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2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涉及抛丸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依靠人工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抛丸或喷砂除锈处理,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抛丸装置,抛丸装置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抛丸装置的出料口朝向机器人本体的底部,以使机器人本体在前后移动时,抛丸装置能够对钢结构表面抛丸处理;机器人本体包括机架,在机架底部设置有两组电机驱动轮和一组转向轮,两组电机驱动轮设置在机架的前侧,转向轮设置在机架的后侧;在机架上还设置有磁吸机构,磁吸机构用于提供使机器人本体吸附在钢结构表面的吸附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使用不同工况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专用爬壁机器人。专用爬壁机器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抛丸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抛丸是指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工作表面上,让丸料冲击工作表面,然后在机器内部通过配套的吸尘器的气流清洗作用,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并且使丸料可以再次利用的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更快,更有效,同时抛丸机配套除尘器使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及附着物统一回收处理,更加环保。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钢结构表面的抛丸处理,目前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抛丸机或喷砂设备以完成钢结构表面的除锈处理,在对钢结构立面进行抛丸或喷砂除锈处理时,需要搭设支架以满足施工人员施工需求,但是依靠人工完成抛丸或喷砂除锈处理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0004]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依靠人工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抛丸或喷砂除锈处理,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依靠人工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抛丸或喷砂除锈处理,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抛丸装置,所述抛丸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抛丸装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以使所述机器人本体在前后移动时,所述抛丸装置能够对钢结构表面抛丸处理;
[0008]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两组电机驱动轮和一组转向轮,两组所述电机驱动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侧,所述转向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后侧;
[0009]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磁吸机构,所述磁吸机构用于提供使所述机器人本体吸附在钢结构表面的吸附力。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电机驱动轮包括电机驱动机构、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与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电机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转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机构设置有四组,其中两组所述磁吸机构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之间,另外两组所述磁吸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轮的两侧。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机构为永磁体。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保护罩。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丸装置设置在两组所述电机驱动轮之间。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丸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物料仓、物料输送机构和物料回收机构,所述装置本体与所述物料仓分离设置,所述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
[0016]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抛丸机构和出料口,所述抛丸机构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所述物料输送机构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将所述物料仓内的物料输送至所述抛丸机构,并在所述抛丸机构抛射下从所述出料口排出冲击工件表面;
[0017]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回收口,所述回收口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下方,所述物料回收机构与所述回收口连接,所述物料回收机构将从所述回收口收集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物料仓内。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空压机组及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接在所述物料仓底部,所述空压机组用于将所述物料仓内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进料口;
[0019]所述物料回收机构包括真空机组、回收管道和回收仓,所述回收管道连接在所述回收口与所述物料仓之间,所述真空机组与所述物料仓连接,所述真空机组用于将所述回收口收集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物料仓,并且将颗粒物输送至所述回收仓。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丸机构包括抛丸电动机和抛丸轮组件,所述抛丸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所述抛丸电动机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抛丸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抛丸轮组件。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磁吸机构、所述电机驱动轮、物料输送机构和物料回收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抛丸装置,所述抛丸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抛丸装置能够跟随机器人本体移动,所述抛丸装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在机器人本体移动时完成钢结构表面的抛丸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达到环保要求;机器人本体由电机驱动轮和转向轮构成,两组电机驱动轮独立分开运行,电机驱动轮和转向轮能够实现机器人本体的前进、后退以及转向需要,便于在钢结构表面上移动已完成钢结构表面的抛丸处理;在机架上设置有磁吸机构,磁吸机构满足机器人本体在钢结构表面立面行走时的磁吸附能力,保证机器人本体吸附在钢结构表面上,使其具备爬壁功能,高效快速处理钢结构表面。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抛丸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抛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0、抛丸装置;200、机器人本体;1、装置本体;2、物料仓;3、物料输送机构;4、物料回收机构;5、机架;11、进料口;12、抛丸机构;13、抛丸电动机;14、抛丸轮组件;15、回收口;16、出料口;31、空压机组;32、输送管道;41、真空机组;42、回收管道;43、回收仓;51、电机驱动轮;52、转向轮;53、磁吸机构;54、保护罩;511、电机驱动机构;512、第一行走轮;513、第二行走轮;514、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4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以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技术提供的任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抛丸装置,所述抛丸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抛丸装置的出料口朝向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以使所述机器人本体在前后移动时,所述抛丸装置能够对钢结构表面抛丸处理;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两组电机驱动轮和一组转向轮,两组所述电机驱动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侧,所述转向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后侧;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磁吸机构,所述磁吸机构用于提供使所述机器人本体吸附在钢结构表面的吸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机驱动轮包括电机驱动机构、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与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电机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机构设置有四组,其中两组所述磁吸机构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之间,另外两组所述磁吸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向轮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机构为永磁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保护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装置设置在两组所述电机驱动轮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抛丸专用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香赵守乾王纯王广泽
申请(专利权)人:仕帆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