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7个分子标记的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组及其应用和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38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猕猴桃遗传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涉及包含7个分子标记的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组及其应用和试剂盒,本分子标记组由7个与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组成。通过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与果实干物质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在苗期进行选择,筛选出具有高果实干物质含量QTL的猕猴桃品种或品系用于育种,不仅节约育种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猕猴桃优异品种的选育效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子标记位置明确,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不受环境影响,可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果实干物质含量高的优良单株,有助于提高产品品质和商业价值,提升猕猴桃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猕猴桃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撑。的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含7个分子标记的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组及其应用和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猕猴桃遗传育种及分子标记
,具体涉及包含7个分子标记的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组及其应用和试剂盒,本分子标记组由7个与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组成。

技术介绍

[0002]猕猴桃隶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为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共54个种,21个变种,我国作为猕猴桃属植物的原始起源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遗传多样性高,近年来,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技术人员选育了大量聚合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对猕猴桃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0003]在猕猴桃果实的品质评价体系中,果实干物质含量是影响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不仅决定了果实的商业价值,同时也是评价果实品质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增加果实干物质含量对改善猕猴桃果实品质至关重要,也是其品种选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0004]然而,猕猴桃常规育种方法效率低、盲目性大,往往需要大量的杂交群体,占用大面积的土地且耗费较多的人力和财力。总体看来,传统依靠表型选择的育种方法耗时费力且难度很大,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花费10~15年时间,并且多数表型性状是易受环境影响的数量性状,表现不稳定,从而降低了表型选育的准确度。现今,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可在苗期对杂交群体进行提前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进行培育,不仅可大大减少进入后期表型评价的植株数,也可以提高父本选择的准确性,有利于节省土地、人力和各项成本,提高育种效率。
[0005]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已应用于猕猴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图谱构建、雌雄性别鉴定以及猕猴桃相关性状定位等领域。然而,与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相关以用于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组新的且行之有效的用于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以促进猕猴桃的品种选育,增加栽培植株的果实干物质含量,改善猕猴桃产品的果实品质。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农艺性状QTL定位是在遗传分离群体的基础上,借助分子标记和遗传图谱,利用QTL作图软件对分离群体的数量性状表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数量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效应。利用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表型数据开展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扫描,已成为解析复杂数量遗传学规律、有效定位关键农艺性状、开发关
联分子标记以及对优良性状进行早期选择的有效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人在前期围绕猕猴桃进行大量遗传育种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QTL研究,并准确定位了猕猴桃中控制果实干物质含量的主效QTL区间,进而基于获取到的QTL位点信息进行了分子标记(SNP位点)筛选,最终获得了一组新的用于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含7个分子标记的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组,本分子标记组由7个与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组成,7个分子标记的序列如SEQIDNO:1

7所示,7个分子标记的名称、染色体位置、上游引物序列、下游引物序列如下:
[0012]分子标记1,名称为GWZ

PT

2,位于染色体group14的2941531处,分子标记1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TCACTGTTATTGTTCTGTTCCCTTAG

3'(SEQIDNO:8),下游引物序列为:5'

TAGACAATGGTCGCCCAAAAC

3'(SEQIDNO:9);
[0013]分子标记2,名称为GWZ

PT

5,位于染色体group21的12905943处,分子标记2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TGTTACAGATTGATCCCGTTA

3'(SEQIDNO:10),下游引物序列为:5'

AAGTTTTCTACATTAGGAAGTCATC

3'(SEQIDNO:11);
[0014]分子标记3,名称为GWZ

PT

9,位于染色体group21的13362919处,分子标记3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AGTGCTTGGTGCTTGCCTATG

3'(SEQIDNO:12),下游引物序列为:5'

GTAGCAGCAACCATCATGAAAAAC

3'(SEQIDNO:13);
[0015]分子标记4,名称为GWZ

PT

17,位于染色体group21的14104997处,分子标记4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AGCCTCGTAAACCTGAAATAG

3'(SEQIDNO:14),下游引物序列为:5'

TTCACTATTATGGCAAGGGTC

3'(SEQIDNO:15);
[0016]分子标记5,名称为GWZ

PT

20,位于染色体group21的15099785处,分子标记5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GGGACCCACTATACTTGAAAA

3'(SEQIDNO:16),下游引物序列为:5'

CAAACACTTATGTGACAGCAAT

3'(SEQIDNO:17);
[0017]分子标记6,名称为GWZ

PT

29,位于染色体group17的19534169处,分子标记6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GACAGAGAGAGGATGGAGAGGTTG

3'(SEQIDNO:18),下游引物序列为:5'

ATTTCCCATCTCCGTTGCTTC

3'(SEQIDNO:19);
[0018]分子标记7,名称为GWZ

PT

27,位于染色体group17的18922713处,分子标记7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GCGAATACTTTAGGTTTGAGTTGTT

3'(SEQIDNO:20),下游引物序列为:5'

GCCTTTTGGTAATTGGACGAA

3'(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包含7个分子标记的预测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分子标记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标记组由7个与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组成,所述7个分子标记的序列如SEQ ID NO:1

7所示,所述7个分子标记的名称、染色体位置、上游引物序列、下游引物序列如下:分子标记1,名称为GWZ

PT

2,位于染色体group14的2941531处,分子标记1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TCACTGTTATTGTTCTGTTCCCTTAG

3',下游引物序列为:5'

TAGACAATGGTCGCCCAAAAC

3';分子标记2,名称为GWZ

PT

5,位于染色体group21的12905943处,分子标记2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TGTTACAGATTGATCCCGTTA

3',下游引物序列为:5'

AAGTTTTCTACATTAGGAAGTCATC

3';分子标记3,名称为GWZ

PT

9,位于染色体group21的13362919处,分子标记3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AGTGCTTGGTGCTTGCCTATG

3',下游引物序列为:5'

GTAGCAGCAACCATCATGAAAAAC

3';分子标记4,名称为GWZ

PT

17,位于染色体group21的14104997处,分子标记4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AGCCTCGTAAACCTGAAATAG

3',下游引物序列为:5'

TTCACTATTATGGCAAGGGTC

3';分子标记5,名称为GWZ

PT

20,位于染色体group21的15099785处,分子标记5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GGGACCCACTATACTTGAAAA

3',下游引物序列为:5'

CAAACACTTATGTGACAGCAAT

3';分子标记6,名称为GWZ

PT

29,位于染色体group17的19534169处,分子标记6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GACAGAGAGAGGATGGAGAGGTTG

3',下游引物序列为:5'

ATTTCCCATCTCCGTTGCTTC

3';分子标记7,名称为GWZ

PT

27,位于染色体group17的18922713处,分子标记7的上游引物序列为:5'

GCGAATACTTTAGGTTTGAGTTGTT

3',下游引物序列为:5'

GCCTTTTGGTAATTGGACGAA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组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两种不同中华猕猴桃杂交亲本构建F1群体,选择F1群体的子代单株为研究对象;(2)采集上述F1群体的子代单株叶片,利用CTAB法提取总DNA,根据RADseq方法构建上述中华猕猴桃杂交亲本及其子代的文库并测序;(3)对测序数据进行过滤;使用比对软件BWA采用mem算法将过滤后的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比对参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然齐秀娟方金豹林苗苗钟云鹏李思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