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未艾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72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铰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销铰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二轴销,所述第二轴销与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缸体通过软管连接有气动手套,所述气动手套由把手驱动气缸抽气/充气,完成手指屈伸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康复效果好、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不同康复阶段的患者使用。能满足不同康复阶段的患者使用。能满足不同康复阶段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病患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0003]脑卒中病人的手功能障碍往往表现为屈曲挛缩,手的屈肌张力占优势,手的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伸展困难,丧失握持、对掌及一系列精细运动功能,给病人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脑卒中康复的原则是越早越好,早期康复治疗是减轻或减少病人的残疾、残损和残障的重要措施。
[0004]现有的,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训练模式单一,不能对不同训练阶段的病人进行针对性训练;因此,临床上为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时,通常采用人工活动手的每个小关节,康复人员的工作量大,而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康复效果好、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不同康复阶段的患者使用的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缸体通过软管连接有气动手套,所述气动手套由驱动机构通过活塞杆驱动气缸抽气/充气,完成手指屈伸动作。
[0007]更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第一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销与活塞杆铰接,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二轴销,所述第二轴销与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活塞杆与活塞铰接。
[0008]更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二轴销,所述第二轴销与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轴销上设有齿轮,所述活塞杆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0009]更具体的,所述气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上设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进气口与软管连接,分流器的出气口分别连接五根与手指对应的分流管,每根所述分流管对应手指节处设有气囊。
[0010]更具体的,所述手套本体对应掌心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径与第一把手适配。
[0011]更具体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控制器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轴销连接,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
[0012]更具体的,所述第二轴销上连接有角度传感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训练副机,所述训练副机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轴销,所述第三轴销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三轴销安装于第二推杆上,所述第二推杆上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角度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
[0013]更具体的,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与肌电信号传感器和电刺激头,所述肌电信号传感器和电刺激头均设置与患侧手需训练的肌群上。
[0014]更具体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设于缸体与训练副机之间。
[0015]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患侧手戴好气动手套,健侧手置于第一把手上;
[0017]当健侧手的手指伸直,手掌向前推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抽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伸直;
[0018]当健侧手的手指弯曲,手掌握住第一把手向后拉时,气缸对气囊充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弯曲;
[0019]或者,
[0020]当健侧手的手指伸直,手掌向前推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充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弯曲;
[0021]当健侧手的手指弯曲,手掌握住第一把手向后拉时,气缸对气囊抽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伸直。
[0022]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患侧手戴好气动手套,气动手套通过套环套设于第一把手上;
[0024]当患侧手向前推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抽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伸直;
[0025]当患侧手向后拉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充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弯曲;
[0026]或者,
[0027]当患侧手向前推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充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弯曲;
[0028]当患侧手向后拉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抽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伸直。
[0029]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患侧手戴好气动手套,健侧手置于第一把手上,气动手套通过套环套设于第二把手上;
[0031]当健侧手向前推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抽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伸直,角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推杆绕第二轴销转动的角度信息α,并将角度信息α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推杆绕第三轴销同向转动角度α;
[0032]当健侧手向后拉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充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弯
曲,角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推杆绕第二轴销转动的角度信息β,并将角度信息β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推杆绕第三轴销同向转动角度β;
[0033]或者,
[0034]当健侧手向前推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充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弯曲,角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推杆绕第二轴销转动的角度信息α,并将角度信息α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推杆绕第三轴销反向转动角度α;
[0035]当健侧手向后拉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抽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伸直,角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推杆绕第二轴销转动的角度信息β,并将角度信息β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推杆绕第三轴销反向转动角度β。
[0036]或者
[0037]当健侧手向前推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抽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伸直,角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推杆绕第二轴销转动的角度信息α,并将角度信息α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推杆绕第三轴销反向转动角度α。
[0038]当健侧手向后拉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充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弯曲,角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推杆绕第二轴销转动的角度信息β,并将角度信息β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推杆绕第三轴销反向转动角度β。
[0039]或者
[0040]当健侧手向前推动第一把手时,气缸对气囊充气,气动手套带动患侧手的手指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的缸体(2),所述缸体(2)内设有活塞(21),所述活塞(21)连接有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22)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缸体(2)通过软管(3)连接有气动手套(4),所述气动手套(4)由驱动机构通过活塞杆(22)驱动气缸抽气/充气,完成手指屈伸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24),所述第一推杆(2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25),第一推杆(2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销(23)与活塞杆(22)铰接,第一推杆(24)上设有第二轴销(26),所述第二轴销(26)与设于工作台(1)上的第一铰接座(11)铰接,所述活塞杆(22)与活塞(21)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24),所述第一推杆(2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25),第一推杆(24)上设有第二轴销(26),所述第二轴销(26)与设于工作台(1)上的第一铰接座(11)铰接,所述第二轴销(26)上设有齿轮(27),所述活塞杆(22)连接有与齿轮(27)啮合的齿条(28)。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上肢康复的训练装置所述气动手套(4)包括手套本体(41),所述手套本体(41)上设有分流器(42),所述分流器(42)的进气口与软管(3)连接,分流器(42)的出气口分别连接五根与手指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艾晟刘未艾周菁
申请(专利权)人:刘未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