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29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涉及古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微控制器及与微控制器电性相连的5G模块,设置有与微控制器电性相连接的监测单元A和监测单元B,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通过监测单元A中的土压传感器A和温湿度传感器A及监测单元B中的土压传感器B和温湿度传感器B分别对古木建筑周围土壤所受到的压力及古木建筑室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工作人员可进行数据对比,判断其数据是否相一致,从而判断土压传感器A、温湿度传感器A、土压传感器B和温湿度传感器B其是否存在故障,解决了现对古木建筑内部的温湿度及建筑周围土壤所受到的压力所监测的数据均为单组,无其他数据监测组进行对比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古木建筑遗产保护
,特别涉及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承载着一个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人类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其中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体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亟需保护。
[0003]现对于古木建筑遗产保护通常采用数据监测的方式进行保护,通过对古木建筑内部的温湿度及建筑周围土壤所受到的压力进行监测并实时传输,通过对于监测数据的变化,判断古木建筑是否存在问题,而现对古木建筑内部的温湿度及建筑周围土壤所受到的压力所监测的数据均为单组,无其他数据监测组进行对比,这就导致,一旦用于监测古木建筑内部的温湿度及建筑周围土壤所受到压力的监测器件发生故障,导致其所监测的数据不准确,例如一直保持在同一数据值范围内,这就导致一旦古木建筑发生问题,但相应的监测器件无法将正确的数据传回,使得相应的负责人员无法及时知晓,从而无法进行及时保护,导致古木建筑遗产受到损坏;
[0004]用于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监测装置如果因故障或其他因素发生短时间断电时,因其处于古木建筑区域,负责人员无法知悉,当相应负责人员按规定,间隔一段时间前往对数据监测装置进行检查时,其也无法判断数据监测装置是否发生断电现象,这就导致无法及时的对断电原因进行检查及维修,使得后续可能一直发生短时间断电现象,从而影响到对古木建筑遗产的保护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分别通过监测单元A中的土压传感器A和温湿度传感器A及监测单元B中的土压传感器B和温湿度传感器B分别对古木建筑周围土壤所受到的压力及古木建筑室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而监测单元A和监测单元B其所无线网络传输至古木建筑遗产保护中心的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可进行数据对比,判断其数据是否相一致,是否有过大偏差,从而判断土压传感器A、温湿度传感器A、土压传感器B和温湿度传感器B其是否存在故障,从而保证对古木建筑遗产的保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的监测数据而导致无法及时知晓古木建筑遗产的实际数据信息而导致古木建筑遗产受到损坏情况的发生。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矩形壳体结构,壳体内部设置有微控制器及与微控制器电性相连的5G模块,5G模块与古木建筑遗产保护中心无线网络传输连接,壳体前端面左侧方安装有与微控制器电性相连的触摸显示屏;设置有与微控制器电性相连接的监测单元A和监测单元B,监测单元A经由土压传感器A和温湿度传感器A共同组成,土压传感器A设置于古木建筑外墙体
底部土壤内,温湿度传感器A设置于古木建筑室内,监测单元B经由土压传感器B和温湿度传感器B共同组成,土压传感器B和温湿度传感器B所设置位置分别与土压传感器A和温湿度传感器A位置相邻。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前端面右侧方开设有一处收纳槽,收纳槽呈矩形槽结构,收纳槽内端后侧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设置有一块凸起块,凸起块呈方形块结构,凸起块高度为收纳槽深度的三分之一,四块凸起块前端面中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螺纹盲孔;所述收纳槽内插接有一块展示件,展示件呈矩形块结构,展示件前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安装孔位,每处安装孔位内均插接有一根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螺柱端穿过安装孔位螺纹连接在螺纹盲孔内,此时展示件后端面与凸起块前端面相接触,展示件前端面与壳体前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内端后侧面中心部位开设有一处弹簧收纳槽,弹簧收纳槽呈方形槽结构;弹簧收纳槽内插接有一块抵压块,抵压块呈方形块结构,抵压块后端面与弹簧收纳槽内端后侧面之间通过一根复位弹簧A固定相连接,复位弹簧A普通伸展状态下,抵压块脱离弹簧收纳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抵压块右端面开设有一处插槽,插槽呈圆形槽结构,壳体右端面开设有一处与收纳槽相连通的插接孔,插接孔为圆孔,插接孔直径与插槽直径相一致;所述抵压块顶端面开设有一处复位收纳槽,复位收纳槽为圆形槽结构,复位收纳槽内插接有一根铁质阻碍柱,铁质阻碍柱底端面与复位收纳槽内端底面通过一根复位弹簧B固定相连接;复位弹簧B普通伸展状态下,铁质阻碍柱顶端面与抵压块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内端后侧面相邻弹簧收纳槽顶部部位设置有一块挡块,挡块顶端面与底端面之间共同开设有一处限位插孔,限位插孔为圆孔;挡块顶端面安装有一组电磁铁,电磁铁与微控制器电性相连接;当限位插孔与复位收纳槽处于同一轴心状态时,复位弹簧A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插槽与插接孔处于同轴心状态,并且此时插槽与插接孔之间共同插接有一根限位插杆,限位插杆左端与插槽内端左侧面相接触时,限位插杆右端突出于壳体右端面;所述壳体右端面设置有一块塑料卡块,塑料卡块右端面开设有一处卡扣槽,限位插杆可卡接入卡扣槽内;当限位插孔与复位收纳槽处于同一轴心状态,且电磁铁通电时,铁质阻碍柱顶端插接在限位插孔内,此时复位弹簧B被拉伸。
