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431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通过预先评估,针对不同智慧城市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可以更好的贴近相关城市的实际情况,并且通过建立相关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将繁复的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拆解成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得数据,数据的呈现上更加的清晰直观,说服力更强;并且综合了专家的意见,使得对相关问题的权重判断更加准确,使得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更小,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最后针对性的给相关城市提出科学、合理、系统的改进方向建议;使得相关城市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关智慧城市成熟度的提高,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体验。与体验。与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熟度评估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的保障,城市的智慧化使人类的生活领域变得更加舒适和便捷,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激增与城市规模的延展,智慧化建设成为了解决这些城市问题的必由之路;智慧城市不仅秉承着信息化、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代表了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智慧城市建设思路的提出,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将原有的注重城市化的“量”的观点转为注重城市化的“质”的层面,要求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角度共同入手,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加速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智慧化和发展成果的智慧化。
[0003]随着智慧化建设热潮的扑近,许多城市都投身其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与顶层设计,城市的智慧化建设还处于不系统的状态,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达到智慧城市的要求,但是以智慧化为导向的发展,始终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所以对现有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城市进行智慧城市成熟度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4]但是现有的智慧成熟度评估方法,无法因地制宜,不同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重视程度有轻重,建设时间有先后,建设水平之间亦存在差异;城市的智慧化究竟建设到何种程度的需求也不一致,但是现有评价方法适用性不强,无法立足相关城市的具体情况,所给出的评价结果适用性不强,不能将智慧城市各个方面都兼顾考虑到,所呈现的结果也存在不直观不清晰的情况;且现有评估方法仅仅给出评估结果,无法针对性的给出相应指导决策,无法给到相关城市进行成熟度提升的改进优化建议。
[0005]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现有技术中,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过程中,适用性差、无法因地制宜的结合相关城市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呈现的结果不清晰不直观,可信度差、无法给出相应的具有指导性的改进优化建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1、对申请进行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的相关城市进行预评估,诊断发展现状及需求,并编制相应的评估计划;
[0009]步骤2、根据步骤1的预评估结果建立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模型,形成一套适用于本对象的能力域、能力子域集合;
[0010]步骤3、利用步骤2建立的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模型并结合步骤1编制的评估计划对相关城市进行实际评估,最终输出评估结果数据;
[0011]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到的相关评估结果,对相关城市进行分析并且给出建议,最
后做出指导给出改进方向;
[0012]所述智慧城市由于其范畴的广泛性,其所囊括的内容更是十分繁杂;所以对需要进行评估的相关城市针对性的编制相应的评估计划就显得至关重要;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首先需要对申请进行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的相关城市进行预评估,诊断发展现状及需求,对相关城市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在完成对相关城市的基本情况了解后,需要对需要完成智慧城市评估的相关城市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可靠性评估,评估相关智慧城市所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数据是否可靠;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在完成相关可靠性评估后,针对每个相关智慧城市的具体情况,设立5个评估维度,并且给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的5个维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且编制出相应的评估计划;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完成权重赋予后,即开始对编制出的评估计划进行可行性评估,确定上述评估方案可以落地具体实施,并且相关评估计划符合该城市实际情况的,并且是符合科学性与可适用性的;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建立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该模型具体包括5个维度;5个维度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待评估城市的能力域、能力子域集合;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5个维度包括基础建设水平维度、生态宜居维度、城市治理维度、产业发展维度、惠民服务维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建设水平维度包括信息基础建设能力、公共基础建设能力;
[0020]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基础建设能力包括每万人城域网带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光纤到户网络覆养率、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量、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
[0021]进一步地,所述公共基础建设能力包括数字化发展能力、城市规划设计能力、信息通信终端部署能力、数据管理能力、信息空间安全构建能力等;
[0022]进一步地,所述生态宜居维度包括社区信息服务水平、智慧住区惠及人口百分比、环境监测防控能力、建设工程环境质量信息化监控覆盖率、生态环境改善度、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等;
[0023]进一步地,所述城市治理维度包括办理快捷度、管理公开度、管理精准度、跨部门协同度、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信用环境建设水平等;
[0024]进一步地,所述产业发展维度包括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水平、工业化和互联网化的融合水平、新型信息服务提供能力、特定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与应用成效;
[0025]进一步地,所述惠民服务维度包括服务便捷度、服务丰富度、服务覆盖率、服务集成度、服务满意度等;
[0026]进一步地,所述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需要兼顾科学性与系统性,需要广泛从各个维度充实该模型;
[00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为利用步骤1建立的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模型标准并结合步骤2编制的评估计划对相关城市进行实际评估,最终输出评估结果数据;
[002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实际评估使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
[002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德尔菲法也称为专家打分法,将需要进行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的相关评估维度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的形式,将制作好的调查问卷发送给具体的相关
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价维度的的专家进行填写,这个打分过程都是匿名与相互独立的;所有的专家意见均直接反馈至评估组处,经过意见收回与整理,意见不能够统一的,将反复进行意见征询与反馈,最终,将趋于一致的专家意见进行分析,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专家的意见具备一定的相对权威性,对权重的判断相对准确,可以使得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结果结果与实际值间的偏差较小,并且专家打分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定性方法定量化的问题;
[00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层次分析法,具体而言就是将最终目标分解成多层的小目标,如果小目标可以继续分解,就继续按照同样的步骤,一直剖析到能够直接或者间接获得数据为止;层次分析法把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看做一个整体系统,从最本源出发,将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一直分解到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得数据的水平,整个过程的目标都能获得相应的量化结果;且各个元素对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的影响也是直观、清晰的;该方法的使得对于智慧城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申请进行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的相关城市进行预评估,诊断发展现状及需求,并编制相应的评估计划;步骤2、根据步骤1的预评估结果建立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模型,形成一套适用于本对象的能力域、能力子域集合;步骤3、利用步骤2建立的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并结合步骤1编制的评估计划对相关城市进行实际评估,最终输出评估结果数据;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到的相关评估结果,对相关城市进行分析并且给出建议,最后做出指导给出改进方向;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根据不同的具体城市,其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的建设也各不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首先需要对相关城市进行预评估,对其基本情况及需求进行了解;并且对需要完成智慧城市评估的相关城市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可靠性评估,评估相关智慧城市所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数据是否可靠;所述步骤1在完成相关可靠性评估后,针对每个相关智慧城市的具体情况,设立5个评估维度,并且给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的5个维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且编制出相应的评估计划;所述步骤1完成权重赋予后,即开始对编制出的评估计划进行可行性评估,确定上述评估方案可以落地具体实施,并且相关评估计划符合该城市实际情况的,并且是符合科学性与可适用性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由于智慧城市范畴的广泛性,其所囊括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张红卫彭革非刘文李腾于浩陈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