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56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6
本申请涉及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涉及房屋建筑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承台座、建筑本体和若干预制桩,所述建筑本体设置于承台座上,各所述预制桩呈矩形阵列排布,各所述预制桩包括下桩体、上桩体和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所述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伸至上桩体和下桩体内,所述上桩体和下桩体之间预留有缓冲间隙。本申请具有降低预制桩传递震动的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房屋建筑均会通过预制桩增加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预制桩大部分埋设于地面以下,且预制桩的顶部与承台连接,提高承台的抓地力,房屋建筑建设于承台上,通过预制桩,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房屋建筑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即稳定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申请人发现,预制桩主要是通过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房屋建筑更加稳定,其中,预制桩尽管对房屋建筑能够提高抗震的能力,但存在会传递震动的效果,使得房屋建筑会产生摇晃,该点对超高层建筑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其具有降低预制桩传递震动的效果,使得房屋建筑所受到的摇晃影响会大幅度减小。
[0005]本申请提供的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包括承台座、建筑本体和若干预制桩,所述建筑本体设置于承台座上,各所述预制桩呈矩形阵列排布,各所述预制桩包括下桩体、上桩体和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所述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伸至上桩体和下桩体内,所述上桩体和下桩体之间预留有缓冲间隙。
[0006]具体的,利用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上桩体和下桩体能够组合形成具有上下缓冲功能的预制桩,使得该预制桩具有吸能缓冲的作用,使得能够降低预制桩传递震动的影响,使得房屋建筑所受到的摇晃影响会大幅度减小。
>[0007]进一步的,各所述上桩体和下桩体之间还具有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所述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呈环形状设置,且所述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套设在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上,所述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上桩体和下桩体抵接。
[0008]具体的,利用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能够到填充上桩体和下桩体之间间隙的效果,使得柱型铅粘阻尼器暴露于上桩体和下桩体之间的部分不易受到水汽侵蚀。
[0009]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桩的上端设置有若干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各所述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环绕着预制桩的轴线周向排布,各所述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的上端均与承台固定连接,且各所述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的下端均与预制桩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0]具体的,利用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能够使得预制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并且能够起到平衡横向震波的效果,使得该房屋建筑结构能够应对纵向震波和横向震波的影响。
[0011]进一步的,各所述预制桩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槽,各所述定位槽内均嵌设有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各所述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的上端均与承台的底面相接。
[0012]具体的,利用定位槽能够便于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安装在预制桩顶部,利用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能够柔性连接预制桩顶部和承台,起到平衡扇形铅粘阻尼器的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承台包括若干预制基础和包覆住各预制基础的现浇承台本体,各所述预制基础分别安装于各根预制桩的顶部上,各所述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与位置相应的预制基础的底面连接。
[0014]具体的,通过预制基础和现浇承台能够组合形成承台,并且,利用预制基础能够便于扇形铅粘阻尼器与承台底面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地面上设置有让位凹槽,所述预制桩的顶部伸至让位凹槽内,且与预制桩连接的各件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均位于让位凹槽内,各所述预制基础分别盖设于各道让位凹槽内。
[0016]具体的,利用让位凹槽能够起到容纳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的效果,使得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安装时不会受到土质的干扰。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下桩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勾,各所述限位勾均位于下桩体的下端,且各所述限位勾环绕着下桩体的轴线周向等距排布设置。
[0018]具体的,利用限位杆能够增加下桩体与地基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下桩体不易因为长期震动而导致与地基之间的连接强度变差。
[0019]进一步的,各所述限位勾的下端均与下桩体的外壁转动连接,且各所述限位勾的上端均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下桩体轴线的方向转动,各所述下桩体的下端均设置有若干道让位槽,各所述限位勾可隐藏于让位槽内。
[0020]具体的,通过使限位勾与下桩体转动连接,并在下桩体的下端设置用于容纳限位勾的让位槽,使得预制桩在安装时,限位勾可以隐藏于让位槽内以避免干涉。
[0021]进一步的,各所述让位槽内均安装有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分别与各件限位勾靠近下桩体的一侧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限位勾朝向远离下桩体轴线的方向转动。
[0022]具体的,利用弹性件能够使限位勾的上端受到远离下桩体轴线的力,使得限位杆的上端具有朝向远离下桩体轴线的方向转动的力,使得预制桩向上移动时,限位勾更容易勾住地基。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使得预制桩在受到震波影响时,预制桩能够起到吸能减震的效果,使得预制桩不会传递过度的震动;2.能够起到平衡水平方向震波的效果,使得承台不会受到较大的水平震波影响。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限位勾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承台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承台座;11、预制基础;12、现浇承台本体;2、建筑本体;3、预制桩;31、下桩体;311、让位槽;32、上桩体;321、定位槽;33、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34、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5、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6、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7、限位勾;3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附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一种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参照图1,包括承台座1、建筑本体2和若干预制桩3,承台座1利用浇筑的方式成型于地下表面,建筑本体2设置于承台座1上,各根预制桩3呈矩形阵列排布,且各根预制桩3的顶部均与承台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
[0028]参照图2,预制桩3包括下桩体31、上桩体32、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4、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33和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6;其中,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33的上下两端分别伸至上桩体32和下桩体31内,上桩体32和下桩体31之间预留有缓冲间隙,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4套设在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33上,且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4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上桩体32和下桩体31抵接,各件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6环绕着预制桩3的轴线周向排布,各件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6的上端均与承台固定连接,且各件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6的下端均与预制桩3的外壁固定连接。
[0029]在各件上桩体32的顶部上均设置有定位槽321,在各道定位槽321内均嵌设有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5,各件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5的上端均伸出上桩体32顶部外并与承台的底面相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包括承台座(1)、建筑本体(2)和若干预制桩(3),所述建筑本体(2)设置于承台座(1)上,各所述预制桩(3)呈矩形阵列排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预制桩(3)包括下桩体(31)、上桩体(32)和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33),所述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33)的上下两端分别伸至上桩体(32)和下桩体(31)内,所述上桩体(32)和下桩体(31)之间预留有缓冲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桩体(32)和下桩体(31)之间还具有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4),所述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4)呈环形状设置,且所述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4)套设在柱型铅粘弹性阻尼器(33)上,所述第一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4)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上桩体(32)和下桩体(31)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3)的上端设置有若干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6),各所述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6)环绕着预制桩(3)的轴线周向排布,各所述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6)的上端均与承台固定连接,且各所述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36)的下端均与预制桩(3)的外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型房屋建筑施工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预制桩(3)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槽(321),各所述定位槽(321)内均嵌设有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5),各所述第二高强度弹性缓冲垫(35)的上端均与承台的底面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祯陈春元翁林婧陈宪光杜欣
申请(专利权)人:元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