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16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底层、护垫层和透明层,所述底层的下表面设置胶层、底层的上表面设护垫层,护垫层中心区域开设通孔,通孔由护垫层贯通底层和胶层;所述透明层由透明薄膜制成,覆盖于护垫层上方,其边缘设置开口区和连接区,透明层边缘通过所述连接区与底层连接,所述开口区预留供粘贴固定留置针及输液管胶带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留置针的针筒及针尾与患者皮肤隔离,在保证留置针正常使用、操作的前提下对患者皮肤进行防护,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防止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防止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防止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

技术介绍

[0002]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留置针的针管通过透明敷贴直接压在皮肤上固定,留置针的针管容易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尤其是手上肉多的小朋友的,留置针针尾所压的皮肤特别容易出现压伤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能够将留置针的针筒及针尾与患者皮肤隔离,在保证留置针正常使用、操作的前提下对患者皮肤进行防护,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防止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底层、护垫层和透明层,所述底层的下表面设置胶层、底层的上表面设护垫层,护垫层中心区域开设通孔,通孔由护垫层贯通底层和胶层;所述透明层由透明薄膜制成,覆盖于护垫层上方,其边缘设置开口区和连接区,透明层边缘通过所述连接区与底层连接,所述开口区预留供粘贴固定留置针及输液管胶带的通道。
[0006]进一步的,所述护垫层的外轮廓小于底层的外轮廓,所述护垫层位于底层的中央区域。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护垫层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留置针的长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圆形,其半径等于或大于留置针长度的二分之一。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区通过双面胶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护垫层和透明层整体呈方形,底层一侧边为开口区,另外三个侧边为连接区。
[0011]进一步的,所述留置针固定敷贴的长度为7.5cm

8.5cm,宽度为5.5cm

6.5cm,所述开口区的长度为2cm至3c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护垫层和透明层整呈体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开口区、连接区沿底层边缘相互交错排布。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层由无菌敷贴制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护垫层由无菌泡沫敷贴制成。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具有以下优势:
[0016](1)本技术所述的底层、护垫层和透明层,将留置针的针筒和针尾与患者皮肤隔离,并且能通过通孔观察留置针前端及周围皮肤,打开开口区使用胶带将留置针和输液
管固定在护垫层上,在保证留置针使用操作的前提下对患者皮肤进行防护,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7](2)所述开口区、连接区沿底层边缘相互交错排布,留置针和输液管可以选择置于不同角度的开口区,能够适用不同部位、不同方向的留置针;所述底层由无菌敷贴制成,所述护垫层由无菌泡沫敷贴制成,对现有敷料的结构进行改进,其中无菌敷贴、无菌泡沫敷贴目前普遍使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开口区;2

透明层;3

通孔;4

护垫层;5

连接区;6

双面胶;7

底层;8

胶层;9

留置针;10

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6]如图1至3所示,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底层7、护垫层4和透明层2,所述底层7的下表面设置胶层8、底层7的上表面设护垫层4,护垫层4中心区域开设通孔3,通孔3由护垫层4贯通底层7和胶层8;所述透明层2由透明薄膜制成,覆盖于护垫层4上方,其边缘设置开口区1和连接区5,透明层2边缘通过所述连接区5与底层7连接,所述开口区1预留供粘贴固定留置针9及输液管10胶带的通道。
[0027]技术方案设计了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使用时,底层7通过胶层8敷贴在皮肤表面,护垫层4置于留置针以下,如图2所示,将留置针的针筒及针尾放置在护垫层4上,将留置针与皮肤隔开;并将留置针位于开口区1对应前方,打开开口区1使用胶带将留置针和输液管固定在护垫层4上;同时通孔3对应穿刺位置,透明层2覆盖通孔3、护垫层4及底层7;使用期间通过护垫层4隔离皮肤,防止留置针针杆挤压皮肤造成损伤,同时透过透明层2、通孔3观察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
[0028]如图2所示,所述护垫层4的外轮廓小于底层7的外轮廓,所述护垫层4位于底层7的中央区域。所述护垫层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留置针的长度。所述通孔3为圆形,其半径等于或大于留置针长度的二分之一。能够使留置针前半部分位于通孔3区域,后半段放置于护垫层4上,通过透明层2覆盖固定留置针9及输液管10,更好的将留置针9与外部隔离,并且能通过通孔观察留置针9前端及周围皮肤。
[0029]所述连接区5通过双面胶6连接。所述底层7、护垫层4和透明层2整体呈方形,底层7
一侧边为开口区1,另外三个侧边为连接区5。所述留置针固定敷贴的长度为7.5cm

8.5cm,宽度为5.5cm

6.5cm,所述开口区1的长度为2cm至3cm。便于快速找到开口区1,连接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固定效果。
[0030]如图3所述,为所述底层7、护垫层4和透明层2整呈体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开口区1、连接区5沿底层7边缘相互交错排布。留置针和输液管可以选择置于不同角度的开口区1,能够适用不同部位、不同方向的留置针。
[0031]所述底层7由无菌敷贴制成。所述护垫层4由无菌泡沫敷贴制成。对现有敷料的固定结构进行改进,固定敷贴中设置无菌泡沫敷贴,其中无菌敷贴、无菌泡沫敷贴目前普遍使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降低生产成本。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底层(7)、护垫层(4)和透明层(2),所述底层(7)的下表面设置胶层(8)、底层(7)的上表面设护垫层(4),护垫层(4)中心区域开设通孔(3),通孔(3)由护垫层(4)贯通底层(7)和胶层(8);所述透明层(2)由透明薄膜制成,覆盖于护垫层(4)上方,其边缘设置开口区(1)和连接区(5),透明层(2)边缘通过所述连接区(5)与底层(7)连接,所述开口区(1)预留供粘贴固定留置针(9)及输液管(10)胶带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垫层(4)的外轮廓小于底层(7)的外轮廓,所述护垫层(4)位于底层(7)的中央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垫层(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留置针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患儿的留置针固定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为圆形,其半径等于或大于留置针长度的二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陈丽司珂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