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335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由拱形支架主体、遮雨组件、配重组件组成,配重组件包含的第一筒状配重件和第二筒状配重件固定于遮雨滑盖两侧,第一筒状配重件中预装有配重块,使得遮雨滑盖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位于拱形支架主体的侧面,有雨水时,雨水落入两个筒状配重件中,由于第一筒状配重件底部开设的第一排水孔的排水量大于第二筒状配重件底部开设的第二排水孔的排水量,使得第一筒状配重件中的雨水大部分从底部流出,第二筒状配重件中的雨水越积越多,当第二筒状配重件的重量高于第一筒状配重件的重量时带动遮雨滑盖从拱形支架主体的侧面滑动至顶部,起到遮挡雨水的作用,无需电力配合,无需人力操作,安全绿色且环保。安全绿色且环保。安全绿色且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公共设施设计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园林景观、公共空间、艺术装置等应用领域,露天设置的一些结构或者设施受雨水的影响存在损害的风险,需要对其设计一定的防雨结构。现有的相关防雨设计多以电力、人力为主,但室外场景中的避雨设施若单独配电,存在漏电的隐患,人为操作又存在人工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可基于重力传递在有雨水时自动遮挡实现遮雨、无雨水后解除遮挡,无需配电、无需人为操作,安全且绿色环保。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提出一种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包括:
[0006]拱形支架主体,其上设有助滑道;
[0007]遮雨组件,组装于所述拱形支架主体的上侧,包括遮雨滑盖;
[0008]配重组件,包括第一筒状配重件和第二筒状配重件;所述第一筒状配重件和所述第二筒状配重件分别通过配重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遮雨滑盖两侧;所述第一筒状配重件底部开设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筒状配重件底部开设第二排水孔,且所述第一排水孔的排水量大于所述第二排水孔的排水量;
[0009]所述配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助滑道中,所述第一筒状配重件中预装有配重块,使得所述遮雨滑盖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位于所述拱形支架主体的侧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支架主体包括垂直区和弧形区;所述垂直区位于下部,所述弧形区位于所述垂直区上部,所述助滑道设在所述弧形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助滑道由若干弧形杆并排组装而成,每根弧形杆剖去上侧的部分杆体以使得弧形杆本体形成所述助滑道。
[0012]进一步的,保留所述弧形杆两端的杆体以构成所述遮雨组件的止挡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遮雨组件还包括滑盖横杆和滑盖纵杆;其中,所述遮雨滑盖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连接滑盖纵杆,每侧的滑盖纵杆上连接滑盖横杆;所述第一筒状配重件和所述第二筒状配重件分别通过配重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遮雨滑盖两侧的滑盖横杆上;滑道纵杆与所述助滑道间隔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筒状配重件和所述第二筒状配重件的中轴线位置上,以使得所述配重连接件将雨水牵引至第一筒状配重件和第二筒状配重件的筒体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支架主体的两侧端开设有用以限定遮雨滑盖的侧滑道。
[0016]进一步的,所述滑盖横杆截面为圆形,以减小与所述助滑道的摩擦。
[0017]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支架主体还包括助滑道固定横杆,用以固定所述助滑道。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中,第一筒状配重件中预装有配重块,其重量大于第二筒状配重件,使得遮雨滑盖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位于拱形支架主体的侧面,当有雨水情况时,雨水落入第一筒状配重件和第二筒状配重件中,由于第一筒状配重件底部开设的第一排水孔的排水量大于第二筒状配重件底部开设的第二排水孔的排水量,则随着雨水的汇集,第一筒状配重件中的雨水大部分从底部流出,第二筒状配重件中的雨水越积越多,使得第二筒状配重件的重量高于第一筒状配重件的重量,从而带动遮雨滑盖向第二配重件方向沿着助滑道滑动,从拱形支架主体的侧面滑动至顶部,起到遮挡雨水的作用;当雨水停止时,雨水逐渐从第二筒状配重件底部流出,使得第一筒状配重件的重量又大于第二筒状配重件的重量,从而带动遮雨滑盖回复至没有雨水的状态,也即回复至拱形支架主体的侧面,解除避雨状态;基于本技术提出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遮雨滑盖能根据雨水情况自行实现遮雨和复原,无需电力配合,无需人力操作,安全绿色且环保。
