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533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2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包括:整流单元、第一电容、第一开关通路以及第二开关通路。本申请的两个开关通路交替地在两个开关周期内分别通过各自的储能单元储能,而后在另外的开关周期内相互交替地分别向电源输出端输出半周期充电信号。两个开关通路的半周期充电信号相互衔接,配合各自耦合补偿单元所提供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能够降低电源波纹成分,抑制杂讯信号,提高充电效率。提高充电效率。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设备电源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移动设备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方便采集用户保单信息,方便录入用户保险数据,保险业务专员通常需配合用户时间外出办公,通过便携式终端设备操作保单录入系统,实时跟踪客户数据。现阶段,保险业务专员通常实用自购的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但是,现有移动设备安全性有限,往往无法有效保护用户信息。同时,现有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往往还兼具实时通讯功能,容易在录入用户信息过程中被打断,影响用户体验。
[0003]为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保险公司更倾向于使用集中定制的专用设备。现有常规型号的保单维护专用移动设备,常采用定制方式交由第三方开发,通过嵌入硬件加密功能提高数据安全性。由于硬件加密模块以及加密数据交互过程耗电较大,因此,现有终端设备常常面临电池续航不足,需频繁充电,甚至在后期极端情况下充电使用过程中还会因为充电效率不高而产生掉电情况。
[0004]现有终端设备的电源系统,常采用交错方式进行开关控制以降低电源波纹成分,提高充电效率。但现有方式仅对频率为开关频率偶数倍杂讯信号具有较佳抑制效果,而无法解决奇数倍杂讯信号对电源输出效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电源系统。本申请通过不同支路上磁耦合电感储能补偿抵消波纹频率分量,可补偿电源系统输出功率因数,提高终端设备充电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包括:整流单元,其接收交流供电信号并输出直流信号;第一电容,其并联于整流单元的输出端;第一开关通路,其连接在第一电容与电源输出端之间,具有响应于开关信号的第一储能单元以及第一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一储能单元在第一开关周期内储能,在第二开关周期内向电源输出端输出半周期充电信号,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单元在第一储能单元输出充电信号的过程中输出匹配于该半周期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第二开关通路,其连接在第一电容与电源输出端之间,具有响应于开关信号的第二储能单元以及第二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二储能单元在第二开关周期内储能,在第一开关周期内向电源输出端输出另半周期充电信号,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单元在第二储能单元输出充电信号的过程中输出匹配于该另半周期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
[0007]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储能单元为串联于第一电容与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第一储能电感;所述第二储能单元为串联于第一电容与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第二储能电感。
[0008]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储能电感,其第一端
连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其第二端连接第一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单元串联于第一耦合补偿开关支路上,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开关支路在第一储能电感储能过程中闭合导通形成储能支路,向第一耦合补偿单元储能,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开关支路在第一储能电感输出充电信号的过程中断开由第一耦合补偿单元输出匹配于该半周期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
[0009]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储能电感,其第一端连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其第二端连接第二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单元串联于第二耦合补偿开关支路上,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开关支路在第二储能电感储能过程中闭合导通形成储能支路,向第二耦合补偿单元储能,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开关支路在第二储能电感输出充电信号的过程中断开由第二耦合补偿单元输出匹配于该另半周期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
[0010]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单元包括串联于第一耦合补偿开关支路上的第一耦合电感与第一补偿电容,其中,第一耦合电感与第一补偿电容的连接端耦合于第一储能电感的第二端。
[0011]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单元包括串联于第二耦合补偿开关支路上的第二耦合电感与第二补偿电容,其中,第二耦合电感与第二补偿电容的连接端耦合于第二储能电感的第二端。
[0012]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开关通路中串联有第一输出开关,其一端连接第一储能电感,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通路中串联有第二输出开关,其一端连接第二储能电感,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开关与第二输出开关的开关信号状态相反。
[0013]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单元与第一耦合开关串联形成第一耦合补偿开关支路;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单元与第二耦合开关串联形成第二耦合补偿开关支路;所述第一耦合开关与第二耦合开关的开关信号状态相反,并且,所述第一耦合开关与第一输出开关的开关信号状态相反、与第二输出开关的开关信号状态相同。
[0014]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开关、第二输出开关、第一耦合开关、第二耦合开关的开关状态控制端均连接同一控制单元。
[0015]本申请和现有方案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中两个开关通路的开关状态相互衔接交替。两个开关通路交替地在两个开关周期内,分别利用各自的储能单元储能,而在另外的开关周期内相互交替地分别向电源输出端输出半周期充电信号,实现对偶数倍杂讯信号的抑制。两个开关通路的半周期充电信号相互衔接过程中,分别配合各自耦合补偿单元所提供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能够进一步抑制奇数倍杂讯信号,有效降低电源波纹成分,抵消波纹频率分量,补偿电源系统输出功率因数,进而提高充电效率。
[0017]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电路原理图;
[0020]图2为本申请系统与传统电源相对比的输出信号纹波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2]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0023]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0024]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包括:
[0025]整流单元,其一般为整流桥,用于接收交流供电信号并输出直流信号;
[0026]第一电容C1,其并联于整流单元的输出端;
[0027]第一开关通路,其连接在第一电容C1与电源输出端OUT之间,具有响应于开关信号的第一储能单元以及第一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一储能单元在第一开关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单元,其接收交流供电信号并输出直流信号;第一电容(C1),其并联于整流单元的输出端;第一开关通路,其连接在第一电容(C1)与电源输出端(OUT)之间,具有响应于开关信号的第一储能单元以及第一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一储能单元在第一开关周期内储能,在第二开关周期内向电源输出端(OUT)输出半周期充电信号,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单元在第一储能单元输出充电信号的过程中输出匹配于该半周期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第二开关通路,其连接在第一电容(C1)与电源输出端(OUT)之间,具有响应于开关信号的第二储能单元以及第二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二储能单元在第二开关周期内储能,在第一开关周期内向电源输出端(OUT)输出另半周期充电信号,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单元在第二储能单元输出充电信号的过程中输出匹配于该另半周期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单元为串联于第一电容(C1)与电源输出端(OUT)之间的第一储能电感(L3);所述第二储能单元为串联于第一电容(C1)与电源输出端(OUT)之间的第二储能电感(L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电感(L3),其第一端连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其第二端连接第一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单元串联于第一耦合补偿开关支路上,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开关支路在第一储能电感(L3)储能过程中闭合导通向第一耦合补偿单元储能,所述第一耦合补偿开关支路在第一储能电感(L3)输出充电信号的过程中断开由第一耦合补偿单元输出匹配于该半周期的波纹频率分量补偿信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电感(L4),其第一端连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其第二端连接第二耦合补偿单元;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单元串联于第二耦合补偿开关支路上,所述第二耦合补偿开关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珍李丹王浩胡晗凌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众智科技服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