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77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撕膜装置,包括分离平台,所述分离平台上具有放置面;多个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放置面的两侧,用于压紧玻璃;所述底膜剥离组件设于所述分离平台的底部,用于将底膜与玻璃分离;所述抓料模组设于所述分离平台的上方,用于将带有底膜的底膜送至分离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撕膜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自动实现将带有底膜的玻璃与底膜分离,全程不需要人工接触,这样不但提升了撕膜效率,同时还能保证玻璃的清洁度,降低了人力需求,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撕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撕膜
,尤其涉及一种撕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 Na2SiO3、CaSiO3、SiO2或Na2O

CaO

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
[0003]目前大多数玻璃成品一般都采用贴膜进行保护,使用时,需将玻璃上的贴膜撕去,统的撕膜工序大多数都是通过人工完成,人工作业的生产效率慢,而且人工操作拿捏不准,夹持玻璃膜的力度不均匀,导致玻璃膜在撕离过程中断裂,影响撕膜效率,降低玻璃生产效率,给实际的生产加工带来了诸多不便。
[0004]所以急需设计一种能自动实现送料,将载具与玻璃分离,然后再将底膜与玻璃分离后自动进行玻璃的收集以及空载载具收集的一种玻璃用撕膜下料机,但是目前还缺少一种能自动实现将底膜和玻璃分离的撕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自动完成对玻璃和底膜分离,提升玻璃撕膜效率的撕膜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撕膜装置,包括:
[0007]分离平台,所述分离平台上具有放置面;
[0008]压紧组件,多个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放置面的两侧,用于压紧玻璃;
[0009]底膜剥离组件,所述底膜剥离组件设于所述分离平台的底部,用于将底膜与玻璃分离。
[0010]抓料模组,所述抓料模组设于所述分离平台的上方,用于将带有底膜的底膜送至分离平台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膜剥离组件包括通过同步带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横移支架,所述横移支架上设有通过旋转气缸可旋转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通过丝杆电机组件上下升降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具有可在Y轴方向夹紧的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夹紧块,两个所述第二夹紧块通过第二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分离。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抓料模组包括X轴横移模组,所述X轴横移模组包括可在X轴方向移动的两个X轴横移组件,所述X轴横移组件上具有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Z轴横移模组,所述Z轴横移模组上具有可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的两个X轴移动气缸,所述X轴移动气缸上设有可在X轴方向夹紧的第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夹紧块,两个所述第一夹紧块通过第一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分离。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可在X轴和Z轴方向上移动的压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平台的下方还设有放置底膜的放置框。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本技术方案的撕膜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自动实现将带有底膜的玻璃与底膜分离,全程不需要人工接触,这样不但提升了撕膜效率,同时还能保证玻璃的清洁度,降低了人力需求,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8]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为抓料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3为附图2中的A部放大图;
[0021]附图4为分离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5为底膜剥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6为附图5中的B部放大图;
[0024]其中:分离平台1、压紧组件2、底膜剥离组件3、抓料模组4、放置框5、X轴横移模组40、Z轴横移模组41、X轴移动气缸42、第一夹紧块43、第一夹紧气缸44、X轴横移组件45、压轮310、横移支架320、旋转气缸321、旋转支架322、丝杆电机组件323、升降板324、第二夹紧块325、第二夹紧气缸3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附图1

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撕膜装置,包括分离平台1、压紧组件2、底膜剥离组件3和抓料模组4;所述分离平台1上具有放置面;所述分离平台1的下方还设有放置底膜的放置框5;在所述放置面上一共设有六个压紧组件2,六个压紧组件2以三个压紧组件2为一组,共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放置面的两侧。
[0027]所述压紧组件2包括X向移动气缸,在所述X向移动气缸上具有Z向移动气缸,所述Z向移动气缸上设有压轮310,这样压轮310可经由X向移动气缸和Z向移动气缸在X轴和Z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满足压轮310将玻璃压紧的不同位置需求。
[0028]所述底膜剥离组件3设于所述分离平台1的底部,用于将底膜与玻璃分离;具体的,所述底膜剥离组件3包括横移支架320,所述横移支架320通过经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同步带可以在X轴方向上进行相应的移动,所述横移支架320上设有通过旋转气缸321可旋转的旋转支架322,所述旋转支架322上设有通过丝杆电机组件323上下升降的升降板324,所述升降板324上具有可在Y轴方向夹紧的两个第二夹紧组件,每个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紧块325,两个所述第二夹紧块通过第二夹紧气缸326驱动夹紧/分离。
[0029]实际工作时,横移支架320在X轴方向上移动直到第二夹紧组件位于底膜的边缘处,接着利用丝杆电机组件323和旋转气缸321对第二夹紧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底膜正好位于第二夹紧组件中的两个第二夹紧块325之间,然后两个第二夹紧块325将底膜夹紧,再利用旋转气缸321使得底膜的位置旋转后将底膜拖入到分离平台下方;然后利用同步带
将底膜往分离平台底部的左端拖,此时的压轮310将玻璃上下压紧,这样玻璃就在分离平台的上方移动至收料组件处,而底膜则从分离平台的底部被横移支架320拖走后进入到放置框5内。
[0030]所述抓料模组4设于所述分离平台1的上方,用于将带有底膜的玻璃送至分离平台1上;具体的,所述抓料模组4包括X轴横移模组40,所述X轴横移模组40上设有可在X轴方向移动的两个相对设置在X轴横移组件45,所述X轴横移组件45上具有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Z轴横移模组41,所述Z轴横移模组41上具有可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的两个X轴移动气缸42,所述X轴移动气缸42上设有可在X轴方向夹紧的第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夹紧块43,两个所述第一夹紧块43通过第一夹紧气缸44驱动;并且,在两个所述第一夹紧块44的相对一侧具有锯齿,从而在夹紧玻璃时起到保护作用。
[0031]本实施例中包括四个第一夹紧组件,每两个第一夹紧组件为一组,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X轴横移组件45上;工作时,每组第一夹紧组件可以通过X轴横移模组40在X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平台,所述分离平台上具有放置面;压紧组件,多个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放置面的两侧,用于压紧玻璃;底膜剥离组件,所述底膜剥离组件设于所述分离平台的底部,用于将底膜与玻璃分离;抓料模组,所述抓料模组设于所述分离平台的上方,用于将带有底膜的底膜送至分离平台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剥离组件包括通过同步带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横移支架,所述横移支架上设有通过旋转气缸可旋转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通过丝杆电机组件上下升降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具有可在Y轴方向夹紧的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夹紧块,两个所述第二夹紧块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舰钟海波孙卫东曹子伟郭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铭互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