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382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包括传感器组件、底座、麦拉片、纽扣电池、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传感器组件包括监测探头和传感器防水软胶;底座上设置有传感器组件安装位、电池安装位和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传感器组件安装位由监测探头插孔和与其相连通的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组成;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穿过监测探头插孔,传感器防水软胶设置在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内;纽扣电池设置在电池安装位上;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将传感器和电池直接预装在底座上,结构简单,植入时使用方便。植入时使用方便。植入时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血糖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应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和动态血糖监测(CGM)。SMBG(一般使用家用血糖仪,BGM)一般通过指尖采血,采用电化学法测量血糖,其反映的是血糖某一时点的高低,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一般通过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变化,可以提供更全面、更持续的血糖信息(一般每隔1

5分钟更新血糖水平数值,可提供回顾性或实时血糖水平信息)。相比SMBG,CGM提供连续的血糖“线”数据,其拥有减少指尖采血次数、无监测盲区、动态实时数据分析、实时报警等优势。
[0003]目前能够用于临床的连续血糖监测产品,技术上得到充分验证的只有皮下组织内植入的微型传感器,为此,本领域需要将细小、柔软的生物传感器柔性检测部分植入皮下,穿刺管以极快的速度穿入皮下,让痛疼感降到极低,并将传感器电极部分留在皮下,实现连续监测,而传感器皮上部分需要与皮肤固定。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血糖连续监测产品一般包括助针器、传感器和发射器,发射器一般安装在助针器内,使用时,需要由用户将安装有发射器的助针器和传感器安装在一起,然后用户按压整个助针器,借助较大的人力将传感器的检测部分植入皮肤,再通过助针器内的退针机构退针。这一套器械均为一次性产品,都无法重复利用,成本高。
[0005]在血糖连续监测产品中,也有一些发射器是独立的,但是电池都安装在发射器中,发射器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达到防水作用,发射器壳体密闭,电池失效后,发射器也随之失效,无法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将传感器和电池直接预装在底座上,结构简单,植入时使用方便,使得发射器彻底独立可以重复使用,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0007]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包括传感器组件、底座、麦拉片、纽扣电池、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其中:
[0008]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监测探头和传感器防水软胶,所述监测探头由横向连接部和竖向植入部连接呈L形,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上具有三个电极,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上设有三个导电硅胶,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插入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内,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上的三个电极一一对应地与三个导电硅胶的侧面过盈配合接触;
[0009]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传感器组件安装位、电池安装位和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所述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安装位和电池安装位之间;所述传感器组件
安装位由监测探头插孔和与其相连通的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组成;
[0010]所述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穿过所述监测探头插孔,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内;
[0011]所述纽扣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位上;
[0012]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上;
[0013]所述麦拉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和两个弹簧顶针插孔;所述麦拉片横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所述麦拉片覆盖在所述纽扣电池上;所述监测探头插孔和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的上端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两个通孔,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的顶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两个弹簧顶针插孔;每个弹簧顶针和相应的弹簧顶针插孔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防水软胶;
[0014]所述正极弹簧顶针的底端通过正极片与所述纽扣电池相连;所述负极弹簧顶针的底端通过负极片与所述纽扣电池相连。
[0015]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其中,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的顶端开设有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呈三角形分布;
[0016]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的侧壁上向内开设有一个条状的监测探头穿插通道,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位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之间,且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分别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连通;
[0017]所述三个导电硅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三个导电硅胶安装孔内;
[0018]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插入所述监测探头穿插通道内,且所述横向连接部上的三个电极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三个导电硅胶的侧面过盈配合接触。
[0019]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其中,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卡接在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内。
[0020]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槽,另一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可变形卡扣;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发射器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的正、负极触点接触。
[0021]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其中,所述底座通过两个卡槽和两个可变形卡扣外接发射器,所述三个导电硅胶的顶端与发射器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接触。
[0022]上述的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的底端面设置有胶粘层。
[0023]本技术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将传感器和电池直接预装在底座上,结构简单,植入时使用方便,使得发射器彻底独立可以重复使用,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的分解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的半剖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的电连接示意图;
[0027]图4为底座与传感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5为监测探头与倒扣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底座组件与发射器的连接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的底座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32]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包括传感器组件、底座24、麦拉片25、纽扣电池26、正极弹簧顶针27和负极弹簧顶针28。
[0033]传感器组件包括监测探头21和传感器防水软胶22,监测探头21由横向连接部211和竖向植入部212连接呈L形,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上具有三个电极213,传感器防水软胶22上设有三个导电硅胶23,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插入传感器防水软胶22内,监测探头21的横向连接部211上的三个电极213一一对应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传感器专用推送装置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组件、底座、麦拉片、纽扣电池、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监测探头和传感器防水软胶,所述监测探头由横向连接部和竖向植入部连接呈L形,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上具有三个电极,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上设有三个导电硅胶,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插入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内,所述监测探头的横向连接部上的三个电极一一对应地与三个导电硅胶的侧面过盈配合接触;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传感器组件安装位、电池安装位和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所述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安装位和电池安装位之间;所述传感器组件安装位由监测探头插孔和与其相连通的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组成;所述监测探头的竖向植入部穿过所述监测探头插孔,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内;所述纽扣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位上;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簧顶针安装位上;所述麦拉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和两个弹簧顶针插孔;所述麦拉片横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所述麦拉片覆盖在所述纽扣电池上;所述监测探头插孔和传感器防水软胶安装槽的上端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两个通孔,所述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的顶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两个弹簧顶针插孔;每个弹簧顶针和相应的弹簧顶针插孔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防水软胶;所述正极弹簧顶针的底端通过正极片与所述纽扣电池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建王晓飞唐荣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糖简生物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