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偃松种子催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470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偃松种子催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冷库保存的偃松种子;(2)250mg/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偃松种子催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木育苗
,尤其是涉及一种偃松种子催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偃松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乡土生态经济型树种,同时也是重要的木本粮油树种。其生态价值突出,是寒温带高纬度高海拔的山地建群树种,对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有积极的作用,也是珍贵动物紫貂、灰鼠等的栖息场所;其营养价值极高,种仁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油脂成分和杏油、橄榄油类似;其药用价值显著,可治疗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等病症。但是,偃松种子属于中度综合深休眠类型,人工育苗播种前若不进行专门的催芽处理,当年出芽率极低,无法达到育苗要求标准,目前没有成熟高效的偃松种子催芽技术,极大的限制了偃松的人工培育及遗传改良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偃松催芽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偃松种子的催芽方法,打破了偃松的休眠机制,解决了偃松种子天然发芽困难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偃松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冷库保存的前一年的偃松种子;(2)将步骤(1)的偃松种子在浓度为250mg/L

35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常温浸泡48小时;(3)将步骤(2)处理后沉底的种子取出,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10min

2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4)将细沙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2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5)将步骤(3)处理过的种子与步骤(4)处理过的细沙按照种子:细沙为1:3的比例混匀;(6)将步骤(5)处理过种子细沙混合物置于无菌的桶内,用电热毯包裹,温度控制为45℃

55℃,湿度控制为手攥不出水为宜,每天翻倒3次,连续催芽有30%以上的种子出芽露白即可进行后续播种。
[0005]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偃松种子的催芽方法使用冷库直接保存的偃松种子,与混砂雪藏的方法相比更加简洁高效,更加节省人力、财力、物力。赤霉素溶液浸种,能够快速有效打破偃松种子内部休眠的生理现象,从而明显缩短偃松种子的发芽时间。在播种之前对偃松种子进行消毒,能够有效减少苗木的病害,提高发芽成苗之后苗木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0007]实施例1一种偃松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2021年4月,从大兴安岭呼中区收集2020年12月份置于冷库中保存的偃松种子;(2)将步骤(1)的偃松种子在浓度为25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常温浸泡48小时;(3)将步骤(2)处理后沉底的种子取出,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1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4)将细沙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2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5)将步骤(3)处理过的种子与步骤(4)处理过的细沙按照种子:细沙为1:3的比例混匀;(6)将步骤(5)处理过种子细沙混合物置于无菌的桶内,用电热毯包裹,温度控制为45℃,湿度控制为手攥不出水为宜,每天翻倒3次,连续催芽有30%以上的种子出芽露白即可进行后续播种。
[0008]实施例2一种偃松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2021年4月,从大兴安岭呼中区收集2020年12月份置于冷库中保存的偃松种子;(2)将步骤(1)的偃松种子在浓度为3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常温浸泡48小时;(3)将步骤(2)处理后沉底的种子取出,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15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4)将细沙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2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5)将步骤(3)处理过的种子与步骤(4)处理过的细沙按照种子:细沙为1:3的比例混匀;(6)将步骤(5)处理过种子细沙混合物置于无菌的桶内,用电热毯包裹,温度控制为50℃,湿度控制为手攥不出水为宜,每天翻倒3次,连续催芽有30%以上的种子出芽露白即可进行后续播种。
[0009]实施例3一种偃松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2021年4月,从大兴安岭呼中区收集2020年12月份置于冷库中保存的偃松种子;(2)将步骤(1)的偃松种子在浓度为35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常温浸泡48小时;(3)将步骤(2)处理后沉底的种子取出,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
2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4)将细沙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2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5)将步骤(3)处理过的种子与步骤(4)处理过的细沙按照种子:细沙为1:3的比例混匀;(6)将步骤(5)处理过种子细沙混合物置于无菌的桶内,用电热毯包裹,温度控制为55℃,湿度控制为手攥不出水为宜,每天翻倒3次,连续催芽有30%以上的种子出芽露白即可进行后续播种。
[0010]对比例1: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把冷库保存的偃松种子换成常温保存的偃松种子。
[0011]对比例2: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把250mg/L的赤霉素溶液换成蒸馏水。
[0012]对比例3: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步骤(6)中把电热毯移除,温度为常温。
[0013]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分别采用实施例组和对比例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到相同试验苗圃,其它管理方法均相同,有30%以上种子出芽时,统计出芽时间并进行苗床播种,播种25天后,统计出苗率,实施例和对比例偃松种子催芽方法的催芽效果见下表。处理类型30%出芽时间出苗率实施例17天91%实施例26天93%实施例35天90%对比例115天55%对比例210天80%对比例320天78%
[0014]由表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偃松种子催芽方法对偃松种子的催芽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偃松种子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冷库保存的前一年的偃松种子;(2)将步骤(1)的偃松种子在浓度为250mg/L

35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常温浸泡48小时;(3)将步骤(2)处理后沉底的种子取出,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10min

2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4)将细沙置于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常温浸泡20min消毒,期间用木棍不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5)将步骤(3)处理过的种子与步骤(4)处理过的细沙按照种子:细沙为1:3的比例混匀;(6)将步骤(5)处理过种子细沙混合物置于无菌的桶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刚孙璐马铭浩
申请(专利权)人: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