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发送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无线电发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446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经由交织器(31)在每次重发时具有不同交织图案的要发送的数据被输入到外编码部分(32),该外编码部分(32)执行对突发误差具有强校正能力的编码,如里德-所罗门编码。内编码部分(33)执行对随机误差具有强校正能力的编码,如turbo编码。以这种方式,在每次重发时发送不同的外码奇偶校验位,使得在解码方能够利用不同外码奇偶校验位的重发次数来解码外码,这增强了对突发误差的校正能力。结果,这样的重发可提供利用内编码的合并增益和利用外码的分集效应,使得可在充分利用重发效应的情况下实现随机和突发误差的有效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例如H-ARQ方案的重发技术改进通信质量的。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在无线通信领域,已开发了下行链路高速分组发送系统,其中多个移动台设备共享高速大容量下行链路信道,而基站设备向移动台设备发送分组。作为实现高速分组发送的技术之一,提出了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例如如日本专利公开号2001-352315所述。H-ARQ指的是通过合并ARQ和误差校正编码而获得的方案,并针对通过使用误差校正改进所接收信号的误码率而降低重发次数并改进吞吐量。作为H-ARQ的有前途的系统,提出了两种系统追逐(chase)合并类型方案和增量冗余类型方案。追逐合并类型H-ARQ的特征(下面称为“CC类型H-ARQ”)在于基站设备发送与上次发送的分组相同的分组。一旦接收到重发的分组,移动台设备就合并上次之前所接收的分组和这次重发的分组,并对所合并的信号执行误差校正解码。由此,在CC类型H-ARQ中,通过合并上次之前所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码字和这次重发的分组中包含的码字而增强了接收电平,并所以每次重复重发时改进了误码率特性。以这种方式,利用比一般ARQ少的重发次数消除了误差,由此改进了吞吐量。其间,在增量冗余类型H-ARQ(下面称为“IR类型H-ARQ”)中,其特征在于基站设备重发包括与上次之前发送的分组中包括的奇偶校验位不同的奇偶校验位的分组。移动台设备在缓冲器中保存每一接收的奇偶校验位,并一旦接收到重发的分组,就利用上次之前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奇偶校验位和重发中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奇偶校验位执行误差校正解码。由此,在IR类型中,用于误差校正解码的奇偶校验位在每次重发时递增,并所以在移动台设备中增强了误差校正能力,并结果每次重复重发时改进了误码率特性。以这种方式,利用比一般ARQ少的重发次数消除了误差,由此改进了吞吐量。此外,认为在H-ARQ中利用链接码使得误码率特性增强为更高并改进了吞吐量。例如,通过使用turbo码和里德-所罗门码作为链接码,可能获得通过turbo码抵抗白高斯噪声(即抵抗随机误差)的优点和通过里德-所罗门码抵抗脉冲状噪声(即抵抗突发误差)的优点,并可认为在各种传播环境中改进了误码率特性。如上所述,可认为在H-ARQ中利用链接码的确改进了各种传播环境中的误码率特性,但简单地合并它们仅产生它们的效果之和。例如,下面将讨论这样的情况,其中由turbo码和里德-所罗门码组成的链接码被应用到所谓H-ARQ类型1的方案中。H-ARQ类型1指的是发送与第一分组中的数据相同的重发分组中的编码数据的方案。更具体地,发送方对信息比特执行误差校正编码处理,添加误差检测码(例如CRC比特),并发送该结果。接收方对接收的分组执行误差校正解码,并还利用误差检测码执行误差检测。当检测到误差时,接收方丢弃包含误差的分组,并向发送方发送重发请求作为反馈。基于该重发请求,发送方用同样的代码编码该分组并重发该分组。重复这一系列处理直到检测不到误差为止。其间,即使当重复重发时,在分组中的同一位置发生脉冲状噪声的可能性仍很强。所以,尽管里德-所罗门码的确可抵抗突发误差,但是在第一次发送时不能由里德-所罗门码校正其误差的码元很可能在重发时发生错误。换言之,关于里德-所罗门码和重发之间的关系,几乎不能获得通过重发合并分组(追逐合并)的效果。这样的不方便在例如跳频类型OFDM系统中变得更显著。现在将简要描述跳频类型OFDM系统。