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硫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15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4
本申请公开一种碳硫分析仪,包括:箱体、第一升降组件、支撑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滑道,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保护层内部的气缸和设置于气缸输出端的联轴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联轴器顶部的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顶部的支架、分别设置于支架侧壁的限位板和分别可沿着限位板移动的夹板,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放置台,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的顶部并带动放置台升降,所述控制组件控制第二升降组件升降,该实用稳定性强,第二升降装置,能够在气缸故障时,辅助升降操作。升降操作。升降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硫分析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碳硫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碳硫分析仪配合高温管式炉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铜铁、合金、不锈钢、碳钢、合金钢、铸铁、球铁、有色金属、稀土金属、水泥、矿石、焦、煤,炉渣、陶瓷、催化剂、铸造型芯砂、铁矿、无机物有机物及其它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
[0003]授权公告号CN202133611U的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其工作原理是:当样品在高频感应炉内加热熔化后,送入燃烧室,在燃烧室燃烧后,送入红外碳硫分析模块,红外碳硫分析模块中的接受池接收燃烧样品得到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用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后,产生强烈的光吸收,得到红外波段的选择性吸收谱图,再将选择性吸收谱图送达计算机,计算机据此数据结合温度补偿模块数据,计算机据此分析样品中的碳硫含量,并经公式换算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百分含量,结合由电子天平得到的样品重量数据,从而可间接得到样品材料中碳硫的百分含量,精确度高,其中,接收池是由热释电传感器、红外光源等构成的气室测量系统,但是,现有技术中,高频感应燃烧炉在升降过程中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碳硫分析仪,其通过保护层的设置,隔断箱体内部的热量,保障气缸正常运行,提高气缸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第一升降组件的稳定性,通过风机的设置,方便控制箱体内气体的流动,达到控制箱体内部温度的作用,通过限位板的设置,夹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方便对不同规定的放置台进行安装,进而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检测物进行加热,通过第二升降组件的设置,在气缸无法运行时,能够起到辅助作用,控制放置台升降,通过手动转动摇把达到手动控制丝杆转动,通过丝杆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转动,活动块进行升降,通过活动块的升降带动支撑杆升降,在支撑杆升降时,带动放置台升降。
[0005]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硫分析仪,包括:
[0006]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滑道;
[0007]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保护层内部的气缸和设置于气缸输出端的联轴器;
[0008]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联轴器顶部的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顶部的支架、分别设置于支架侧壁的限位板和分别可沿着限位板移动的夹板,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放置台;
[0009]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的顶部并带动放置台升降;
[0010]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第二升降组件升降。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
[0012]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于底板的顶部并可沿着轴心转动;
[0013]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设置于螺纹杆的杆身上并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0014]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相对设置于螺纹杆的两侧,所述直线导轨的侧壁开设有滑槽;
[0015]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于螺纹杆上并可沿着螺纹杆的径向移动,所述活动块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伸入滑槽内部的滑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与螺纹杆同轴心的螺纹孔;
[0016]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垂直设置于活动块的顶部,且位于放置台的下方。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0018]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0019]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主动齿轮的轴心连接;
[0020]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同轴设置于支架的侧壁,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活动套从滑道中伸出;
[0021]摇把,所述摇把设置于丝杆穿出箱体的一端。
[002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支架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
[0023]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支架的侧壁;
[0024]垂直套,所述垂直套通过法兰盘安装在安装板上;
[0025]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底端设置于箱体的底部,且顶部穿过垂直套。
[002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口朝向放置台。
[002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板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夹板的部分伸入卡槽的内部,并可沿着卡槽滑动,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搭槽,所述搭槽底部开设有开口。
[002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放置台卡在夹板之间,所述放置台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搭载在搭槽内部的凸缘。
[002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底板固定连接。
[003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丝杆的杆身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3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头,所述稳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垫板。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保护层的设置,隔断箱体内部的热量,保障气缸正常运行,提高气缸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第一升降组件的稳定性,通过风机的设置,方便控制箱体内气体的流动,达到控制箱体内部温度的作用,通过限位板的设置,夹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方便对不同规定的放置台进行安装,进而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检测物进行加热,通过第二升降组件的设置,在气缸无法运行时,能够起到辅助作用,控制
放置台升降,通过手动转动摇把达到手动控制丝杆转动,通过丝杆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转动,活动块进行升降,通过活动块的升降带动支撑杆升降,在支撑杆升降时,带动放置台升降。
附图说明
[0033]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碳硫分析仪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4]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碳硫分析仪的整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5]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碳硫分析仪的图2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6]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碳硫分析仪的夹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7]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碳硫分析仪的活动块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8]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碳硫分析仪的放置台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00、箱体;110、保护层;120、风机;130、滑道;140、放置台;141、凸缘;200、第一升降组件;210、气缸;220、联轴器;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滑道;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保护层内部的气缸和设置于气缸输出端的联轴器;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联轴器顶部的底板、相对设置于底板顶部的支架、分别设置于支架侧壁的限位板和分别可沿着限位板移动的夹板,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放置台;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的顶部并带动放置台升降;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第二升降组件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于底板的顶部并可沿着轴心转动;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设置于螺纹杆的杆身上并与螺纹杆固定连接;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相对设置于螺纹杆的两侧,所述直线导轨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于螺纹杆上并可沿着螺纹杆的径向移动,所述活动块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伸入滑槽内部的滑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与螺纹杆同轴心的螺纹孔;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垂直设置于活动块的顶部,且位于放置台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主动齿轮的轴心连接;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同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庆东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浦夕特种合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