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505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盖梁施工应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包括墩柱、承重主梁、分配次梁和盖梁,承重主梁设置于墩柱的顶部,分配次梁设置于承重主梁的顶部,盖梁设置于分配次梁的顶部,承重主梁的底部且位于墩柱的两侧均设有砂筒,砂筒的顶部与承重主梁之间固定设有砂筒垫板,砂筒的底部固定设有钢棒垫板,墩柱的内部穿过设有钢棒,钢棒垫板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钢棒穿过的半圆形孔,钢棒垫板的两侧和墩柱的侧壁均开设有对拉杆预留孔,且对拉杆预留孔的内部穿过设有对拉杆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后场制作后,前场组装,整体结构安装简单,且安装质量容易控制。且安装质量容易控制。且安装质量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盖梁施工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盖梁施工一般采用穿心钢棒和砂筒承载组合结构,砂筒在穿心钢棒上的稳定支撑是结构传力的关键。传统是通过在穿心钢棒上固定一块垫平钢板来保证砂筒垂直受力和稳定传力。
[0003]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垫平钢板与穿心钢棒间固定不牢固、垫平钢板周转使用后扭曲变形以及操作人员安装时未将垫平钢板安装水平等原因,造成砂筒与钢棒之间存在一定的转角、未有效紧密贴合,导致支撑结构无法由上至下垂直传力,从而受力性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给整个结构的正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通过在穿心钢棒上固定一块垫平钢板会造成砂筒与钢棒之间存在一定的转角、未有效紧密贴合,导致支撑结构无法由上至下垂直传力,从而受力性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给整个结构的正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包括墩柱、承重主梁、分配次梁和盖梁,所述承重主梁设置于墩柱的顶部,所述分配次梁设置于承重主梁的顶部,所述盖梁设置于分配次梁的顶部,所述承重主梁的底部且位于墩柱的两侧均设有砂筒,所述砂筒的顶部与承重主梁之间固定设有砂筒垫板,所述砂筒的底部固定设有钢棒垫板,所述墩柱的内部穿过设有钢棒,所述钢棒垫板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钢棒穿过的半圆形孔,所述钢棒垫板的两侧和墩柱的侧壁均开设有对拉杆预留孔,且对拉杆预留孔的内部穿过设有对拉杆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盖梁的两侧为施工平台,所述盖梁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防护栏。
[0008]优选的,所述钢棒垫板采用厚度为2cm的Q235钢板。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对拉杆预留孔呈对称位于半圆形孔的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砂筒的直径为350mm。
[0011]优选的,所述钢棒的直径为140mm,所述对拉杆的直径为25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盖梁施工托架装置,通过在钢棒垫板上穿过设置对拉杆,可重复周转使用,同时能有效降低传统通过在穿心钢棒上固定一块垫平钢板会造成砂筒与钢棒之间存在一定的转角,使得整个结构的正常使用安全性提高。
[00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后场制作后,前场组装,整体结构安装简单,且安装质量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的侧面图。
[0018]图中:1、墩柱;2、承重主梁;3、分配次梁;4、盖梁;5、砂筒;6、砂筒垫板;7、钢棒垫板;8、钢棒;9、对拉杆;10、施工平台;11、防护栏、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3,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包括墩柱1、承重主梁2、分配次梁3和盖梁4,承重主梁2设置于墩柱1的顶部,分配次梁3设置于承重主梁2的顶部,盖梁4设置于分配次梁3的顶部,承重主梁2的底部且位于墩柱1的两侧均设有砂筒5,砂筒5的直径为350mm,砂筒5的顶部与承重主梁2之间固定设有砂筒垫板6,砂筒5的底部固定设有钢棒垫板7,钢棒垫板7采用厚度为2cm的Q235钢板,墩柱1的内部穿过设有钢棒8,钢棒垫板7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钢棒8穿过的半圆形孔,钢棒垫板7的两侧和墩柱1的侧壁均开设有对拉杆预留孔,两个对拉杆预留孔呈对称位于半圆形孔的两侧,且对拉杆预留孔的内部穿过设有对拉杆9并通过螺母12固定连接,钢棒8的直径为140mm,对拉杆9的直径为25mm。
[0022]盖梁4的两侧为施工平台10,盖梁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防护栏11,防护栏11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
[0023]本技术中,在墩身钢筋和模板施工阶段,按照设计位置和尺寸,通过预埋钢套管形成钢棒8和对拉杆9的预留孔洞,在墩身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将满足设计要求的钢棒8和对拉杆9吊装安装到对应的预留孔洞位置,将两侧的砂筒垫板6和钢棒垫板7安放在钢棒8上后,将2根对拉杆9用力对拉后上紧螺母,最后安装主承重梁2、分配次梁3和盖梁4系统等。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梁施工托架装置,包括墩柱(1)、承重主梁(2)、分配次梁(3)和盖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主梁(2)设置于墩柱(1)的顶部,所述分配次梁(3)设置于承重主梁(2)的顶部,所述盖梁(4)设置于分配次梁(3)的顶部,所述承重主梁(2)的底部且位于墩柱(1)的两侧均设有砂筒(5),所述砂筒(5)的顶部与承重主梁(2)之间固定设有砂筒垫板(6),所述砂筒(5)的底部固定设有钢棒垫板(7),所述墩柱(1)的内部穿过设有钢棒(8),所述钢棒垫板(7)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所述钢棒(8)穿过的半圆形孔,所述钢棒垫板(7)的两侧和墩柱(1)的侧壁均开设有对拉杆预留孔,且对拉杆预留孔的内部穿过设有对拉杆(9)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东白丽锋杜伟强朱建伟郁海亮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