在应用跳频的OFDM系统中,在多个小区之间使用不同的跳频图案,并由此可使小区之间的干扰平均以执行通信。换言之,考虑到图1所示的两个相邻小区A和B,小区A的基站BSA和小区B的基站BSB发送具有彼此不同的跳频图案的OFDM信号。一般来说,由于跳频图案在小区A和B中随机确定,所以在某一时间点在某一副载波上,跳频图案可能偶然彼此冲突。这将在下面参考图2进行描述。图2示出了从小区A的基站BSA发送的跳频OFDM信号和从小区B的基站BSB发送的跳频OFDM信号。垂直轴的一个单位代表副载波,而水平轴的一个单位代表一个突发周期。也就是说,一个OFDM码元位于图中的每一正方形中。从图2中可以看出,小区A的OFDM信号与小区B的OFDM信号偶然在某一时间点在某一副载波上发生冲突。在位于冲突的副载波上的数据码元中,接收质量与图3所示的其他数据码元相比发生降级。由此,在应用跳频的OFDM系统中,由于在忍受另一小区的干扰的码元中质量恶化,所以必须对解码执行误差校正处理,并将具有降级质量的码元数据向回校正为精确的解码数据。其间,由于因为码元冲突而造成的这种降级引起突发误差,所以仅例如turbo码的用于随机误差的误差校正是不够的,并且例如包括turbo码和里德-所罗门码的链接码在改进误码率特性方面变得特别有效。然而,如上所述,在跳频类型OFDM系统中仅合并链接码和H-ARQ将仅产生链接码的效果和H-ARQ的效果的效果之和,并不可能获得改进误码率特性的足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合并链接码和重发技术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通过重发改进误码率特性的效果的。该目的通过在每次链接编码传输数据用于发送的重发时对传输数据执行不同的外编码处理而实现。在下述实施例中,作为优选例子,提出了执行作为内编码处理的H-ARQ中传统使用的turbo编码处理,同时执行作为外编码处理的对于每次重发不同的里德-所罗门编码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了相邻小区的图;图2是解释跳频OFDM信号的数据码元冲突的图;图3是图示了由于冲突引起的数据码元的质量降级的图;图4是图示了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无线电发送设备的例子的方框图;图5是图示了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例子的方框图;图6是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编码部分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7(A)是图示了在第一发送时间从CRC添加部分输出的编码数据的格式的图;图7(B)是图示了在第一发送时间从外编码处理部分输出的编码数据的格式的图;图7(C)是图示了在第一发送时间从内编码处理部分输出的编码数据的格式的图;图8(A)是图示了在第一重发时间从CRC添加部分输出的编码数据的格式的图;图8(B)是图示了在第一重发时间从外编码处理部分输出的编码数据的格式的图;图8(C)是图示了在第一重发时间从内编码处理部分输出的编码数据的格式的图;和图9是图示了该实施例的解码部分的配置的方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4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线电发送设备的总体配置。无线电发送设备10被设计为在跳频OFDM系统中通过无线电发送传输信号。无线电发送设备10在编码部分11中编码传输数据。编码部分11从未示出的控制部分接收重发次数的信息作为输入,并根据重发次数执行不同的编码处理。稍后将描述编码部分11的具体配置。调制部分12对编码数据执行例如QPSK(四相移键控)和16QAM(正交调幅)的数字调制处理,并其后将该结果发出到副载波映射部分13。副载波映射部分13在预定跳频图案的副载波上映射调制的信号。多路复用部分14接收导频序列和控制数据、以及以相同方式获得的其他用户的映射的调制信号作为输入,对它们进行多路复用,并将结果发出到串/并(S/P)变换部分15。随后,快速逆傅立叶变换(IFFT)部分16对经过串/并变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电发送设备,包括:外编码部分,根据重发次数对传输数据执行不同的编码处理;内编码部分,对经过外编码处理的编码数据执行内编码处理;和发射机,通过无线电发送经过内编码处理的编码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井勇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