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4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包括圆盘,圆盘的中心处设有向下凸出圆盘的凹槽,圆盘底面边缘处设置有支撑足,圆盘下方凹槽的外部还设置有挂钩;所述凹槽用于盛放液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所述挂钩用于悬挂气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所述圆盘用于安装在腐蚀釜体和蛇形冷凝器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挂具,能够用于盛放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与冷凝回流腐蚀试验装置配合使用,解决了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的同时开展又互不干扰的难题。又互不干扰的难题。又互不干扰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回流腐蚀试验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核燃料化工技术的研发需求,需频繁地在模拟料液环境下的高温长周期条件中进行材料的腐蚀试验。考虑到核燃料化工反应器底部长期处于气相和液相冷凝工况下,因此,除了全浸腐蚀外,还有必要模拟气液两相冷凝回流条件下对核燃料化工反应器用材料的影响。在以往的腐蚀试验中,很少涉及研究气液两相冷凝回流的腐蚀试验,通过国内外装置或挂具调研发现,在模拟料液环境进行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没有统一的标准挂具,并且在模拟料液中对腐蚀试样挂具的耐腐蚀性要求高,因此,目前所采用的试样挂具不能满足模拟料液中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的同时开展又互不干扰的需求。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采用的试样挂具不能满足核燃料化工模拟料液中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的同时开展又互不干扰的需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与冷凝回流腐蚀试验装置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的同时开展又互不干扰的目的。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包括圆盘,圆盘的中心处设有向下凸出圆盘的凹槽,圆盘底面边缘处设置有支撑足,圆盘下方凹槽的外部还设置有挂钩;所述凹槽用于盛放液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所述挂钩用于悬挂气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所述圆盘用于安装在腐蚀釜体和蛇形冷凝器的连接处。
[0007]本技术的挂具在使用时安装在腐蚀釜体和蛇形冷凝器的连接处,挂具利用圆盘定位在连接位置;其中,支撑足用于支撑圆盘,使其能够挂设在腐蚀釜体和蛇形冷凝器的连接处内壁上,从而实现腐蚀釜体模拟料液的蒸汽穿过圆盘在蛇形冷凝器上的冷凝过程;其中圆盘中心设有凹槽,液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放置在凹槽中,模拟料液的蒸汽在蛇形冷凝器上冷凝的后形成的液滴能够滴落在液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上;气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悬挂在挂钩上,使得气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能处于来自腐蚀釜体模拟料液的蒸汽环境中。
[0008]为避免冷凝液在凹槽的积累,在凹槽中心位置开设排放通孔。
[0009]所述凹槽呈半球形结构,能够保证液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能够平放或者斜放在凹槽中,从而便于接收来自蛇形冷凝回流器的冷凝液滴。
[0010]所述支撑足设置有3个,呈倒锥性结构,3个支撑足在圆盘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即支撑足呈三角分布,能够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0011]所述圆盘的直径与腐蚀釜体和蛇形冷凝器连接位置的尺寸相匹配,能嵌入并挂设
到连接处,从而实现气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能处于来自腐蚀釜体模拟料液的蒸汽环境中,同时实现液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能接收来自蛇形冷凝回流器的冷凝液滴。
[0012]所述挂钩设置有4个,呈S型结构,能够方便悬挂多个气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
[0013]所述挂具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得,如玻璃或陶瓷制得,保证在高氧化性离子和高浓度硝酸的高温模拟环境中,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的长期运行。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能够用于盛放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与冷凝回流腐蚀试验装置配合使用,解决了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的同时开展又互不干扰的难题;
[001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设有呈三角稳定分布的支撑足,用于支撑设置在腐蚀釜体和蛇形冷凝器之间连接处的圆盘,以实现来自腐蚀釜体模拟料液的蒸汽在蛇形冷凝器上的冷凝过程。
[0017]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如玻璃、陶瓷,挂具在高氧化性离子和高浓度硝酸的高温模拟环境中,能够长期保持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解决了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的长期运行难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具结构正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具结构俯视图。
[0021]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2]1‑
圆盘,2

凹槽,3

排放通道,4

挂钩,5

支撑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本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0025]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
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包括圆盘1、凹槽2、排放通道3、挂钩4、支撑足5。
[0029]本技术挂具放置于腐蚀釜体和蛇形冷凝器连接处,借助圆盘1定位在连接位置;借助支撑足5支撑起圆盘1,以实现来自腐蚀釜体模拟料液的蒸汽在蛇形冷凝器上的冷凝过程。
[0030]圆盘1中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1),圆盘(1)的中心处设有向下凸出圆盘(1)的凹槽(2),圆盘(1)底面边缘处设置有支撑足(5),圆盘(1)下方凹槽(2)的外部还设置有挂钩(4);所述凹槽(2)用于盛放液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所述挂钩(4)用于悬挂气相冷凝回流腐蚀试样;所述圆盘(1)用于安装在腐蚀釜体和蛇形冷凝器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底部设置有排放通道(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呈半球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相冷凝回流腐蚀试验专用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足(5)设置有3个,3个支撑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飞祥康武戴训杨盼星陈婉琦高宇刘忠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