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之江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5601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数据集的构建;步骤S2:构建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指标表型库;步骤S3:选定目标药物,定义目标事件、结局事件、目标日期、结局日期,并提取患者ID、目标日期和结局日期;步骤S4:在所述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指标表型库选定指标,得到目标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药物评价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重要手段。医学研究致力于利用最高质量的证据来确定新型治疗物质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且尽可能缩短药物推向市场的时间的需要。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linical trials,RCTs)的使用在20世纪彻底改变了医学的发展,为评估药物的疗效提供了金标准。然而,随机对照试验并不总是可行的,特别是在严重或罕见的疾病中,受试者招募非常艰难且缓慢。真实诊疗流程中通过电子方式采集的常规医疗数据(又称为“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的体量和可用性近年来快速增长,可以作为评估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新途径。与临床试验相比,RWD更经常地反映治疗的真实情况,因为其中往往包含广泛不同特征的患者,因此,使用RWD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代表临床实践中需要治疗的真实人群。使用RWD来进行药物评价一方面可以得到药物上市后临床真实应用情况的证据,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一方面可以为新药研发、老药新用的新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启发。
[0003]尽管世界各国近年来都纷纷发布政策法令号召使用RWD来促进新药研发和上市,然而如何利用RWD来进行药物评价仍然没有通用的方法和框架。有效性方面,公开号为CN114025253A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药物疗效评估系统》所述系统通过实现VNA广域无障碍数据采集,多方位的采集真实世界医疗数据,可应用于病灶变化效果评估,该专利技术侧重一种药物评价系统的系统网络组成,并没有公开如何利用真实世界数据进行疗效评价。安全性方面,授权号为CN111402971B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识别方法及系统》和授权号为CN104765947B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面向大数据的潜在药物不良反应数据挖掘方法》都通过根据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结合领域知识与真实世界数据中药物和不良反应的关联程度来发现或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申请号为CN202111628626.3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方法及装置》使用了处方序列对称分析这一方法来识别不良反应,其基本原理是使用标签药物作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代理事件,通过分析指标药物和标签药物使用的时间前后来识别药物不良反应。
[0004]针对上述所述,具有局限性:1)药物

不良反应关系的信号来自于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系统,会丢失很多真实世界中真实发生但没有被注意到的信号;2)结合领域知识和真实世界数据得到的是药物

不良反应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不能代表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处方序列对称分析常应用于保险数据库,代理药物的选择会严重影响算法结局的可靠性。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真实世界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数据编码后提取所述数据必要最小量数据,完成数据集的构建;步骤S2:构建概念集+行为+标准三元组模式,通过所述三元组模式、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术语集和临床指标构建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指标表型库;步骤S3:选定目标药物,在所述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指标表型库选定指标,得到目标药物

有效性/安全性指标对;定义目标事件、结局事件、目标日期、结局日期,并提取患者ID、目标日期和结局日期,构成进行高通量信号初筛的数据集;步骤S4:针对所述高通量信号初筛的数据集,对所述目标药物

有效性/安全性指标对利用事件序列对称分析进行高通量信号筛选,得到初筛阳性信号;步骤S5:对所述初筛阳性信号进行因果评估,确定所述目标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31:将所述目标药物的首次使用作为目标事件,将所述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指标表型库中用户选择的一个或若干个指标组成结局指标,每一个所述结局指标的首次发生作为结局事件;步骤S32:将所述目标事件发生的日期作为目标日期,所述结局事件发生的日期作为结局日期;步骤S33:选定所述目标事件和所述结局事件,筛选所述数据集中既发生所述目标事件又发生所述结局事件的患者,提取患者ID、目标日期和结局日期,构成进行高通量信号初筛的数据集。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41:利用所述目标事件发生后发生所述结局事件的人数与所述目标事件发生前发生所述结局事件的人数的比值计算序列比;步骤S42:计算空效应序列比,并利用所述空效应序列比调整所述序列比得到修正的序列比;步骤S43:通过计算先发生目标事件后发生结局事件概率的置信区间计算所述修正的序列比的置信区间;步骤S44:将所述修正的序列比的置信区间下限大于1的信号作为初筛阳性信号。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2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421:针对所述进行高通量信号初筛的数据集,计算所述结局事件在所述目标事件发生之后预设观察窗内发生的总体平均概率;步骤S422:利用所述总体平均概率计算得到空效应序列比;步骤S423:计算所述序列比与所述空效应序列比的比值得到修正的序列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51:针对所述初筛阳性信号对应的所述目标药物

