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及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4468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及扫地机器人,该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包括外壳及悬崖传感器,其中,外壳具有设有开口的腔体,腔体具有背壁面和位于背壁面两侧的侧面,外壳包括设置于背壁面的限位筋和设于侧面的支撑筋,限位筋底面高于支撑筋的顶面,外壳还包括凸筋,凸筋自支撑筋的顶面朝向靠近限位筋方向突出设置;悬崖传感器包括悬崖传感器本体及位于悬崖传感器本体侧壁的竖筋,悬崖传感器装设于腔体时,悬崖传感器顶部抵于限位筋底部,竖筋底部抵于支撑筋顶面,竖筋侧面抵于凸筋,以避免悬崖传感器在外壳内晃动,且装配便捷,结构简单。构简单。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家用扫地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扫地机器人周向布设有若干悬崖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信号,识别过高台阶,防止机器跌落,悬崖传感器固定可靠性与稳定性对机器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扫地机内部集成系统繁多,空间紧凑,悬崖传感器装配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及扫地机器人,该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装配便捷,结构简单。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包括:
[0005]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背壁面和位于所述背壁面两侧的侧面,所述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壁面的限位筋和设于所述侧面的支撑筋,所述限位筋底面高于所述支撑筋的顶面,所述外壳还包括凸筋,所述凸筋自所述支撑筋的顶面朝向靠近所述限位筋方向突出设置;
[0006]悬崖传感器,所述悬崖传感器包括悬崖传感器本体及位于所述悬崖传感器本体侧壁的竖筋,所述悬崖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腔体时,所述悬崖传感器顶部抵于所述限位筋底部,所述竖筋底部抵于所述支撑筋顶面,所述竖筋侧面抵于所述凸筋。
[0007]如此设置,外壳包括限位筋、支撑筋及凸筋,且限位筋底面高于支撑筋的顶面,以悬崖传感器安装时,首先悬崖传感器进入腔体,悬崖传感器顶部抵于限位筋底部,竖筋底部抵于支撑筋顶面,以限制悬崖传感器竖直方向移动,而后竖筋侧面抵于凸筋,以限制悬崖传感器前后方向移动,避免悬崖传感器晃动。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筋具有第一配合面和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背设置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与所述背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竖筋包括位于所述竖筋底部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一配合面滑动配合以将所述悬崖传感器沿着所述支撑筋的长度方向装设于所述腔体。
[0009]如此设置,凸筋设置第一配合面与竖筋底部设置第一导向面滑动配合,以悬崖传感器滑动进入腔体,导向接触精度高,滑行时,平稳性好;第二配合面与背壁面相对设置,以竖筋底部抵于第二配合面时,抵挡悬崖传感器从腔体中脱离。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为适配于所述第一导向面的斜面或弧面。
[0011]如此设置,第一导向面设为斜面或弧面,以减少悬崖传感器滑动时的磨损且斜面或者弧面以点接触更省力,便于悬崖传感器滑动入腔体进行装配;另外第一配合面与第一导向面相配合,易于第一配合面与第一导向面接触运动,减小悬崖传感器滑动阻力。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筋还包括位于所述竖筋底部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背设置,所述悬崖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腔体时,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抵接。
[0013]如此设置,竖筋还包括第二导向面且与第二配合面抵接,以抵于凸筋,避免悬崖传感器滑落,另外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导向面相背设置,以便于悬崖传感器装配的同时限制移动。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为适配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斜面或弧面。
[0015]如此设置,第二导向面设为斜面或弧面,以减少悬崖传感器滑入时的磨损,便于悬崖传感器滑动入腔体进行装配;另外第二配合面与第二导向面相配合,限制悬崖传感器在腔体内前后移动。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具有开设于所述背壁面的线槽。
[0017]如此设置,在背壁面开设线槽,以悬崖传感器装设于腔体时,悬崖传感器与背壁面贴合装置,悬崖传感器导线穿设于线槽,线路布置简洁,便于悬崖传感器安装。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外壳,所述底盖具有与相对腔体对应的避让孔,所述悬崖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腔体时,所述悬崖传感器穿设所述避让孔。
[0019]如此设置,底盖开设避让孔且与腔体对应设置,以悬崖传感器穿设避让孔,并向地面发射信号。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自所述避让孔的边沿朝向所述外壳延伸,且与所述背壁面间隔的相对设置。
[0021]如此设置,底盖包括挡板且与背壁面间隔相对设置,以挡于悬崖传感器外部,保护悬崖传感器。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还包括设于所述挡板背部的加强筋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加强筋一体成型。
[0023]如此设置,挡板背部设置加强筋且与强筋一体成型,以固定底盖整体结构,避免挡板保护悬崖传感器时产生变形。
[002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
[002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在装配时,竖筋底部的导向面与凸筋配合面接触,悬崖传感器易于滑入腔体,装配方便;另外限位筋与支撑筋限制悬崖传感器上下自由度移动,凸筋限制悬崖传感器前后自由度移动。
[0026]此外,底盖盖于外壳,起到保护悬崖传感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悬崖传感器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上述实施例中悬崖传感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上述实施例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外壳与底盖装配的示意图;
[0034]图8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5]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36]图10为图9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10、外壳;11、腔体;111、背壁面;112、侧面;12、限位筋;121、挡边;13、支撑筋;14、凸筋;141、第一配合面;142、第二配合面;15、线槽;20、悬崖传感器;21、悬崖传感器本体;22、竖筋;221、第一导向面;222、第二导向面;30、底盖;31、避让孔;32、挡板;3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背壁面和位于所述背壁面两侧的侧面,所述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壁面的限位筋和设于所述侧面的支撑筋,所述限位筋底面高于所述支撑筋的顶面,所述外壳还包括凸筋,所述凸筋自所述支撑筋的顶面朝向靠近所述限位筋方向突出设置;以及悬崖传感器,所述悬崖传感器包括悬崖传感器本体及位于所述悬崖传感器本体侧壁的竖筋,所述悬崖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腔体时,所述悬崖传感器顶部抵于所述限位筋底部,所述竖筋底部抵于所述支撑筋顶面,所述竖筋侧面抵于所述凸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具有第一配合面和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背设置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与所述背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竖筋包括位于所述竖筋底部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一配合面滑动配合以将所述悬崖传感器沿着所述支撑筋的长度方向装设于所述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崖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为适配于所述第一导向面的斜面或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崖传感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沛施博爱邓鹏韩川田攀艾凯凯宋永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