[0019]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20]图1 为本技术提出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弓形支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遮雨组件与助滑道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助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助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遮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包括:
[0028]拱形支架主体1,其上设有助滑道2。
[0029]遮雨组件,组装于拱形支架主体1的上侧,包括遮雨滑盖3。
[0030]配重组件,包括第一筒状配重件4和第二筒状配重件5;第一筒状配重件4和第二筒状配重件5分别通过配重连接件6固定于遮雨滑盖3两侧;第一筒状配重件4底部开设第一排水孔,第二筒状配重件5底部开设第二排水孔,且第一排水孔的排水量大于第二排水孔的排水量。
[0031]配重连接件6设置于助滑道2中,第一筒状配重件4中预装有配重块,使得遮雨滑盖3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位于拱形支架主体1的侧面。
[0032]上述本技术提出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中,第一筒状配重件4中预装有配重块,其重量大于第二筒状配重件5,使得遮雨滑盖3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位于拱形
支架主体1的侧面,如图1所示状态。
[0033]当有雨水情况时,雨水落入第一筒状配重件4和第二筒状配重件5中,由于第一筒状配重件连4底部开设的第一排水孔的排水量大于第二筒状配重件5底部开设的第二排水孔的排水量,则随着雨水的汇集,第一筒状配重件4中的雨水大部分从底部流出,第二筒状配重件5中的雨水越积越多,使得第二筒状配重件5的重量高于第一筒状配重件4的重量,从而带动遮雨滑盖3向第二配重件5方向沿着助滑道3滑动,从拱形支架主体1的侧面滑动至顶部,起到遮挡雨水的作用。
[0034]当雨水停止时,雨水逐渐从第二筒状配重件5底部流出,使得第一筒状配重件4的重量又大于第二筒状配重件5的重量,从而带动遮雨滑盖3回复至没有雨水的状态,也即回复至拱形支架主体1的侧面,解除避雨状态。
[0035]可见,基于本技术提出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遮雨滑盖3能根据雨水情况自行实现遮雨和复原,无需电力配合,无需人力操作,安全绿色且环保。
[0036]上述,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的排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出去的水量,排水量大便指在相同时间内排出筒体的水更多。
[0037]配重块诸如碎石块、玻璃状装饰球等,根据对遮雨反应速度的需求设置配重的重量即可,但需要满足放置后能够保持透水的条件,防止雨水无法排出。
[0038]配重连接件6诸如麻绳、钢索或其他表面光滑的线型连接件,一方面起到将配重件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支架主体,其上设有助滑道;遮雨组件,组装于所述拱形支架主体的上侧,包括遮雨滑盖;配重组件,包括第一筒状配重件和第二筒状配重件;所述第一筒状配重件和所述第二筒状配重件分别通过配重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遮雨滑盖两侧;所述第一筒状配重件底部开设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筒状配重件底部开设第二排水孔,且所述第一排水孔的排水量大于所述第二排水孔的排水量;所述配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助滑道中,所述第一筒状配重件中预装有配重块,使得所述遮雨滑盖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位于所述拱形支架主体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架主体包括垂直区和弧形区;所述垂直区位于下部,所述弧形区位于所述垂直区上部,所述助滑道设在所述弧形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滑道由若干弧形杆并排组装而成,每根弧形杆剖去上侧的部分杆体以使得弧形杆本体形成所述助滑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重力传递的自动避雨装置,其特征在于,保留所述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生王升歌刘珊珊郝翔孔静雯孟颖斌万铭吴晓雷宿天彬孙琦杨云鸿刘彤彤杨恺刘琼王慧朱倩刘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