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电芯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绝缘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设置在金属外壳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正极柱和负极柱均设置在第一盖板上,负极柱与极组的第一端的负极片导电连接以形成负极组件,绝缘件设置在第一盖板和负极组件之间;极组的第二端的正极片与第二盖板导电连接。通过设置绝缘件以避免正极柱和负极柱之间短路,进而实现将正极柱和负极柱设置在电芯的同一端,这样,就只需要在电芯的一端预留焊接FPC的空间,进而减小了在对电芯焊接FPC时所需的安装空间,从而提高了电芯的使用的适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长电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定的局限性的问题。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效的能量存储装置,其作为动力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其中,使用长电芯(即长型电芯)有利于增加其组成的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0003]长电芯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现有技术中的长电芯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设置在长电芯的两端部,这样在进行PACK(电池包)组装过程中就需要在长电芯的两端均进行FPC(柔性电路板)焊接,即需要在长电芯的两端均预留焊接FPC的空间,这导致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来满足在长电芯的两端焊接FPC,进而导致长电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长电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其包括极组、正极柱、负极柱和金属外壳,极组设置在金属外壳内;极组的处于其第一端的极片为负极片,极组的处于其第二端的极片为正极片;金属外壳和极组之间设置有绝缘膜;电芯还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绝缘件,沿极组的多个极片的布置方向,金属外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设置在金属外壳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均与金属外壳接触导电;正极柱和负极柱均设置在第一盖板上,负极柱与极组的第一端的负极片导电连接以形成负极组件,绝缘件设置在第一盖板和负极组件之间;极组的第二端的正极片与第二盖板导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第一绝缘部设置在第一盖板和极组的第一端的负极片之间,第二绝缘部设置在负极柱和第一盖板之间。
[0007]进一步地,绝缘件还包括第三绝缘部,负极组件还包括导电件,导电件穿设在第一盖板上,导电件与负极柱导电连接并与极组的第一端的负极片导电连接;第三绝缘部设置在第一盖板和导电件之间。
[0008]进一步地,正极柱和第一盖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正极柱焊接在第一盖板上。
[0009]进一步地,电芯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均设置在极组的第二端的正极片和第二盖板之间,以使极组的第二端的正极片上的正极耳位于两个支撑部之间;极组的第二端的正极片上的正极耳与第二盖板接触导电。
[0010]进一步地,电芯还包括防爆阀,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上设置有防爆阀。
[0011]进一步地,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上设置有注液孔,以通过注液孔向金属外壳内注入电解液。
[0012]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上述的电芯。
[0013]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多个上述的电池模组。
[0014]根据本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多个上述的电芯。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电芯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绝缘件,沿极组的多个极片的布置方向,金属外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设置在金属外壳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与金属外壳接触导电。正极柱和负极柱均设置在第一盖板上,负极柱与极组的第一端的负极片导电连接以形成负极组件,绝缘件设置在第一盖板和负极组件之间;极组的第二端的正极片与第二盖板导电连接,故极组的第二端的正极片与正极柱导电连接。通过设置绝缘件以避免正极柱和负极柱之间短路,进而实现将正极柱和负极柱设置在电芯的同一端,这样,就只需要在电芯的一端预留焊接FPC的空间,进而减小了在对电芯焊接FPC时所需的安装空间,从而提高了电芯的使用的适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长电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均设置在第一盖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第二盖板侧的爆炸结构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负极柱、绝缘件、导电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盖板和正极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1]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负极柱、绝缘件、导电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正极柱焊接在第一盖板上;
[0022]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防爆阀和注液孔的第一种设置方式;
[0023]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防爆阀和注液孔的第二种设置方式;
[0024]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防爆阀和注液孔的第三种设置方式;
[0025]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芯的防爆阀和注液孔的第四种设置方式。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0、极组;11、正极耳;21、正极柱;22、负极柱;31、第一盖板;32、第二盖板;41、第一绝缘部;42、第二绝缘部;43、第三绝缘部;51、导电件;60、支撑部;81、防爆阀;82、注液孔;91、金属外壳;92、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
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请参考图1至图9,电芯包括极组10、正极柱21、负极柱22和金属外壳91,极组10设置在金属外壳91内;极组10的处于其第一端的极片为负极片,极组10的处于其第二端的极片为正极片;金属外壳91和极组10之间设置有绝缘膜92。
[0032]电芯还包括第一盖板31、第二盖板32和绝缘件,沿极组10的多个极片的布置方向,金属外壳9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分别设置在金属外壳9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使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均与金属外壳91接触导电。正极柱21和负极柱22均设置在第一盖板31上,负极柱22与极组10的第一端的负极片导电连接以形成负极组件,绝缘件设置在第一盖板31和负极组件之间;极组10的第二端的正极片与第二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包括极组(10)、正极柱(21)、负极柱(22)和金属外壳(91),所述极组(10)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91)内;所述极组(10)的处于其第一端的极片为负极片,所述极组(10)的处于其第二端的极片为正极片;所述金属外壳(91)和所述极组(10)之间设置有绝缘膜(9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一盖板(31)、第二盖板(32)和绝缘件,沿所述极组(10)的多个极片的布置方向,所述金属外壳(9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盖板(31)和所述第二盖板(32)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9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均与所述金属外壳(91)接触导电;所述正极柱(21)和所述负极柱(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31)上,所述负极柱(22)与所述极组(10)的第一端的负极片导电连接以形成负极组件,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31)和所述负极组件之间;所述极组(10)的第二端的正极片与所述第二盖板(32)导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部(41)和第二绝缘部(42),所述第一绝缘部(41)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31)和所述极组(10)的第一端的负极片之间,所述第二绝缘部(42)设置在所述负极柱(22)和所述第一盖板(3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还包括第三绝缘部(43),所述负极组件还包括导电件(51),所述导电件(51)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会,马国轩,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