于轴管14内部,且轴管14侧表面设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与轴杆12固定连接,轴杆12侧表面分别设有两组限位块13,轴管14为管状结构,且轴管14侧表面设有外固定管15,外固定管15与轴管14固定连接,且外固定管15设于前轮转向套10内部,前轮架16设于轴管14底部,且前轮架16与轴管14固定连接,限位槽17设于轴管14内壁,且限位块13设于限位槽17内部,轴管14内壁分别设有两组限位槽17,限位块13在自行车正常使用时,其应处于限位槽17内,当使用者转向时,限位块13受到的力在水平方向上向轴管14传递,并带动轴管14与外固定管15转动,进而带动前轮架16转动,而在使用者需要调节车把的高度时,其需先将限位块13在限位槽17中升起,再通过转动轴杆12,使限位块13在限位槽17中移动,并使限位块13在轴管14内的高度提升或下降,最后将限位块13转动回原来的角度,以可完成对车把高度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且操作过程无需使用工具,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1)由若干组三角形的框架组成,且车身(1)侧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前架(2),所述前架(2)设于车身(1)一端,且前架(2)穿插于车身(1)一端开设的通孔,前架(2)与车身(1)转动连接,前架(2)包括上端杆(11)、轴杆(12)、限位块(13)、轴管(14)、外固定管(15)、前轮架(16)以及限位槽(17),上端杆(11)设于前轮转向套(10)上方,且上端杆(11)底部与轴杆(12)相连接,轴杆(12)穿插于轴管(14)内部,且轴管(14)侧表面设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与轴杆(12)固定连接,轴管(14)为管状结构,且轴管(14)侧表面设有外固定管(15),外固定管(15)与轴管(14)固定连接,且外固定管(15)设于前轮转向套(10)内部,前轮架(16)设于轴管(14)底部,且前轮架(16)与轴管(14)固定连接,限位槽(17)设于轴管(14)内壁,且限位块(13)设于限位槽(17)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高度方便调节的电动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包括车座杆(3)、踏板轴套(4)、上后轮架(5)、下后轮架(6)、后轮卡环(7)、横梁(8)、前连接杆(9)以及前轮转向套(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皓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