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其伟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418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涉及建筑材料搅拌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部分水泥搅拌装置由于结构功能简单,导致部分水泥凝结沾滞在搅拌罐体的内壁上,不仅不便于清理,且可能影响后续的搅拌加工效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L型设置,所述支撑架的竖直段侧壁固定设置有托承板,且所述托承板上固定设置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顶部开口固定设置有防溅围板,且所述搅拌筒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实现了在水泥搅拌过程中,对搅拌筒内壁的实时刮刷,能够有效避免水泥沾滞凝结在搅拌筒的内壁上,适宜推广。适宜推广。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搅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时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呈浆体,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的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因而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和国防等工程。
[0003]在对水泥的搅拌加工过程中,现有的部分搅拌装置由于结构功能简单,导致部分水泥凝结沾滞在搅拌罐体的内壁上,不仅不便于清理,且可能影响后续的搅拌加工效果。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部分水泥搅拌装置由于结构功能简单,导致部分水泥凝结沾滞在搅拌罐体的内壁上,不仅不便于清理,且可能影响后续的搅拌加工效果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L型设置,所述支撑架的竖直段侧壁固定设置有托承板,且所述托承板上固定设置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顶部开口固定设置有防溅围板,且所述搅拌筒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控制阀;
[0007]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梁,且所述横梁靠近搅拌筒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横梁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延伸至搅拌筒内部连接有搅拌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筒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抱箍,且所述抱箍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架的竖直段侧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防溅围板呈圆台状设置,所述防溅围板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溅环,且所述防溅围板位于防溅环内侧的板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横梁上安装有注水管,且所述注水管的端部延伸至防溅环的内侧。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及搅拌杆和搅拌叶,所述搅拌筒的下段呈斗状设置,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筒竖直段的轴体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搅拌杆,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筒斗状部分的轴体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呈X型设置,且两个所述搅拌杆位于同一侧的端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搅拌筒的周向内壁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呈螺旋状设置,且所述搅拌叶与搅拌筒斗状部分的周向内壁贴合。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电机、搅拌轴和搅拌组件的设置,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杆和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对水泥实现搅拌,搅拌杆和刮板循环对搅拌筒的内壁进行刮刷,能够有效避免水泥沾滞凝结在搅拌筒的内壁上,不仅保证了后续搅拌加工的质量,也便于对搅拌筒清理。
[0015]2、通过防溅围板的设置,在水泥搅拌时,能够有效防止水泥溅射出搅拌筒。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在水泥搅拌过程中,对搅拌筒内壁的实时刮刷,能够有效避免水泥沾滞凝结在搅拌筒的内壁上,解决了现有的部分水泥搅拌装置由于结构功能简单,导致部分水泥凝结沾滞在搅拌罐体的内壁上,不仅不便于清理,且可能影响后续的搅拌加工效果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筒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杆与刮板的安装结构图。
[0020]图中标号:1、支撑架;2、托承板;3、搅拌筒;4、防溅围板;5、控制阀;6、横梁;7、电机;8、搅拌轴;9、抱箍;10、防溅环;11、注水管;12、搅拌杆;13、搅拌叶;14、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2,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呈L型设置,在支撑架1的竖直段侧壁固定设置有托承板2,在托承板2上固定设置有搅拌筒3,在搅拌筒3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抱箍9,将抱箍9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架1的竖直段侧壁固定连接,使得搅拌筒3更加稳定,在搅拌筒3的顶部开口固定设置有防溅围板4,防溅围板4呈圆台状设置,在水泥搅拌时,能够有效防止水泥溅射出搅拌筒3,在防溅围板4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溅环10,在防溅围板4位于防溅环10内侧的板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通孔,在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梁6,在横梁6上安装有注水管11,将注水管11的端部延伸至防溅环10的内侧,在水泥搅拌时,通过注水管11缓缓向防溅环10内侧注水,水流顺着防溅围板4上的通孔均匀的流入搅拌筒3内,有利于使水泥搅拌更加成分,在搅拌筒3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控制阀5,用于水泥搅拌完成后的卸料。
[0023]参照图1

3,在横梁6靠近搅拌筒3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使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横梁6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8,将搅拌轴8延伸至搅拌筒3内部连接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及搅拌杆12和搅拌叶13,将搅拌筒3的下段呈斗状设置,在搅拌轴8位于搅拌筒3竖直段的轴体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搅拌杆12,搅拌杆12呈X型设置,在两个搅拌杆12位于同一侧的端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刮板14,使刮板14与搅拌筒3的周向内壁贴合,在搅拌轴8位于搅拌筒3斗状部分的轴体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13,搅拌叶13呈螺旋状设置,使搅拌叶13与搅拌筒3斗状部分的周向内壁贴合,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搅拌轴8转动,搅拌
轴8带动搅拌杆12和搅拌叶13转动,搅拌叶13对水泥实现搅拌,搅拌杆12和刮板14循环对搅拌筒3的内壁进行刮刷,能够有效避免水泥沾滞凝结在搅拌筒3的内壁上,不仅保证了后续搅拌加工的质量,也便于对搅拌筒3清理。
[0024]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电机7驱动搅拌轴8,利用搅拌组件的作用,搅拌叶13对水泥实现搅拌,搅拌杆12和刮板14循环对搅拌筒3的内壁进行刮刷,能够有效避免水泥沾滞凝结在搅拌筒3的内壁上,且在水泥搅拌时,通过注水管11缓缓向防溅环10内侧注水,水流顺着防溅围板4上的通孔均匀的流入搅拌筒3内,有利于使水泥搅拌更加成分。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呈L型设置,所述支撑架(1)的竖直段侧壁固定设置有托承板(2),且所述托承板(2)上固定设置有搅拌筒(3),所述搅拌筒(3)的顶部开口固定设置有防溅围板(4),且所述搅拌筒(3)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控制阀(5);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梁(6),且所述横梁(6)靠近搅拌筒(3)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横梁(6)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8),且所述搅拌轴(8)延伸至搅拌筒(3)内部连接有搅拌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3)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抱箍(9),且所述抱箍(9)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架(1)的竖直段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建筑工程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围板(4)呈圆台状设置,所述防溅围板(4)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溅环(10),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文陈寒阳常静刘巍程玮刘世伟陈凯杨兵刘念殷方园诸咸玲王芳王思琦吴程瑶耿继霞汪兴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其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