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箱沉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32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箱沉垫,包括底座、防泥垫和支撑结构体,底座、防泥垫和支撑结构体均由混凝土制成,底座位于防泥垫下方且与防泥垫连接,防泥垫位于支撑结构体下方且与支撑结构体连接,防泥垫位与支撑结构体之间形成通道,水流能够从通道中流过,网箱的环梁通过多个连接部件与网箱沉垫可移除地机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网箱沉垫周边海床的掏空侵蚀,有利于冲刷网箱底部污染物的作用;不需要繁复的现场焊接工作,缩短了组装时间,降低了建造费用;混凝土环梁和网箱沉垫以机械方式连接,两者可以分离;混凝土结构对腐蚀具有良好的抵御能力,同时不存在疲劳问题,节省了钢结构基座需要的防腐阳极和涂料,降低了造价和维护费用。和维护费用。和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箱沉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箱沉垫。

技术介绍

[0002][0003]远海网箱具有抗风浪强、可在半开放海区养殖鱼类等特点,因此,与传统小网箱相比,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网箱养殖鱼的食物来源更加丰富,鱼类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品质天然。同时,海水具有一定的流速,鱼类的排泄物也会很快被海水带走,因而,与传统网箱相比,远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较少。诸多优势使得远海网箱的养殖产品质量上乘,养殖经济效益显著。
[0004]在深水海域,风浪一般较大,风浪对远海网箱养殖的影响尤其明显。为保证养殖海产的安全,远海网箱必须具有可靠的抗风浪性能。网箱的抗风浪性能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箱的箱体结构和基座结构的影响。
[0005]现有技术的远海网箱一般采用独立中空钢网箱沉垫作为基座。这类网箱沉垫具有下列缺点:1.采用水密结构,因此为了承受周边水压,需要设计加强结构,增大板厚,增加了结构重量和造价;2.水流无法穿过网箱沉垫,引起了阻流效应并改变了流场方向,容易造成基础边缘被冲蚀、掏空,同时降低了海床底流对网箱下污物自然冲刷的效应;3.钢制网箱沉垫内外侧均需暴露在海水中,其内外面均需防腐处理,增加了防腐涂料和牺牲阳极的用量;4.中空钢制网箱沉垫重量较轻,在位稳定性较差。
[0006]综上所述,本领域需要提供一种网箱沉垫,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箱沉垫,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网箱沉垫,其包括底座、防泥垫和支撑结构体,底座、防泥垫和支撑结构体均由混凝土制成,底座位于防泥垫下方且与防泥垫连接,防泥垫位于支撑结构体下方且与支撑结构体连接,防泥垫位与支撑结构体之间形成通道,水流能够从通道中流过,网箱的环梁通过多个连接部件与网箱沉垫可移除地机械连接。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防泥垫为矩形,防泥垫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和相互平行的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相互垂直,底座为矩形,底座与第一边的边平行的边长小于第一边的边长,底座与第二边的边平行的边长小于第二边的边长。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支撑结构体包括一组剪力墙、至少三组第一框架和两组第二框架,至少三组第一框架中包括内框架和两组外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为栅格状结构,剪力墙、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垂直设置在防泥垫上,至少三组第一框架均与防泥垫的第一边平行,两组外框架分别靠近与防泥垫的两个第
一边,剪力墙和第二框架均与防泥垫的第二边平行,两组外框架分别靠近与防泥垫的两个第二边,剪力墙与内框架垂直交叉连接,剪力墙的两端与外框架连接,两组第二框架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外框架的两端连接,剪力墙、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防泥垫组成两组平行且贯通网箱沉垫的通道。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支撑结构体包括多组剪力墙、至少三组第一框架和两组第二框架,至少三组第一框架中包括内框架和两组外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为栅格状结构,剪力墙、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垂直设置在防泥垫上,至少三组第一框架均与防泥垫的第一边平行,两组外框架分别靠近与防泥垫的两个第一边,剪力墙和第二框架均与防泥垫的第二边平行,两组外框架分别靠近与防泥垫的两个第二边,多组剪力墙均与内框架垂直交叉连接,多组剪力墙的两端均与外框架连接,两组第二框架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外框架的两端连接,剪力墙、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防泥垫组成多组平行且贯通网箱沉垫的通道。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支撑结构体还包括框架柱,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柱,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框架柱,框架柱、第一框架柱和的第二框架柱的底端均与防泥垫连接且与防泥垫垂直,框架柱位于第二框架与外框架的连接处,第一框架柱位于第一框架与剪力墙的连接处,第二框架柱位于第二框架与内框架的连接处。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网箱沉垫还包括两个限位梁,两个限位梁设置在支撑结构体顶部且与支撑结构体连接,网箱的环梁放置在两个限位梁之间,限位梁用于防止环梁相对于网箱沉垫发生水平位移。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环梁包括壳体、压载腔和多个空腔,环梁呈环形,压载腔和空腔均设置在壳体内,压载腔位于壳体中心,多个空腔设置在压载腔周围,环梁截面的外侧呈矩形,压载腔的截面呈圆形。