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79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便利的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能有效排水的同时,以保证回填土体和箱涵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已开挖完成的排水沟和布置于该排水沟底部用于为满足管道敷设或检修需要的暗埋箱涵,所述暗埋箱涵外部与排水沟之间形成排水盲沟,该排水盲沟内填筑有能够保证渗水顺坡自流排出至所述排水沟外的垫料层,所述垫料层上方铺设有防止所述排水盲沟堵塞的反虑透水层,并在反虑透水层上部回填土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电水利、铁路、交通、市政等涉及基建等相关行业。市政等涉及基建等相关行业。市政等涉及基建等相关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适用于水电水利、铁路、交通、市政等涉及基建等相关行业。

技术介绍

[0002]基建工程为满足管道敷设或者检修需要,经常需要设置暗埋箱涵,箱涵外部回填土体,回填土体的渗水不仅影响回填土体自身稳定,而且过高的外水压力对对箱涵的结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箱涵需设置有效的外排水结构,对回填土体渗水进行有效排泄。排水措施的合理设置不仅关系到工程投资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还影响回填土体和箱涵的整体稳定性,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便利的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能有效排水的同时,以保证回填土体和箱涵的稳定。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已开挖完成的排水沟和布置于该排水沟底部用于为满足管道敷设或检修需要的暗埋箱涵,所述暗埋箱涵外部与排水沟之间形成排水盲沟,该排水盲沟内填筑有能够保证渗水顺坡自流排出至所述排水沟外的垫料层,所述垫料层上方铺设有防止所述排水盲沟堵塞的反虑透水层,并在反虑透水层上部回填土体。
[0005]所述垫料层由形状不一的块石填筑而成,块石与块石之间形成有保证渗水通过的缝隙。
[0006]所述反虑透水层具有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砂砾石层I、土工布和砂砾石层II。其中土工布可以阻止上部回填土体中的细颗粒填充、堵塞下部块石之间的缝隙,保证排水盲沟的排水效果,土工布透水性能好,能有效保证砂砾石层II上部回填土体中的渗水可顺利透过砂砾石层II、土工布和砂砾石层I进入回填有块石的排水盲沟内,然后顺坡自流排泄;砂砾石层用于保护土工布不受上部回填土体损伤和下部块石顶破。
[0007]所述暗埋箱涵外围两侧的块石分层、且均衡同步上升填筑。
[0008]所述暗埋箱涵采用预制管节拼装而成,或者采用混凝土现浇筑而成。
[0009]所述块石采用轻型碾压设备碾压,块石与块石之间的孔隙率控制在20~25%。
[0010]所述暗埋箱涵顶部的块石填筑高度为高于该暗埋箱涵顶部的0.8~1.2m。
[0011]所述砂砾石层I和砂砾石层II的铺设厚度为0.3~0.5m。
[0012]所述土工布的土工布规格为300~400g/m2。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简单可靠,施工方便,在布置于排水沟底部的暗埋箱涵外围(即箱涵两侧及顶部)两侧及顶部填筑块石形成了排水盲沟(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有效利用块石与块石之间的缝隙,实现了外排水结构可和场地回填同步施工,节省了工期;砂砾石层和土工布共同作用形成排水盲沟上部的反虑透水层,阻挡土体
细颗粒,同时又可以顺利透水,保证了下部排水盲沟的可靠排水;本技术的块石可结合场地开挖就地取材,有利于土石方平衡,节省了工程投资;本技术的外排水结构完全做到了和暗埋箱涵整体结构的内外分隔,无需在暗埋箱涵开孔或者埋管,提高了暗埋箱涵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渗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具有为满足管道敷设或检修需要设置的暗埋箱涵1,暗埋箱涵1布置于已开挖完成的排水沟底部(开挖场地底部),排水沟与暗埋箱涵1两外侧以及顶部之间形成了暗埋箱涵1外部的排水盲沟,排水盲沟填筑有块石2,块石与块石之间具有空隙,以保证渗水能够顺坡自流排出至排水沟外,块石顶层铺设有反虑透水层。
[0016]本实施例的反虑透水层具有由下而上依次铺设有砂砾石层I3、土工布4和砂砾石层II5,砂砾石层II上部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土体施工。其中土工布可以阻止回填土体中的细颗粒填充、堵塞下部块石之间的缝隙,保证了排水盲沟的排水效果。砂砾石层I用于保护土工布不受上部回填土体损伤,砂砾石层II用于保护土工布不受下部块石顶破。回填土体中的渗水可顺利透过砂砾石层II、土工布和砂砾石层I进入块石回填形成排水盲沟内,然后顺坡自流排泄。
[0017]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法:
[0018]1、进行场地开挖和平整;
[0019]2、在开挖场地底部施工暗埋箱涵1,该箱涵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预制管节拼装,或者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0020]3、在暗埋箱涵1两侧的开挖场地上分层回填块石,左右两侧回填需均衡上升,块石采用轻型碾压设备碾压,孔隙率按20~25%控制,块石填筑高度以超过暗埋箱涵1顶部的高度控制在0.8~1.2m;
[0021]4、在块石顶面铺设一层砂砾石层I3,砂砾石层I上铺设一层土工布4,土工布之上再摊铺一层砂砾石层II5,砂砾石层厚0.3~0.5m,土工布规格为300~400g/m2;
[0022]5、在砂砾石层II5上部施工回填土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已开挖完成的排水沟和布置于该排水沟底部的暗埋箱涵(1),所述暗埋箱涵(1)外部与排水沟之间形成排水盲沟,该排水盲沟内填筑有能够保证渗水顺坡自流排出至所述排水沟外的垫料层,所述垫料层上方铺设有防止所述排水盲沟堵塞的反虑透水层,并在反虑透水层上部回填土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料层由形状不一的块石(2)填筑而成,块石(2)与块石(2)之间形成有保证渗水通过的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虑透水层具有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砂砾石层I(3)、土工布(4)和砂砾石层II(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箱涵(1)外围两侧的块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利发陈鹏余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