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涝闸站泥沙清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411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涝闸站泥沙清除系统,具有加压水泵连接输水管,输水管路进水端位于排涝闸站的内河侧,经过加压泵房水泵加压,输水管路出水端延伸至排涝闸站外河侧的闸门附近并经球阀连接冲淤管路,冲淤管路上接有若干直流水枪,直流水枪布置在外河侧闸门周围。所述输水管路上从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设有阀门Ⅰ、水泵、逆止阀、阀门Ⅱ、滤水器和阀门Ⅲ;两条输水管路之间经连通管路Ⅰ和连通管路Ⅱ连通,其中连通管路Ⅰ上设有连通阀门Ⅰ,该连通管路Ⅰ两端分别接于两输水管路上的所述逆止阀和阀门Ⅱ之间;所述连通管路Ⅱ上设有连通阀门Ⅱ,该连通管路Ⅱ两端分别接于两输水管路上的所述滤水器和阀门Ⅲ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清淤技术领域。淤技术领域。淤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涝闸站泥沙清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涝闸站泥沙清除系统。适用于清淤


技术介绍

[0002]建设在感潮河段的排涝闸站,受到外江潮流夹带泥沙影响,闸站口门区泥沙淤积严重。常常会出现水闸门前泥沙淤积过高,导致启门力大幅增加、钢丝绳断裂、闸门无法开启的现象,给水闸的运行安全带来困难,增加排涝区受涝的风险。
[0003]目前,常规的冲淤方法是:采用人工下到闸门前,利用高压水枪将闸门前泥土冲松并带走闸下淤积的泥沙。由于外江侧口门水位受潮水影响变幅较大,人工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人工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排涝闸站泥沙清除系统。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涝闸站泥沙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压水泵连接输水管,输水管路进水端位于排涝闸站的内河侧,经过加压泵房水泵加压,输水管路出水端延伸至排涝闸站外河侧的闸门附近并经球阀连接冲淤管路,冲淤管路上接有若干直流水枪,直流水枪布置在外河侧闸门周围。
[0006]所述输水管路上从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设有阀门Ⅰ、水泵、逆止阀、阀门Ⅱ、滤水器和阀门Ⅲ;
[0007]两条输水管路之间经连通管路Ⅰ和连通管路Ⅱ连通,其中连通管路Ⅰ上设有连通阀门Ⅰ,该连通管路Ⅰ两端分别接于两输水管路上的所述逆止阀和阀门Ⅱ之间;所述连通管路Ⅱ上设有连通阀门Ⅱ,该连通管路Ⅱ两端分别接于两输水管路上的所述滤水器和阀门Ⅲ之间。
[0008]所述直流水枪设置于闸门的正前方和闸门前方两侧的导流墩和挡墙上。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输水管路从上游侧抽取清水,经水泵加压后,通过冲淤管路配合若干直流水枪在闸门前形成高速水流,扰动闸门前的淤泥、泥沙,减少泥沙对闸门的侧压力,为闸门开启清淤提供有利条件。本技术设备布置简单,运行方便,可有效提高闸站外江水下清淤的功效,较以往工程后期采用挖沙船挖、泵吸、人工清理等淤沙处理措施相比,施工更为方便,费用低,安全可靠,且清淤效果易保证。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1]图2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2]图3为实施例的前端视图。
[0013]图4为实施例的后端视图。
[0014]图5为实施例中泵房的俯视图。
[0015]图6为实施例中泵房的侧视图。
[0016]1、进水管;2、泵房;3、输水钢管;4、直流水枪;5、闸门;6、球阀;7、球阀Ⅰ;8、水泵;9、水泵;10、阀门Ⅰ;11、逆止阀;12滤水器;13、连通阀门Ⅰ;14、阀门Ⅱ;15、连通阀门Ⅱ;16、阀门Ⅲ;17、连通管路Ⅰ;18、连通管路Ⅱ;19、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为一种排涝闸站泥沙清除系统,具有加压水泵连接输水管,输水管路进水端位于排涝闸站的内河侧,输水管路出水端延伸至排涝闸站外河侧靠近排涝闸站的闸门附近并球阀连接冲淤管路,冲淤管路上接有若干位于外河侧闸门附近的直流水枪。本例中两条输水管路的出水端分别延伸至排涝闸站外河侧前的不同区域。输水管路进水端从内河侧抽取清水用于闸门冲淤,减少泥沙对水泵叶轮磨损。利用高速水枪清除淤堵在闸门四周的淤泥,减少启门阻力,配合闸门小开度开启后内河水流高速喷涌而出,冲击闸门底部淤沙。
[0018]本实施例在排涝闸站的内河侧设有泵房,两条输水管路均连接泵房内水泵,输水管路包括从内河侧取水口至泵房的低压输送流体焊接钢管,以及从泵房至排涝闸站外河侧的输水焊接钢管。
[0019]本例中在输水管路上从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设有位于泵房内的阀门Ⅰ、水泵、逆止阀、阀门Ⅱ、滤水器、阀门Ⅲ、连通阀门Ⅰ、连通阀门Ⅱ,在两条输水管路之间经连通管路Ⅰ和连通管路Ⅱ连通,其中连通管路Ⅰ上设有连通阀门Ⅰ,该连通管路Ⅰ两端分别接于两输水管路上的逆止阀和阀门Ⅱ之间;连通管路Ⅱ上设有连通阀门Ⅱ,该连通管路Ⅱ两端分别接于两输水管路上的滤水器和阀门Ⅲ之间。
[0020]本例中直流水枪设置于闸门的正前方和闸门前方两侧的导流墩和挡墙上,位于闸门正前方若干直流水枪通过管路Ⅰ连接输水管路,位于闸门两侧的若干直流水枪通过管路Ⅱ连接输水管路。
[0021]本例中在泵房内的2台水泵互为备用,通过控制相应阀门的开闭,控制输水管路上水泵送出的水可经连通管路Ⅰ或连通管路Ⅱ为另一条输水管路供水;本例中两条输水管路上的滤水器互为备用,通过控制相应阀门的开闭,控制输水管路上水泵送出的水可经连通管路Ⅰ至另一输水管路,并经该另一输水管路上的滤水器经连通管路Ⅱ回到之前输水管路。
[0022]本实施例在冲淤工作时,启动水泵从内河抽水,开启阀门Ⅰ、Ⅱ、Ⅲ,关闭连通阀门Ⅰ、Ⅱ,开启管路控制球阀,通过水泵控制柜接通电源,水流经水泵加压后,通过输水焊接钢管将高速水流供应至直流水枪,直流水枪喷射出的高速水流对闸门附近的淤泥、泥沙冲散,使闸门启闭力降至设计范围内,通过小开度提升闸门,再配合内外河水位差形成的高速水流将口门前的泥沙冲走,从而实现清淤目的。
[0023]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涝闸站泥沙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压水泵连接输水管,输水管路进水端位于排涝闸站的内河侧,输水管路出水端延伸至排涝闸站外河侧的闸门附近并经球阀连接冲淤管路,冲淤管路上接有若干位于外河侧闸门附近的直流水枪;所述输水管路上从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设有阀门Ⅰ、水泵、逆止阀、阀门Ⅱ、滤水器、阀门Ⅲ、连通阀门Ⅰ、连通阀门Ⅱ;两条输水管路之间经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杨志勇邱辉王唯旭吴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