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限位梁为弧形,两个限位梁分别与环梁底侧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接触,两个限位梁的弧度分别与环梁下侧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弧度相配合,使环梁固定在两个环梁之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限位梁包括梁体和卡槽,梁体呈长条形,卡槽设置在梁体下侧,卡槽的数量与剪力墙的数量相同,限位梁横跨多个剪力墙且剪力墙的顶部卡入卡槽中,限位梁的两端与第二框架的顶部连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网箱沉垫设置在环梁底部并设置为网箱沉垫的剪力墙设置在沿环梁的径向方向或与环梁的径向基本平行的方向上。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连接部件包括多个拉结筋、钢板、至少两个连接臂和限位销,钢板呈长条形,多个拉结筋连接在钢板上方并向上伸出,连接臂连接在钢板下方并向下伸出,连接臂在向下伸出的顶端位置附近设有固定孔,多个连接臂上的固定孔相互对准,多个拉结筋和钢板预埋入环梁底部,连接臂从环梁底部向下伸出,连接臂、限位销和限位梁配合使网箱沉垫与环梁可移除地机械连接。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连接环梁与网箱沉垫时,环梁放置在两个限位梁之间,连接臂从两个限位梁之间的下方穿出,固定孔的位置低于两个限位梁的底边,限位销从限位梁下方穿过至少两个连接臂的固定孔,限位销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梁下方或下方外侧。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分离环梁与网箱沉垫时,从两个限位梁下方和固定孔中移除限位销轴,从而分离环梁与网箱沉垫。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混凝土中加入了防腐添加剂和渗透式添加剂。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渗透式添加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箱沉垫,其中防泥垫的上表面具有凸起网格,防泥垫通过凸起网格与支撑结构体连接,凸起网格的图案根据支撑结构体的俯视方向上的形状确定。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网箱沉垫的优点在于:混凝土网箱沉垫基础采用具有水流通道的框架结构设计,能够避免网箱沉垫周边海床的掏空侵蚀,同时增加了通流速度和通过网箱地盘的透水率,有利于冲刷网箱底部污染物(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箱沉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防泥垫和支撑结构体,底座、防泥垫和支撑结构体均由混凝土制成,底座位于防泥垫下方且与防泥垫连接,防泥垫位于支撑结构体下方且与支撑结构体连接,防泥垫位与支撑结构体之间形成通道,水流能够从通道中流过,网箱的环梁通过多个连接部件与网箱沉垫可移除地机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箱沉垫,其特征在于,防泥垫为矩形,防泥垫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和相互平行的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相互垂直,底座为矩形,底座与第一边的边平行的边长小于第一边的边长,底座与第二边的边平行的边长小于第二边的边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箱沉垫,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体包括一组剪力墙、至少三组第一框架和两组第二框架,至少三组第一框架中包括内框架和两组外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为栅格状结构,剪力墙、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垂直设置在防泥垫上,至少三组第一框架均与防泥垫的第一边平行,两组外框架分别靠近与防泥垫的两个第一边,剪力墙和第二框架均与防泥垫的第二边平行,两组外框架分别靠近与防泥垫的两个第二边,剪力墙与内框架垂直交叉连接,剪力墙的两端与外框架连接,两组第二框架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外框架的两端连接,剪力墙、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防泥垫组成两组平行且贯通网箱沉垫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箱沉垫,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体包括多组剪力墙、至少三组第一框架和两组第二框架,至少三组第一框架中包括内框架和两组外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为栅格状结构,剪力墙、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垂直设置在防泥垫上,至少三组第一框架均与防泥垫的第一边平行,两组外框架分别靠近与防泥垫的两个第一边,剪力墙和第二框架均与防泥垫的第二边平行,两组外框架分别靠近与防泥垫的两个第二边,多组剪力墙均与内框架垂直交叉连接,多组剪力墙的两端均与外框架连接,两组第二框架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外框架的两端连接,剪力墙、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防泥垫组成多组平行且贯通网箱沉垫的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箱沉垫,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体还包括框架柱,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柱,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框架柱,框架柱、第一框架柱和的第二框架柱的底端均与防泥垫连接且与防泥垫垂直,框架柱位于第二框架与外框架的连接处,第一框架柱位于第一框架与剪力墙的连接处,第二框架柱位于第二框架与内框架的连接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箱沉垫,其特征在于,网箱沉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乐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