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326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该储物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气调保鲜空间;气体分离器,该气体分离器具有气调膜,该气体分离器配置成将气体分离器外部环境的部分空气吸入其内,并使空气中的至少部分氧气在气调膜的作用下分离出来,而后使进入气体分离器的部分空气中的除去至少部分氧气的其余气体充入气调保鲜空间;和抽气装置,抽气装置与气体分离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储物装置可使气调保鲜空间内形成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期保鲜的目的。期保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物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2月2日,申请号为CN201611113529.X,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储物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物品储藏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储存食品的保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食物的色泽、口感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储存的食物也应当保证在储存期间,食物的色泽、口感、新鲜程度等尽可能的保持不变。目前市场上为了更好的储存食物,仅有真空保鲜一种。经常采用的真空保鲜方式为真空袋保鲜和真空储物间室保鲜。
[0003]采用真空袋保鲜,消费者每次存储食物都需要进行抽真空动作,操作麻烦,得不到消费者的喜爱。
[0004]采用真空储物间室保鲜,由于箱体等为刚性结构,要保持真空状态,对抽真空系统的要求很高,对储物间室的密封性能要求很高,每取放一件物品,涌进的新空气多,对能量的消耗较大。此外,由于为真空环境,用户每次打开储物间室门等需要费很大的力气,造成用户使用不便。虽然有的储物间室可通过抽真空系统向真空储物间室内通气,然而这样会造成用户等待较长时间,时效性差。真空时间较长,也会造成储物间室箱体等变形严重,即现有的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储物间室不能很好地完成真空保鲜,需要箱体等的强度很大,实现要求很高,成本很高。
[0005]此外,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传统上用于气调保鲜的制氮设备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导致该技术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使用在各种大型的专业贮藏库上(储藏容量一般至少30吨以上)。可以说,采用何种适当的气体调节技术和相应装置才可能经济地将气调系统小型化、静音化,使其适用于家庭或个人用户,是气调保鲜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成功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储物装置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气调保鲜储物装置,其创造性地通过气体分离器实现了将空气中的至少部分氧气分离后,再将余下的富氮气体充入至气调保鲜空间,从而在气调保鲜空间内获得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体积小、强度高、且除氧效果明显的气体分离器,以用于向家用的保鲜储物装置提供富氮气体。
[0008]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其包括:
[0009]箱体,箱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气调保鲜空间;
[0010]气体分离器,其包括:
[0011]集气盒,其内限定有第一气体收集腔和第二气体收集腔,且配置成使进入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进入第二气体收集腔,以在第二气体收集腔内形成富氧气体;集气盒上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用于使外界环境中的空气进入气体分离器的第一气体收集腔的第一通气孔、使气体进入气调保鲜空间的第二通气孔和使富氧气体流出第二气体收集腔的第三通气孔;并且
[0012]当第一气体收集腔的压力小于外界环境的气体压力时,第一通气孔受控打开,第二通气孔受控关闭,以使第一气体收集腔的压力增大,并在其内形成富氮气体;在第一气体收集腔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环境的气体压力时,第一通气孔受控地关闭,第二通气孔受控打开,以使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富氮气体流向气调保鲜空间;第三通气孔在第一通气孔和/或第二通气孔打开时一直保持打开状态,以使第二气体收集腔内的富氧气体被抽出,从而促使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持续流入第一气体收集腔。
[0013]可选地,气体分离器还包括:
[0014]支撑框架,水平放置于集气盒内,支撑框架与集气盒的上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一气体收集腔,支撑框架与集气盒的下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二气体收集腔,
[0015]气调膜,水平设置于支撑框架上,并配置成使部分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在其作用下分离出来,以形成富氧气体。
[0016]可选地,储物装置还包括:
[0017]抽气装置,经由管路与气体分离器的第二气体收集腔连通,配置成促使富氧气体流出气体分离器。
[0018]可选地,箱体内设置有一安装腔室;
[0019]抽气装置位于安装腔室的一端。
[0020]可选地,抽气装置还包括:
[0021]安装底板,通过多个减振脚垫安装于安装腔室的底面;
[0022]密封盒,安装于安装底板;
[0023]抽气泵,安装于密封盒。
[0024]可选地,密封盒内部设置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与密封盒的内壁通过多个减振垫块连接,抽气泵固定于安装框架内部。
[0025]可选地,储物装置还包括:
[0026]制冷系统,设置于箱体内,并配置成向气调保鲜空间提供冷量。
[0027]可选地,箱体内限定有储物空间;
[0028]储物空间内设置有储物容器;
[0029]气调保鲜空间位于储物容器内。
[0030]可选地,储物容器为抽屉组件,并且包括:
[0031]抽屉筒体,具有前向开口,且设置于储物空间内;和
[0032]抽屉本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抽屉筒体内,以从抽屉筒体的前向开口可操作地向外抽出和向内插入抽屉筒体。
[0033]可选地,储物装置还包括:
[0034]风机,设置在第一气体收集腔至气调保鲜空间的流动路径上,配置成随第二通气孔打开而启动,以促使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气体流向气调保鲜空间。
[0035]本专利技术的储物装置,气体分离器的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的开闭方式可以实现向气调保鲜空间充入富氮气体,可以使得气调保鲜空间的富氮气体氛围维持更长时间。
[0036]本专利技术的储物装置包括具有气调膜的气体分离器。气体分离器配置成将气体分离器外部的部分空气吸入其内,并使部分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在气调膜的作用下分离出来,以形成富氧气体,而后使进入气体分离器的部分空气中的除去富氧气体的其余气体充入气调保鲜空间;抽气装置经由管路与气体分离器连通,配置成促使富氧气体流出气体分离器。气体分离为含氧量较高的富氧气体和含氮量较高的富氮气体,从而可使充入该富氮气体的气调保鲜空间内形成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
[0037]进一步地,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储物装置中气体分离器为充气式,从而使气调保鲜空间内具有充足的富氮气体,进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真空保鲜的储物间室会产生过大负压的问题,从而使用户在对气调保鲜空间内物品进行存取时操作更加便捷。
[0038]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9]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气调保鲜空间;气体分离器,其包括:集气盒,其内限定有第一气体收集腔和第二气体收集腔,且配置成使进入到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进入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以在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内形成富氧气体;所述集气盒上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用于使所述外界环境中的空气进入所述气体分离器的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的第一通气孔、使气体进入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第二通气孔和使所述富氧气体流出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的第三通气孔;并且当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的压力小于所述外界环境的气体压力时,所述第一通气孔受控打开,所述第二通气孔受控关闭,以使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的压力增大,并在其内形成富氮气体;在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环境的气体压力时,所述第一通气孔受控地关闭,所述第二通气孔受控打开,以使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富氮气体流向所述气调保鲜空间;所述第三通气孔在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或所述第二通气孔打开时一直保持打开状态,以使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内的富氧气体被抽出,从而促使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持续流入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离器还包括:支撑框架,水平放置于所述集气盒内,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集气盒的上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集气盒的下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气调膜,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配置成使部分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在其作用下分离出来,以形成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坚李晓峰朱小兵姜波张浩王铭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