有效性/安全性指标对,筛选所述数据集中发生所述目标事件的患者,将所述患者分配到用户队列和初始非用户队列;步骤S52:在所述初始非用户队列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中随机选择一种药物作为替代药物,并构建非用户队列;步骤S53:将首次使用所述目标药物或所述替代药物的时间作为入组时间,将使用所述目标药物或所述替代药物作为治疗方式,将所述结局事件是否发生作为结果,并提取所述患者入组前的基线数据,将所述数据集中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与所述基线数据组成协变量集,进行特征的提取并筛选得到用于计算平均治疗效应的变量;步骤S54:利用所述用于计算平均治疗效应的变量计算所述目标药物的平均治疗效应;步骤S55:重复步骤S52

步骤S54,直至达到最大试验次数后,计算所有所述平均治疗效应的平均作用,并通过计算所述平均作用的置信区间确定所述目标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1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511:针对所述初筛阳性信号对应的所述目标药物

有效性/安全性指标对,筛选所述数据集中发生所述目标事件的患者,并获取所述患者就诊的主要诊断,根据ICD

10编码对所述患者统计,将所述患者数量最多的主要诊断作为基础诊断;步骤S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真实世界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数据编码后提取所述数据必要最小量数据,完成数据集的构建;步骤S2:构建概念集+行为+标准三元组模式,通过所述三元组模式、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术语集和临床指标构建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指标表型库;步骤S3:选定目标药物,在所述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指标表型库选定指标,得到目标药物

有效性/安全性指标对;定义目标事件、结局事件、目标日期、结局日期,并提取患者ID、目标日期和结局日期,构成进行高通量信号初筛的数据集;步骤S4:针对所述高通量信号初筛的数据集,对所述目标药物

有效性/安全性指标对利用事件序列对称分析进行高通量信号筛选,得到初筛阳性信号;步骤S5:对所述初筛阳性信号进行因果评估,确定所述目标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31:将所述目标药物的首次使用作为目标事件,将所述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指标表型库中用户选择的一个或若干个指标组成结局指标,每一个所述结局指标的首次发生作为结局事件;步骤S32:将所述目标事件发生的日期作为目标日期,所述结局事件发生的日期作为结局日期;步骤S33:选定所述目标事件和所述结局事件,筛选所述数据集中既发生所述目标事件又发生所述结局事件的患者,提取患者ID、目标日期和结局日期,构成进行高通量信号初筛的数据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41:利用所述目标事件发生后发生所述结局事件的人数与所述目标事件发生前发生所述结局事件的人数的比值计算序列比;步骤S42:计算空效应序列比,并利用所述空效应序列比调整所述序列比得到修正的序列比;步骤S43:通过计算先发生目标事件后发生结局事件概率的置信区间计算所述修正的序列比的置信区间;步骤S44:将所述修正的序列比的置信区间下限大于1的信号作为初筛阳性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421:针对所述进行高通量信号初筛的数据集,计算所述结局事件在所述目标事件发生之后预设观察窗内发生的总体平均概率;步骤S422:利用所述总体平均概率计算得到空效应序列比;步骤S423:计算所述序列比与所述空效应序列比的比值得到修正的序列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真实世界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51:针对所述初筛阳性信号对应的所述目标药物

有效性/安全性指标对,筛选所
述数据集中发生所述目标事件的患者,将所述患者分配到用户队列和初始非用户队列;步骤S52:在所述初始非用户队列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中随机选择一种药物作为替代药物,并构建非用户队列;步骤S53:将首次使用所述目标药物或所述替代药物的时间作为入组时间,将使用所述目标药物或所述替代药物作为治疗方式,将所述结局事件是否发生作为结果,并提取所述患者入组前的基线数据,将所述数据集中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与所述基线数据组成协变量集,进行特征的提取并筛选得到用于计算平均治疗效应的变量;步骤S54:利用所述用于计算平均治疗效应的变量计算所述目标药物的平均治疗效应;步骤S55:重复步骤S52

步骤S54,直至达到最大试验次数后,计算所有所述平均治疗效应的平均作用,并通过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劲松王昱马爽王嘉琪田雨周天舒
申请(专利权)人: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