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承板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561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天然砂初碎后过筛,将粗砂推至第一研磨室内研磨,将细砂推至第二研磨室研磨,研磨后的粗砂及细砂搅拌均匀后形成预配砂,将空隙率符合预设标准的预配砂注入混合室;步骤S2,向混合室注入硅酸盐水泥、硫铝水泥以及纤维材料,振捣结构向对混合室内混合物进行振捣,在搅拌振捣过程中,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混合室的温度以使混合室的含水量符合标准;步骤S3,振捣均匀后的混合物经滚筒压制成水泥纤维板;步骤S4,将水泥纤维板进行烘烤形成楼承板,中控单元对烘烤温度、预配砂的预设空隙率以及混合室内振捣频率进行调节,以使制备的楼承板抗折强度符合标准。抗折强度符合标准。抗折强度符合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承板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承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楼承板用于支撑楼面,传统的楼承板采用钢结构,由于其质量重等特点造成施工困难,因此采用水泥纤维板作为楼承板,其质量轻、强度高,具有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呼吸调湿、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水泥纤维板是以硅质、钙质材料为主原料,配以天然增强纤维与辅助材料改性,经过制浆、抄取、加压、养护而成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水泥纤维板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薄板可用于吊顶材料,可以穿孔作为吸音吊顶,作为楼承板的水泥纤维板的热传导率只有传统楼承板的三分之一,声波传导率为传统楼承板的四分之一,不仅具有更优异的属性,且更为节能环保,施工效率也更高。
[0003]中国专利CN105064603A公开了一种超轻质符合环保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将上下两层阻燃木纤维层及设置于上下两层阻燃木纤维层之间的木纤维与膨胀珍珠岩混合层,有效减轻了高层建筑隔墙的承重量,增强了墙面的强度,抗冲击性、抗折性、握钉力等性能优良,并且具有隔热、防火、隔音、抗震、防止老化、便于二次墙面装饰装修饰面附着力强等一系列优点,但对如何调控原料的质量以保证楼承板的抗折强度暂未提及。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可以解决无法根据楼承板抗折强度对制备过程中天然砂的空隙率、烘烤温度等调节以使楼承板的品质符合预设标准。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天然砂初碎后过筛,将粗砂推至第一研磨室内研磨,将细砂推至第二研磨室研磨,研磨后的粗砂及细砂搅拌均匀后形成预配砂,将空隙率符合预设标准的预配砂注入混合室,其中,中控单元对搅拌均匀的预配砂进行抽样检测,所述中控单元将空隙率不符合预设标准的预配砂中的粗砂和细砂的注入量进行调节;步骤S2,向混合室注入硅酸盐水泥、硫铝水泥、纤维材料以及水,振捣结构对混合室内混合物进行搅拌及振捣,在搅拌振捣过程中,所述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混合室的温度以使混合室的含水量符合标准;步骤S3,振捣均匀后的混合物经滚筒压制成水泥纤维板;步骤S4,将水泥纤维板进行烘烤形成楼承板,对制备的楼承板抗折强度进行检测,若楼承板抗折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所述中控单元对烘烤温度、预配砂的预设空隙率以及混合室内振捣频率进行调节,以使制备的楼承板抗折强度符合标准。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空隙率K,中控单元将预配砂空隙率k与预设空隙率K相比较,对预配砂中的细砂注入量和粗砂注入量进行调节,其中,当k≤K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预配砂空隙率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粗
砂注入量,同时降低细砂注入量;当K1<k<K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预配砂空隙率符合标准;当k≥K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预配砂空隙率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细砂注入量,同时降低粗砂注入量;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空隙率K,设定第一预设空隙率K1、第二预设空隙率K2。
[0008]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对粗砂注入量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将调节后粗砂注入量mc

与预设粗砂注入量标准值MC相比较,对所述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其中,当mc

≤MC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降低所述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当MC1<mc

<MC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对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当mc

≥MC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提高所述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粗砂注入量标准值MC,设定第一预设粗砂注入量标准值MC1,第二预设粗砂注入量标准值MC2。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研磨室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研磨器转动速率的第一电机、以及控制第一研磨室转动速率的第二电机,其中,第一研磨器与第一研磨室相对转动,当中控单元判定对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将调节后的研磨效率p1i与预设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10相比较,对第一研磨器的转动速率和第一研磨室的转动速率进行调节,其中,当p1i<P10,所述中控单元降低所述第一研磨器的转动速率,同时降低初碎压力;当p1i>P10,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研磨器的转动速率,同时提高第一研磨室的转动速率;其中,i=1,2。
[0010]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对细砂注入量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根据细砂注入量对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其中,当mx

