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吲哚布芬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54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吲哚布芬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片剂组合物包括:吲哚布芬200重量份、稀释剂30~50重量份、崩解剂5~15重量份、粘合剂3~5重量份、润滑剂1~5重量份。用聚丙烯酸树酯III号为粘合剂,提升了产品的溶出度和稳定性。且具有辅料用量少和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性。且具有辅料用量少和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吲哚布芬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吲哚布芬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吲哚布芬(indobufen)是一种异吲哚啉基苯基丁酸衍生物,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化学名为2

[4

(1

氧代
‑2‑
异吲哚啉基)苯基]丁酸,分子式为C
18
H
17
NO3,是意大利Farmfalia Carlo Erba公司研制并于1984年8月在意大利首先上市的抗血栓药物,是目前唯一可逆的选择性多靶点的抗栓药物。吲哚布芬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3][0004]吲哚布芬在CDE公布的上市的片剂的参比制剂为商品名:Ibustrin,规格:0.2g,厂家Pfizer Italia S.r.l。现有技术中关于吲哚布芬相关制剂公开的文献和专利较少。孙帅(孙帅,等,吲哚布芬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年03期)公开了一种工艺简便、易于放大生产的吲哚布芬缓释微丸,其中结合流化床的底喷技术与液相层积法进行空白丸芯上药制备载药微丸,以新型水分散体Kollicoat SR30D为包衣材料制备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处方因素、热处理条件和释放介质等因素对释放度的影响。
[0005]特别是关于片剂的研究资料如下:
[0006]CN101270027A专利公开了右旋吲哚布芬及其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其公开了片剂的制备方法:取右旋吲哚布芬200g,加入淀粉3g,乳糖15g,混合合均匀后,采用75%乙醇溶液制软材,用20目筛制粒,60℃干燥,干操后用20自筛整糙,加入羧甲基淀粉钠3.5g,硬脂酸镁1.5g混合均匀后,采用9号冲头模具,调节片重在0.25g/片,压片,即得。测定结果含量100.2%,长期留样6个月后,仍然保持稳定。各项检测指标与0天没有明显变化。
[0007]CN105853364A公开了一种吲哚布芬固体制剂及制备方法,该固体制剂包括吲哚布芬复合物和药物辅料,该复合物是由吲哚布芬和纤维素醚以质量比1:0.1

1在碱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制备方法为:将吲哚布芬和纤维素醚在碱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添加药用辅料制备成相应的固体制剂,该技术通过一种简单可行、成本低廉的工艺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临床价值,解决了该产品制备工艺实施难度要求高,产品合格率低,临床应用生物利用度不稳定,随患者个体差异疗效不确切的一系列问题,降低了临床上出血事件及胃肠道问题的发生。虽然该专利申请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但未发现同原研制剂进行对比研究,也并未对制剂辅料用量大、患者服用困难的问题进行改进。
[0008]CN106397298A公开了含吲哚布芬的药物组合物和用途。通过制得新晶型,在水中
溶解性增强、稳定性好、吸湿性低、流动性好、结晶度高、晶型形貌好、便于长期贮存和运输。药物组合物稳定、安全,品质有较大提升。
[0009]CN107281149A公开了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及其质控方法。提供了一种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其包括:吲哚布芬200重量份、糖类稀释剂30~50重量份、纤维素类稀释剂15~40重量份、崩解剂5~15重量份、粘合剂3~8重量份、助流剂1~5重量份、润滑剂1~5重量份。任一实施方案的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吲哚布芬与糖类稀释剂混合后一起进行预处理(其在本专利技术中可称为预处理)是照如下方式进行的:使吲哚布芬与糖类稀释剂混合,二者一起粉碎成可通过120目筛的粉末;在流化床状态下向该混合粉末中喷入占粉末物料重量8~12w/w%的水以使物料形成润湿的颗粒;使该润湿颗粒静置于用二氧化碳气体置换空间气氛的密封容器内达15~20小时。工艺繁琐,时间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0010]CN114681444A公开了一种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所述的配方避免使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粘合剂,且加入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镁,提高了粉体的堆密度和振实密度,有利于提高流动性,且将吲哚布芬的粒径控制在100目以下,提升了产品的溶出度,达到95.8%。但是制剂工艺中,需要严格控制加水量和粒径。
[0011]CN114225042A涉及一种含吲哚布芬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聚乙二醇和木糖醇同吲哚布芬按一定比例进行包合,外加一定辅料如预胶化淀粉,可制备成片剂以及胶囊,在不改变规格的情况下,片重从上市参比制剂的520mg降低到400mg以下,但是又能达到和参比制剂体外溶出等效。本工艺需要将吲哚布芬通过聚乙二醇和木糖醇制成分散体,且吲哚布芬的粒径范围D90为20

30μm。工艺要求严格,工业化生产难度较大。
[0012]本专利技术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开发了一种吲哚布芬片和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产品稳定性和溶出度等问题,使得本品适合于工业化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吲哚布芬片,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吲哚布芬片剂溶出度好、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0014]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5]一种吲哚布芬片,该片剂组合物包括:吲哚布芬200重量份、稀释剂30~50重量份、崩解剂5~15重量份、粘合剂3~5重量份、润滑剂1~5重量份。
[0016]优选地,所述的稀释剂为:甘露醇、乳糖、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粉状纤维素、淀粉、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进一步优选稀释剂为:甘露醇。
[0017]优选地,所述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进一步优选崩解剂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0018]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聚丙烯酸树酯III号。
[0019]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的一种或其组合。进一步优选硬脂酸镁。
[0020]优选地,所述吲哚布芬片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0021]1)将处方量的粘合剂加入90

95%(W/W)的乙醇溶液中,配制成3%(g/ml)的溶液,进行超声;备用;
[0022]2)将吲哚布芬和稀释剂混合均匀,过80目筛;其余所用物料分别粉碎成可通过80
目筛的粉末;
[0023]3)首先将步骤2)中的吲哚布芬和稀释剂的混粉,用步骤1)中的预先配制的粘合剂溶液进行湿法制粒,制粒完毕后使湿颗粒干燥,加入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得终混颗粒;
[0024]4)根据活性成分的含量以确定片重,在压片机上将终混颗粒压制成片剂,即得。
[0025]优选地,所述的乙醇溶液90%(W/W)。
[0026]粘合剂乙醇溶液浓度3%(g/ml)。此浓度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相关粘度的常规选择,有利于制剂中的相关操作。
[0027]优选地,湿颗粒干燥温度40~45℃。
[0028]优选地,该吲哚布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吲哚布芬片,其特征在于,该片剂组合物包括:吲哚布芬200重量份、稀释剂30~50重量份、崩解剂5~15重量份、粘合剂3~5重量份、润滑剂1~5重量份。所述的制备方法为:1)将粘合剂加入乙醇溶液中,配制成3%(g/ml)的溶液,超声;备用;2)将吲哚布芬和稀释剂混合均匀,过筛;其余物料粉碎成过筛;3)首先将步骤2)中的吲哚布芬和稀释剂的混粉,用步骤1)中的预先配制的粘合剂溶液进行湿法制粒,制粒完毕后使湿颗粒干燥,加入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得终混颗粒;4)压制成片剂,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布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为:甘露醇、乳糖、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粉状纤维素、淀粉、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布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布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聚丙烯酸树酯III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布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的一种或其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布芬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1)将处方量的粘合剂加入90

95%(W/W)的乙醇溶液中,配制成3%(g/ml)的溶液,进行超声;备用;2)将吲哚布芬和稀释剂混合均匀,过80目筛;其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