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49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摩托车前车头,包括组成前车头骨架的前叉以及一体成型在前叉顶部的支撑杆,支撑杆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上升杆,支撑杆圆周外壁靠近顶部处设有一个调节旋钮,调节旋钮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个拧动块,调节旋钮和拧动块均与上升杆外壁螺纹连接,调节旋钮与支撑杆外壁顶部处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拧动块进而带动调节旋钮转动,进而通过调节旋钮带动上升杆上下运动,即可以通过上升杆调节摩托车车把的高度,并且调节的过程也较为简单快捷,结构简单并且在调节后拥有限位部件进行限位,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前车头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组件
,具体为摩托车前车头。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
[0003]公开号为202022371040.0的专利提供一种摩托车车头调节组件,涉及机动车
,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支架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
[0004]虽然该技术方案解决了车把手角度和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但是在对车把手进行高度调节时,且其升降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其中用于调节高度的第二转盘在调节后未设有限位结构,因此导致稳定性和安全性欠佳。鉴于此,我们提出摩托车前车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摩托车前车头。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摩托车前车头,包括组成前车头骨架的前叉以及设于所述前叉顶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部滑动连接有上升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顶部设有一个拧动块,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拧动块均与所述上升杆外壁螺纹连接;所述上升杆外壁上开设有一个限位槽,所述支撑杆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插入所述限位槽的限位块,所述调节旋钮外壁靠近底部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外壁设有限位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个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能插入所述限位孔内;所述上升杆顶部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安装有车把手。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叉两侧底部均安装有一个减震器,并在所述减震器外部设有减震弹簧;
[0009]每个所述减震器下方均设有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于所述减震器底部的挡板;
[0010]每个所述固定板内壁中心处均焊接有一个连接轴;
[0011]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挡板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一个车轮固定盘。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弹簧位于所述前叉底部和所述挡板顶部之间,并与二者均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螺栓上开设有正六边形凹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转动拧动块进而带动调节旋钮转动,进而通过调节旋钮带动上升杆上下运动,即可以通过上升杆调节摩托车车把的高度,结构简单并且调节的过程也较为简单快捷,并且在调节后拥有限位螺栓进行限位,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调节旋钮和拧动块的剖面图。
[0020]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0021]1、前叉;10、减震器;11、减震弹簧;2、固定板;20、挡板;21、连接轴;3、车轮固定盘;4、支撑杆;40、限位孔;41、上升杆;410、限位槽;5、调节旋钮;50、拧动块;51、螺纹孔;52、限位螺栓;6、横杆;60、车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摩托车前车头,包括组成前车头骨架的前叉1以及一体成型在前叉1顶部的支撑杆4,支撑杆4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上升杆41,支撑杆4圆周外壁靠近顶部处设有一个调节旋钮5,调节旋钮5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个拧动块50,调节旋钮5和拧动块50均与上升杆41外壁螺纹连接,调节旋钮5与支撑杆4外壁顶部处转动连接;上升杆41外壁上开设有一个限位槽410,支撑杆4内壁上一体成型有与限位槽410尺寸适配且滑动连接的限位块,调节旋钮5外壁靠近底部处开设有螺纹孔51,螺纹孔51内螺纹连接有一个限位螺栓52,支撑杆4外壁靠近顶部处开设有与限位螺栓52螺纹连接的限位孔40;上升杆41顶部焊接有横杆6,横杆6两端分别安装有车把手60。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拧动块50进而带动整个调节旋钮5转动,此时调节旋钮5的转动使上升杆41垂直上下活动,从而实现通过调节旋钮5带动上升杆41上下运动,即可以通过上升杆41调节摩托车车把的高度,在摩托车车把达到所需高度位置时,调节旋钮5仍然转动套接在支撑杆4顶端外侧,此时将螺纹孔51对准限位孔40并重新拧紧限位螺栓52即可,其结构简单并且调节的过程也较为简单快捷,并且在调节后使用限位螺栓52进行限位,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前叉1两侧底部均安装有一个减震器10,并在减震器10外部设有减震弹簧11;
[0027]每个减震器10下方均设有一个固定板2,固定板2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于减震器10底部的挡板20。
[0028]每个固定板2内壁中心处均焊接有一个连接轴21。
[0029]连接轴21远离挡板20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一个车轮固定盘3。需要说明的是,摩托车前轮则通过带螺帽的螺栓固定在两个车轮固定盘3上。
[003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减震弹簧11位于前叉1底部和挡板20顶部之间,并与二者均固定连接。
[003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限位螺栓52上开设有正六边形凹槽。设置正六边形凹槽则便于拧动限位螺栓52。
[0032]本技术的摩托车前车头在需要调节摩托车车把的高度时,使用活动扳手拧动拧动块50,进而通过拧动块50带动调节旋钮5转动,调节旋钮5转动则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上升杆41上下运动,在将上升杆41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之后,再使用内六角扳手将限位螺栓52从螺纹孔51拧入直至在限位孔40上拧紧,即可以完成调节车把高度的操作。
[00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前车头,包括组成前车头骨架的前叉(1)以及设于所述前叉(1)顶部的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内部滑动连接有上升杆(41),所述支撑杆(4)顶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5),所述调节旋钮(5)顶部设有拧动块(50),所述调节旋钮(5)和所述拧动块(50)均与所述上升杆(41)外壁螺纹连接;所述上升杆(41)外壁上开设有一个限位槽(410),所述支撑杆(4)内壁滑动连接有插入所述限位槽(410)的限位块,所述调节旋钮(5)外壁靠近底部处开设有螺纹孔(51),所述支撑杆(4)外壁设有限位孔(40),所述螺纹孔(51)内螺纹连接有一个限位螺栓(52),所述限位螺栓(52)能插入所述限位孔(40)内;所述上升杆(41)顶部焊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旭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