≤MX1,所述中控单元不对所述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当MX1<mx

<MX2,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当mx

≥MX2,所述中控单元提高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同时提高初碎压力;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细砂注入量MX,设定第一预设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MX1,第二预设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MX2。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研磨室包括控制所述第二研磨器转动速率的第三电机、以及控制第二研磨室转动速率的第四电机,其中,第二研磨器与第二研磨室相对转动,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第二研磨室研磨效率P2,中控单元获取调节后的第一研磨室研磨效率p2j与预设第二研磨室研磨效率相比较,对第二研磨器和第二研磨室的转动速率进行调节,其中,当p2j≤P2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降低第二研磨器的转动速率;当P21<p2j<P2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提高第二研磨器的转动速率;当p2j≥P2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提高第二研磨室的转动速率,同时提高初碎压力;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2,设定第一预设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21,第二预设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22,j=1,2。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中控单元根据混合室的含水量h对混合室的温度
以及混合室内的振捣机构振捣频率进行调节,其中,当h≤H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混合室含水量符合标准,降低所述振捣机构的振捣频率,同时选取第一预设烘烤温度Wh1作为步骤S4中烘烤温度;当H1<h<H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混合室含水量符合标准,不对混合室内各参数进行调节,同时选取第二预设烘烤温度Wh2作为步骤S4中烘烤温度;当h≥H2,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混合室的温度,提高所述振捣机构的振捣频率,同时选取第二预设烘烤温度Wh2作为步骤S4中烘烤温度;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含水量H,设定第一预设含水量H1,第二预设含水量H2,中控单元预设烘烤温度WH,设定第一预设烘烤温度WH1,第二预设烘烤温度WH2。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楼承板抗折强度z与预设抗折强度Z相比较,对烘烤温度进行调节,其中,当z≤Z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楼承板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烘烤温度WHq至WHq1,设定WHq1=WHq
×
(1+1.5
×
(Z1

z)/Z1);当Z1<z<Z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天然砂初碎后过筛,将粗砂推至第一研磨室内研磨,将细砂推至第二研磨室研磨,研磨后的粗砂和细砂搅拌均匀后形成预配砂,将空隙率符合预设标准的预配砂注入混合室,其中,中控单元对搅拌均匀的预配砂进行抽样检测,所述中控单元将空隙率不符合预设标准的预配砂中的粗砂和细砂的注入量进行调节;步骤S2,向混合室注入硅酸盐水泥、硫铝水泥、纤维材料以及水,振捣结构对混合室内混合物进行搅拌及振捣,在搅拌振捣过程中,所述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混合室的温度以使混合室的含水量符合标准;步骤S3,振捣均匀后的混合物经滚筒压制成水泥纤维板;步骤S4,将水泥纤维板进行烘烤形成楼承板,对制备的楼承板抗折强度进行检测,若楼承板抗折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所述中控单元对烘烤温度、预配砂的预设空隙率以及混合室内振捣频率进行调节,以使制备的楼承板抗折强度符合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空隙率K,中控单元将预配砂空隙率k与预设空隙率K相比较,对预配砂中的细砂注入量和粗砂注入量进行调节,其中,当k≤K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预配砂空隙率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粗砂注入量mc至mc1,同时降低细砂注入量mx至mx1;当K1<k<K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预配砂空隙率符合标准;当k≥K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预配砂空隙率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细砂注入量mx至mx2,同时降低粗砂注入量mc至mc2;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空隙率K,设定第一预设空隙率K1、第二预设空隙率K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对粗砂注入量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将调节后粗砂注入量mc

与预设粗砂注入量标准值MC相比较,对所述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其中,当mc

≤MC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降低所述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1至p11;当MC1<mc

<MC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对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当mc

≥MC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提高所述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1至p12;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粗砂注入量标准值MC,设定第一预设粗砂注入量标准值MC1,第二预设粗砂注入量标准值MC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研磨室包括控制所述第一研磨器转动速率的第一电机、以及控制第一研磨室转动速率的第二电机,其中,第一研磨器与第一研磨室相对转动,当中控单元判定对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将调节后的研磨效率p1i与预设第一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10相比较,对第一研磨器的转动速率和第一研磨室的转动速率进行调节,其中,当p1i<P10,所述中控单元降低所述第一研磨器的转动速率vy1至vy11,同时降低初碎压力fc至fc1;当p1i>P10,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研磨器的转动速率vy1至vy12,同时提高第一研磨室的转动速率vs1至vs11;其中,i=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对细砂注入量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根据细砂注入量对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其中,当mx

≤MX1,所述中控单元不对所述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进行调节;当MX1<mx

<MX2,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2至p21;当mx

≥MX2,所述中控单元提高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p2至p22,同时提高初碎压力fc至fc2;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细砂注入量MX,设定第一预设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MX1,第二预设第二研磨室的研磨效率MX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承板用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研磨室包括控制所述第二研磨器转动速率的第三电机、以及控制第二研磨室转动速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文王德恒刘建永张晓刚刘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