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的肋墙拆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5588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的肋墙拆除施工方法,通过分层分段开挖和分步拆卸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T形地连墙肋墙在施工完中墙和底墙后再进行拆除,形成刚性铰,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刚度,保证基坑安全;在T形地连墙肋墙未拆除时,在后期肋墙的拆除过程中,不会影响主体结构。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的肋墙拆除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基坑支护领域,具体是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的肋墙拆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铁的发展也拉动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地铁沿线和地铁车站附近往往拟建密集的高层建筑或商业圈,基坑工程总体呈现出“大、深、近”的特点。T形地连墙支护体系由于其独特的几何空间结构,整体刚度大,可以很好地控制基坑的变形,而且其无需内支撑体系,也可以作为永久性结构来使用。对于开挖深度、平面尺寸较大且对位移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有很大的适用性。
[0003]T形地下连续墙主要由壁墙和肋墙组成,支护结构的整体刚度主要由肋墙提供,但其位于基坑内,后期将影响主体结构的施工。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工序,在保证基坑安全性和施工便利性的前提下拆除T形地下连续墙肋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的肋墙拆除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步骤1)施工T形地连墙肋墙和壁墙,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冠梁底,施工冠梁。
[0005]步骤2)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腰梁底,施工腰梁。
[0006]步骤3)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基坑底,施工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地下室底墙和中墙(T形地连墙肋墙短边方向外500mm、长边方向外2000mm范围底墙及中墙暂不浇筑,待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后补全)。
[0007]步骤4)待基坑边线内60m底墙、中墙施工完毕后,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顶至腰梁顶的T形地连墙肋墙及T形地连墙肋墙冠梁,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时,应间隔一幅T形地连墙肋墙进行拆除施工。。
[0008]步骤5)施工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地下室顶墙。
[0009]步骤6)待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顶墙施工完毕后,拆除剩余T形地连墙肋墙、腰梁,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时,应间隔一幅T形地连墙肋墙进行拆除施工。
[0010]步骤7)浇筑T形地连墙肋墙短边方向外500mm、长边方向外2000mm范围底墙、中墙。
[0011]优选的,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时,应间隔一幅T形地连墙肋墙进行拆除施工,即隔一幅拆一幅,禁止同时拆除相邻T形地连墙肋墙。
[0012]优选的,存在永久孔洞位置需采用临时梁墙封堵或临时钢支撑支顶,直至北侧基坑边线60m范围内T形地连墙肋墙及支撑结构全部拆除,永久地下室结构全部完成后,再拆除相应临时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T形地连墙肋墙在施工完中墙和底墙后再进行拆除,形成刚性铰,确保基坑支
护结构的整体刚度,保证基坑安全。
[0014](2)在T形地连墙肋墙未拆除时,肋墙短边方向外500mm、长边方向外2000mm范围底墙和中墙为浇筑,在后期肋墙的拆除过程中,不会影响主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步骤1)施工T形地连墙肋墙和壁墙,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冠梁底,施工冠梁。
[0016]步骤2)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腰梁底,施工腰梁。
[0017]步骤3)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基坑底,施工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地下室底墙和中墙(T形地连墙肋墙短边方向外500mm、长边方向外2000mm范围底墙及中墙暂不浇筑,待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后补全)。
[0018]步骤4)待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底墙、中墙施工完毕后,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顶至腰梁顶的T形地连墙肋墙及T形地连墙肋墙冠梁,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时,应间隔一幅T形地连墙肋墙进行拆除施工。
[0019]步骤5)施工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地下室顶墙。
[0020]步骤6)待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顶墙施工完毕后,拆除剩余T形地连墙肋墙、腰梁,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时,应间隔一幅T形地连墙肋墙进行拆除施工。
[0021]步骤7)浇筑T形地连墙肋墙短边方向外500mm、长边方向外2000mm范围底墙、中墙。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的肋墙拆除施工方法,步骤为:步骤1):施工T形地连墙肋墙和壁墙,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冠梁设计位置,然后施工冠梁;步骤2):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腰梁设计位置,然后施工腰梁;步骤3):分层分段开挖土方至基坑底,施工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地下室底墙和中墙,其中T形地连墙肋墙短边方向外500mm、长边方向外2000mm范围底墙及中墙暂不浇筑,待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后补全;步骤4):待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底墙、中墙施工完毕后,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顶至腰梁顶的T形地连墙肋墙及T形地连墙肋墙冠梁,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时,应间隔一幅T形地连墙肋墙进行拆除施工;步骤5):施工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地下室顶墙;步骤6):待基坑边线3倍基坑深度范围内顶墙施工完毕后,拆除剩余T形地连墙肋墙、腰梁,拆除T形地连墙肋墙时,应间隔一幅T形地连墙肋墙进行拆除施工;步骤7):浇筑T形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飞张玮鹏关健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岩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