[0011]进一步的,所述展示件前端面与后端面共同开设有一处贯通开口,贯通开口呈矩形开口结构,贯通开口内端前侧方固定安装有一块透明玻璃,贯通开口内端后侧方固定安装有一张橡胶弹性层,橡胶弹性层宽度大于贯通开口宽度;当限位插孔与复位收纳槽处于同一轴心状态时,抵压块前端面与橡胶弹性层后端面相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玻璃后端面安装有一块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后端面中心部位内嵌安装有一块薄型塑料壳体,薄型塑料壳体采用内中空结构,薄型塑料壳体内腔内填充有红色溶液。
[0013]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弹性层前端面中心部位设置有一根圆锥刺破凸起,圆锥刺破凸起高度大于薄型塑料壳体厚度,抵压块前端面与橡胶弹性层后端面相接触时,圆锥刺破凸起不与薄型塑料壳体相接触;当复位弹簧A处于普通伸展状态,抵压块抵压橡胶弹性层,圆锥刺破凸起刺穿薄型塑料壳体;圆锥刺破凸起外周面开设有一处引导槽,引导槽长度与圆锥刺破凸起高度相一致。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分别通过监测单元A中的土压传感器A和温湿度传感器A及监测单元B中的土压传感器B和温湿度传感器B分别对古木建筑周围土壤所受到的压力及古木建筑室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而监测单元A和监测单元B其所无线网络传输至古木建筑遗产保护中心的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可进行数据对比,判断其数据是否相一致,是否有过大偏差,从而判断土压传感器A、温湿度传感器A、土压传感器B和温湿度传感器B其是否存在故障,从而保证对古木建筑遗产的保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的监测数据而导致无法及时知晓古木建筑遗产的实际数据信息而导致古木建筑遗产受到损坏情况的发生。
[0016]此外,当本专利技术因故障或其他因素发生短时间断电时,再无电磁铁的磁吸下,铁质阻碍柱将不在限位抵压块,而抵压块则在复位弹簧A的复位作用下向前方移动,从而使得圆锥刺破凸起刺破薄型塑料壳体,而薄型塑料壳体内红色溶液将流出从而将无纺布层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呈矩形壳体结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微控制器(1012)及与微控制器(1012)电性相连的5G模块(1013),5G模块(1013)与古木建筑遗产保护中心无线网络传输连接,壳体(1)前端面左侧方安装有与微控制器(1012)电性相连的触摸显示屏(101);设置有与微控制器(1012)电性相连接的监测单元A(01)和监测单元B(02),监测单元A(01)经由土压传感器A(011)和温湿度传感器A(012)共同组成,土压传感器A(011)设置于古木建筑外墙体底部土壤内,温湿度传感器A(012)设置于古木建筑室内,监测单元B(02)经由土压传感器B(021)和温湿度传感器B(022)共同组成,土压传感器B(021)和温湿度传感器B(022)所设置位置分别与土压传感器A(011)和温湿度传感器A(012)位置相邻。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端面右侧方开设有一处收纳槽(102),收纳槽(102)呈矩形槽结构,收纳槽(102)内端后侧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设置有一块凸起块(106),凸起块(106)呈方形块结构,凸起块(106)高度为收纳槽(102)深度的三分之一,四块凸起块(106)前端面中心部位均开设有一处螺纹盲孔(107);所述收纳槽(102)内插接有一块展示件(2),展示件(2)呈矩形块结构,展示件(2)前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安装孔位(201),每处安装孔位(201)内均插接有一根锁紧螺栓(3),锁紧螺栓(3)的螺柱端穿过安装孔位(201)螺纹连接在螺纹盲孔(107)内,此时展示件(2)后端面与凸起块(106)前端面相接触,展示件(2)前端面与壳体(1)前端面处于同一平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102)内端后侧面中心部位开设有一处弹簧收纳槽(103),弹簧收纳槽(103)呈方形槽结构;弹簧收纳槽(103)内插接有一块抵压块(5),抵压块(5)呈方形块结构,抵压块(5)后端面与弹簧收纳槽(103)内端后侧面之间通过一根复位弹簧A(501)固定相连接,复位弹簧A(501)普通伸展状态下,抵压块(5)脱离弹簧收纳槽(103)。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古木建筑遗产保护的数据精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块(5)右端面开设有一处插槽(502),插槽(502)呈圆形槽结构,壳体(1)右端面开设有一处与收纳槽(102)相连通的插接孔(1011),插接孔(1011)为圆孔,插接孔(1011)直径与插槽(502)直径相一致;所述抵压块(5)顶端面开设有一处复位收纳槽(503),复位收纳槽(503)为圆形槽结构,复位收纳槽(503)内插接有一根铁质阻碍柱(504),铁质阻碍柱(504)底端面与复位收纳槽(503)内端底面通过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王荻周雯贺方倩孙佳佳鲍晨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